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华塑股份(600935)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21.87亿元,同比下降6.46%,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上升15.69%。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21亿元,同比下降11.44%,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7324.13万元,同比上升34.73%。本报告期华塑股份盈利能力上升,毛利率同比增幅12.11%,净利率同比增幅9.86%。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9.81%,同比增12.11%,净利率-5.88%,同比增9.86%,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15亿元,三费占营收比5.28%,同比减21.5%,每股净资产1.66元,同比减5.7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同比增80.08%,每股收益-0.04元
财务报表中对有大幅变动的财务项目的原因说明如下: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路总,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公司的行业情况?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在国家“双碳”相关政策引导下,我国氯碱行业产能扩张得到有效控制,产能增速持续放缓,行业布局更趋清晰,单个企业平均规模继续提升。根据最新产能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PVC现有产能为2951万吨(其中包含聚氯乙烯糊状树脂148万吨),产能净增长70万吨,其中年内新增90万吨,退出20万吨,占当前全球总量的47%左右。
随着我国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展,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需求明显增长,相关化工品耗碱量持续提升,烧碱市场需求稳步增长,投资热情提升,“碱氯平衡”问题更加受到关注。近几年,环氧氯丙烷、氯化亚砜等精细耗氯产品产能保持稳步增长,PVC在氯气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小幅降低,但作为最重要的有机耗氯产品,PVC近几年受关注度也有所提高,仍是实现氯碱行业“碱氯平衡”的压舱石,约占氯气消费总量的35%。与此同时,局部地区或个别PVC企业因不具备资源、能源优势,存在频繁停车或长期停车现象。因此,未来几年国内PVC仍将保持有进有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我国氯碱行业的布局逐渐清晰,PVC作为氯碱的主要产品,近年来的发展格局也趋于明朗,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成为该领域的领先代表。华北地区化工发展基础雄厚,近年来随着沿海乙烯法PVC装置陆续投产,区内乙烯法产能已超过电石法,且未来扩能仍以乙烯法为主;西北地区依托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电-氯碱-PVC-水泥”一体化项目,特别是近年来当地氯碱企业积极探索与绿电新能源的耦合发展,为光伏、风电提供基础原料的同时,充分利用绿电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华东地区是我国氯碱产品主要消费市场,依托下游需求支撑和相对便利的对外贸易条件,当地氯碱产业逐渐探索出与石化行业、氟化工、精细化工和农药等行业结合发展的模式。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