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联德股份(60506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主营高精度机械零部件业务,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下第34大类“通用设备制造业”。
2、机械设备零部件行业概况
机械设备零部件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产业,是众多主机产品和高端技术装备创新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机械设备零部件产品品类多样,工艺复杂,其技术水平往往决定着设备主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从产业链生产工艺来看,机械设备零部件先通过铸造、锻造、组焊、冲压等不同工艺形成毛坯,零件毛坯须通过机械加工、装配等一系列工艺过程方能成为符合设备特定功能需求的零部件。其中,铸造成形的铸件是机械设备零部件的重要源头产品,在机械装备中重量占比很高。
目前,我国机械设备零部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少数领先企业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及质量稳定性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成本优势,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逐渐占据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的主动权。《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至2025年,培育出30家高档机械通用零部件制造企业,具有专项产品的自主技术优势,达到国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涌现出2-3家国际知名的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群。
3、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1)压缩机行业市场需求
压缩机是用于提升气体压力和实现气体输送的关键设备,种类丰富且用途广泛,已渗透到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如人工智能、石油化工、交通运输、食品加工、制冷和生物制药等行业。根据功能划分,压缩机主要分为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以及专用压缩机三大类,就市场应用占比而言,公司所生产的压缩机零部件,主要适配于空气压缩机与制冷压缩机,此二者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压缩机品类,合计占据压缩机总市场规模的比重逾80%。
从实际应用来看,空气压缩机主要服务于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众多行业,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稳定可靠的气源动力。制冷压缩机则构成了暖通空调系统和商业制冷设备的心脏,支撑着AI数据中心、住宅、办公楼、冷链物流等场景的温度控制需求。在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中,这两大品类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全球空气压缩机市场规模达267亿美元,制冷压缩机市场也达到221亿美元。
从结构类型分类,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和螺杆式压缩机,其中磁悬浮离心式是高效节能领域的技术标杆,通过磁悬浮轴承消除机械摩擦,实现“高效节能+低维护”双重优势,在AI数据中心、半导体厂房等场景中,其能效比(COP)较传统压缩机提升30%-40%。螺杆式压缩机以高可靠性、低维护成本、宽工况适应性为核心优势,在中小功率工业压缩场景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适合对连续运行稳定性和能效要求较高的领域。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压缩机在数据中心的新型应用正快速崛起。作为精密温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无论是传统冷冻水机组、液冷设备,还是间接蒸发冷却系统,都需要高性能压缩机支持。多家行业龙头的经营数据显示,数据中心对制冷压缩机的采购量年均增幅达50%以上,部分型号已出现供货周期延长现象。这种供需格局的变化,预示着制冷压缩机在数字基建领域将持续释放需求潜力。作为制冷压缩机铸件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公司布局的核心精密零部件已通过下游客户全面应用于AI算力、数据中心温控系统的主流场景,与终端需求形成深度匹配。
(2)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
工程机械是建筑施工行业的重要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房地产建设、矿山等领域。工程机械产品种类繁多,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工程机械定义及类组划分》的划分,工程机械涵盖20个品类,主要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起重机械、工业车辆、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凿岩机械等。其中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等是最主要的产品。
近年来,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机场的扩建、高铁网络的持续延展以及地铁系统在各大城市的密集布局,共同推动着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发展。这种发展态势为与之配套的零部件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出稳定的市场需求。
据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销售金额已攀升至9500亿元左右。这一数据清晰地展现出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势头,也预示着在未来,随着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持续推进,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市场仍将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增长潜力。
(3)能源设备行业市场需求
能源设备制造业作为专注于生产并供应各类能源设备的关键产业,其涵盖范畴广泛,囊括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以及石油天然气设备等核心领域。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正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凭借其清洁、可持续等显著优势,正在蓬勃发展。在此双重驱动下,能源设备制造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推动能源产业革新与进步的重要力量。据国际能源署《2024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能源投资达3.1万亿美元。
就公司核心产品而言,在能源设备行业中广泛应用于诸多大型能源设备,主要服务于以下场景:
1、风能设备领域:配套关键零部件应用于风电项目,助力风力发电机实现高效运转,将风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电能,为清洁能源供应提供坚实支撑。
2、油气采集装备:公司产品凭借可靠性能,帮助下游客户在页岩气开采的复杂环境下稳定作业,提高整体油气开采效率,确保包括页岩气在内的各类油气资源采集过程高效顺畅。
3、动力系统领域:公司在大马力发动机领域的业务,主要通过内燃机零部件产品展开。内燃机是大马力发动机的核心类型,包括柴油机和燃气内燃机,凭借响应快、动力强、运行稳的特点,成为数据中心电源保障的关键设备,在数据中心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中有着众多应用。
