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芯动联科(688582)报收于79.65元,下跌8.45%,换手率8.14%,成交量20.28万手,成交额16.46亿元。
8月19日,芯动联科的资金流向情况如下:- 主力资金净流出1.83亿元,占总成交额11.11%;- 游资资金净流入9583.95万元,占总成交额5.82%;- 散户资金净流入8697.2万元,占总成交额5.29%。
截至2025年6月30日,芯动联科的股东户数为1.52万户,较3月31日增加1122户,增幅为7.95%。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2.84万股减少至2.63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176.72万元。
芯动联科2025年中报显示:- 主营收入2.53亿元,同比上升84.34%;- 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上升173.37%;- 扣非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上升210.65%;- 第二季度单季主营收入1.65亿元,同比上升43.83%;-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上升89.4%;- 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上升106.8%;- 负债率2.66%,投资收益508.45万元,财务费用-292.0万元,毛利率86.54%。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显示,总资产246,040.19万元,比上年度末增长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9,500.54万元,比上年度末增长3.29%;营业收入25,313.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34%;利润总额15,432.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32.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51.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0.6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950.1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5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1%,比上年度增加3.85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39元/股,比上年同期增长178.57%;稀释每股收益0.38元/股,比上年同期增长171.4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2.95%,比上年度减少16.17个百分点。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56元(含税),共计派发62,511,642.96元。本次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40.51%。本半年度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该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一致同意公司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认为该计划有利于建立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调动核心团队积极性,不存在明显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会议审议通过了多项议案,包括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及变更并投入新项目、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增设募集资金专户、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取消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登记、修订及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宜以及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会议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及变更并投入新项目、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增设募集资金专户、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取消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登记、《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核实《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
公司将于2025年9月5日14点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号致真大厦A座19层1901号公司会议室。会议审议议案包括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及变更并投入新项目、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取消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登记、修订及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其摘要、实施考核管理办法及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等。
公司已完成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第二批次的股份登记工作,新增股份数量为10.926万股,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40,060.64万元变更为40,071.566万元。公司拟调整内部监督机构设置,不再设置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相关职权。公司对《公司章程》进行了多项修订,并调整了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条款。此外,公司还修订或制定了多项治理制度。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6,904.12万元,募集资金余额为92,891.44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3,126.26万元,其中直接投入募投项目5,375.59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385.74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64.93万元。公司严格执行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募集资金存放于专户,并与相关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报告期内,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合计60,000万元,尚未赎回。
公司拟延长四个募投项目实施期限,并调整部分募投项目的实施方式、投资总额及内部投资结构,将调整资金16,823.81万元投入新项目“惯性测量单元(IMU)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公司将在募投项目实施期间以自有资金先行支付相关支出,再从募集资金专户等额转入公司自有资金账户。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84.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73.37%。研发费用支出5810.51万元,同比增长8.17%,占营业收入的22.95%。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2个,实用新型专利24个,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个。公司涉及重大在研项目11个,涵盖压力传感器、MEMS陀螺仪等领域,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获取2个年度大额订单,并积极拓展新客户,覆盖高端工业、测绘测量等多个领域。
考核范围涵盖参与激励计划的所有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考核指标包括公司层面业绩和个人层面绩效。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以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基数,设定各年度增长目标。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档次,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实际归属股份数量。
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人员,共计129人,占员工总数的64.50%。首次授予部分合计295.77万股,占授予总数的92.43%;预留授予部分合计24.23万股,占7.57%。
激励工具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股票来源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或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计划拟授予32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80%,其中首次授予295.77万股,预留24.23万股。授予价格为56.89元/股。首次授予对象为129人,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4.50%。激励对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需满足归属条件后分次获得,归属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以2024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为基数,考核年度为2025年至2027年。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将影响实际归属的股份数量。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本激励计划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公司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32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80%。首次授予295.77万股,占92.43%;预留授予24.23万股,占7.57%。股票来源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或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首次授予价格为56.89元/股。归属安排分三次,首次授予部分分别在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后归属30%、30%和40%。预留部分若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前授予,则归属安排与首次授予相同;若在披露后授予,则在12个月和24个月后各归属50%。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以2024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为基数,2025年至2027年分别增长30%、69%和119%。个人层面绩效考核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应归属比例分别为100%、100%、80%和0%。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