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祥龙电业(60076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说明
自来水行业属于政府严格监管的行业,实行政府指导定价机制,具有资本密集度高、投资回报周期长、需求周期性弱、区域垄断性强的特点。报告期内,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的关键阶段,智慧化与品质化发展成为主旋律。为有效应对水质风险,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标准供水需求,依托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智慧水务系统,加速提升现有制水工艺,已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同时,自来水价格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定价机制加速构建,行业市场化程度稳步提升。
建筑行业作为资本密集型和长产业链特征突出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上下游产业拉动效应显著,在稳增长、促就业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建筑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周期、政策导向紧密相关,具有强周期性波动特征。报告期内,受房地产市场投资低迷、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约束加强、行业产能总体过剩以及“内卷式”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建筑行业进入结构化调整阶段,区域发展分化加剧,总量规模于波动中筑底。行业转型升级趋势加速显现,以智能建造为核心的技术变革驱动建筑行业向高质量、低碳化发展模式转变。
(二)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供水业务主要覆盖以左岭大道为轴的武汉新城中心片区,是区域“光芯屏端网”产业链的重要配套服务商,重点服务于片区内半导体及液晶显示屏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实施供水厂一、二期改扩建工程,引入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全面升级水厂自控功能,供水厂实现生产设备更新换代、工艺流程优化与厂区生态环境改善。同时,依托科技创新优化工艺控制指标,供水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成功满足半导体企业对水质的严苛标准。目前,公司已建成一座具有10万吨/日供水能力的现代化智慧水厂,兼具花园式环境与节水型特征。凭借快速高效的客户服务、稳定可靠的供水质量以及灵活适配的市场策略,公司在区域重大项目中持续稳固主供水源地位。供水业务收入高度集中于核心客户,其经营状况波动将直接影响供水业务收入。
公司建筑业务主要聚焦于武汉新城片区,以承接市政、房建、装饰装修、绿化园林等中小型工程项目为主,营收规模相对有限。建筑业务坚持“扬长避短、稳中有进”的经营方针,在牢牢守住区域市场“基本盘”的同时,稳步开拓域外市场,审慎承接工程项目,严格控制项目风险。建筑业务收入受周边区域建设开发情况和项目资金回款效率影响显著。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主责主业,守牢风险底线。围绕年度经营目标,精准施策,逆势而上,积极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为中长期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聚焦主业增效益,营收承压显韧性。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供水、建筑两大主业,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面对TOC指标波动频繁、区域供水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公司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适应能力。通过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主动走访对接重点客户,有效拓展了供水业务的增量空间。同时,以“预防性维护+快速响应”双重机制构建供水系统三级应急保障体系,依托智能化水质监测平台对生产运营流程实施24小时动态管控,报告期内公司供水系统成功实现“零中断”运行,优质服务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巩固了区域重大项目主供水源的核心地位。经过持续攻坚,成功收回供水业务重大历史欠款,账款清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行精细化成本管控,并持续推进工艺技术迭代升级,实现了生产运营效能的明显提升与优化。报告期内,面对建筑行业深度调整、市场环境持续承压的严峻挑战,公司坚定贯彻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严守安全底线,强化项目全周期精益管理,确保业务基本盘稳健运行。另一方面,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加速拓展外部市场,提升业务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项目攻坚保进度,创新引领续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以技术赋能巩固现有业务基本盘。公司持续加大优势产业投入,加速推进供水厂三期工程项目建设,面对复杂的审批流程和严格的技术标准,项目团队高效统筹内外部资源,与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按期取得防洪评价专项批复,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公司精准把握汛期前宝贵时间窗口,及时完成二期管道迁移改造,并与三期管道成功接驳,确保关键工程节点如期达成,为明年夏季用水高峰平稳度过筑牢坚实保障。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深化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完成清水库液位自控系统、高低压配电数据智能化改造,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故障预警等自动化功能,有效提升自来水生产运营效率。
精益管理强内功,效能升级固根基。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管理升级与效能提升,以精细化运营驱动业务高质量发展。建立合规动态审查机制,全面修订公司章程及内控制度,确保制度规范符合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深化“日统计、周调度、月平衡、季述职、年审计”的全周期经营管理体系,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保障生产信息高效流转与调度指令精准执行。完善组织能力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构建科学规范的考勤管理制度,确保人力配置与业务需求相匹配,保障业务高效运转。报告期内,公司“TRIZ创新方法在高波动工业供水中的调度应用--基于矛盾矩阵-物场分析-进化法则的协同创新路径”项目获得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汉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办的第二届武汉创新方法大赛(企业组)二等奖。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