除了内燃机,燃气轮机在数据中心也有着重要应用。燃气轮机具有运行平稳、发电效率高、多燃料兼容的特点,已成为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能源解决方案。随着全球数据中心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燃气轮机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
目前,公司已实现内燃机缸体和零部件产品的批量化供应,并开始给客户提供燃气轮机零部件产品,预期在燃气轮机领域将实现批量化供应。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格局面临深度调整,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升级,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公司锚定生产经营计划与既定奋斗目标,以破竹之势奋勇向前。秉持“持续改进,谋求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开源节流、强身健体、降本增效、数字赋能、行稳致远”为全年战略目标,从多维度协同发力,通过前瞻性布局与系统性应对,实现了经营韧性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一)多维度成本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公司以“降本增效”为目标,通过系统性举措实现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其中采购体系升级方面,搭建统一的集团化采购平台,整合需求端与供应端资源,实现集团化采购规模化采购优势,并以集团为单位进行供方优化,有效降低原材料及服务采购成本;工艺与流程革新方面,推进生产工艺迭代与精益化改造,通过技术优化减少生产环节浪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持续下降;组织效能优化方面,通过人才结构调整与流程精简,提升人均产出效率,非核心成本支出得到合理控制,上半年整体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增强。
(二)全球供应链韧性凸显,海外业务逆势增长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外部挑战,公司凭借供应链韧性与客户信任实现海外市场突破:其中供应链稳定性保障方面,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布局与风险预警机制,积极推进墨西哥工厂建设并进展顺利,有效满足下游客户北美区域供应要求,确保出口关键物料供应畅通,实现对海外优质客户的持续、稳定交付,客户满意度维持在98%以上;海外订单拓展加速方面,依托产品竞争力与可靠交付能力,深化与重点区域客户的长期合作,海外订单量实现稳步增长,新兴市场与高端客户群体进一步拓展;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方面,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成为驱动上半年整体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彰显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战略成效。
(三)全球化布局深化,市场拓展动能增强
公司在深化区域市场布局与拓展全球业务网络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北美市场作为核心战略市场,公司通过稳步推进墨西哥工厂落地运营,进一步夯实本地化供应链能力,强化对该区域客户的快速响应与服务保障,深化区域市场渗透;同时,公司加快全球营销网络建设,已在日本建立营销代理体系并初步形成市场覆盖能力,同时欧洲区域营销机构筹备工作有序推进,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未来,公司将依托北美、欧洲、日本及国内市场的多极布局,持续开发优质业务与客户资源,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落地。
(四)数字化深度赋能,护航公司转型升级
通过PLM、NX、SAP、MES、OA等系统和软件的深度集成与协同应用,打通从研发、客户需求对接、供应链协同、生产制造管控、仓储物流管理到财务核算与集团管控的全价值链流程,构建端到端的数字化协同体系。在此过程中,业务与财务数据将实现实时联动,全流程节点保持透明可视,组织资源完成动态高效调配,不仅推动业务流程标准化,更助力公司在各业务领域完成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升级。最终实现运营效率提升、成本精准管控与市场响应提速的三重突破,为全球化布局拓展与产能优化升级注入数字化新动能,夯实集团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的核心基石。
(五)明德工厂爬坡顺利,奠定长期盈利基础
2025年上半年,明德工厂在2024年顺利落地的基础上,进入产能爬坡关键阶段并进展顺利。依托引入的国际先进中频感应电炉、数控加工中心等智能化设备及前期培育的高效运营团队,工厂通过铸造、机械加工、产品组装等关键工艺的深度融合与优化,生产效率与产品精度稳步提升,规模化生产效应逐步显现。目前,明德工厂已实现生产供应规模的有序扩大,为后续降低单位成本、提升品质稳定性创造条件,为公司长期盈利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六)绿色生产体系升级,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
公司持续深化可持续发展布局,2025年在绿色制造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国内所有工厂已全面完成光伏发电项目覆盖,通过清洁能源替代降低传统能源依赖,实现生产环节的低碳转型;同时,明德工厂废品处理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构建起从生产到废弃物回收的闭环管理流程。这一系列举措深度践行公司“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减排”一体化方针,推动公司在绿色生产、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树立标杆。
(七)液压业务整合突破,双企改善成效初显
2022年以来,公司通过控股力源金河、参股苏州力源整合液压业务,历经前期技改投入与市场拓展,2025年已进入效益释放期:力源金河技改投产的全新树脂砂铸造生产线与公司现有业务已形成深度协同,有效补充公司铸造产能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稳定盈利,标志着整合初期的亏损压力全面缓解,成为公司新的利润贡献点;苏州力源在工程机械行业周期波动背景下持续推进产品升级、客户拓展及成本控制,2025年上半年实现大幅减亏,市场化运营能力显著增强,为后续盈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整体来看,液压业务整合从“产能协同”向“效益产出”阶段稳步迈进,两家公司经营改善趋势明确,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八)聚焦技术创新,铸就行业领先优势
自成立以来,公司深耕机械设备高精度零部件制造领域,以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持续创新投入与探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确保产品技术迭代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以深厚技术底蕴应对下游市场快速变化需求。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技术团队、创新体系、技术储备及生产工艺等关键环节构建核心优势,确保技术与产品稳居行业前沿。
为拓展创新边界,公司积极与高校开展全方位技术合作,在自主研发基础上借助高校智力与人才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综合技术水平质的飞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境内子公司共获得已授权专利128项(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及软件著作权5项,彰显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产品工艺优化水平及数字化探索成果,成为未来开拓市场、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