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欧菲光(002456)报收于12.62元,上涨2.52%,换手率9.67%,成交量320.19万手,成交额40.19亿元。
8月19日,欧菲光的资金流向情况如下:主力资金净流入3.0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9718.9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04亿元。
欧菲光近日披露,截至2025年8月8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7.33万户,较7月31日减少4056户,减幅为0.7%。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5815股增加至5856股,户均持股市值为6.73万元。
欧菲光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8.37亿元,同比上升3.15%;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378.13%;扣非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944.18%。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9.55亿元,同比上升1.3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992.24万元,同比下降314.8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392.63万元,同比下降2070.31%。负债率为77.97%,投资收益-7414.98万元,财务费用1.84亿元,毛利率为10.0%。
智能手机业务是公司的基石业务,上半年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公司自主研发的多群组镜头主动对位技术、小型化模组封装技术等不断迭代升级,使公司摄像头模组产品在技术先进性、产品稳定性和量产效率方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浮动微距模组、潜望式长焦微距模组、芯片级防抖、可变光圈和伸缩式模组等创新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10倍连续光学变焦技术已完成关键技术突破。
硬件升级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光学传感器继续“大底化”,主摄、长焦等摄像头逐步采用更“大底”传感器;潜望长焦模组普及加快,更多品牌将下放至中高端机型;光学结构上,玻塑混合镜头和小型化模组方案会更广泛应用,以兼顾画质和轻薄整机设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2.62亿元,同比增长18.19%。通过在车载摄像头、车载镜头以及系统级解决方案方面的技术创新,公司不断满足辅助驾驶与车身电子的新需求,推动了智能汽车业务的快速扩展。公司产品线覆盖舱外前视、侧视、后视、环视及电子外后视镜,以及舱内的DMS、OMS摄像头,并已量产多款1M至8M规格产品及激光雷达接收模组。同时,公司COB封装技术已在前视、环视等摄像头和雷达产品上大批量产应用。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领域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9.73%,新领域业务整体毛利率达14.64%,较上年同期增加2.5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
公司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摄像头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赢得了头部厂商的高度认可,荣获客户颁发的“优秀供应商”奖项。公司凭借多项自主研发技术,不断推动项目迭代,使公司摄像头模组产品在良率与可靠性方面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泌尿系统镜种模组已于今年4月实现量产,并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镜种模组预计将于下半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首家全镜种模组供应的中国厂商,将按照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腹腔镜、肠胃镜、膀胱镜、输尿管镜与支气管镜等内窥镜产品的技术攻坚、良率提升与规模化量产。公司医疗内窥镜产品通过研发微型化模组架构,采用镜头与CMOS传感器模块化设计,融合超薄树脂精密封装、超小PD焊接及一体式灌胶等技术,突破传统内窥镜的体积限制和技术瓶颈,具有小型化、解析力稳定、高清晰度、轻薄化、防水化、超微距等显著优势,可实现无损成像质量的稳定传输,在微创性和多场景适应性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产品创新优势,以技术升级驱动业务发展,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经营并举,持续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公司将继续梳理现有业务,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及产业布局,聚焦光学影像主业,强化高端影像产品市场份额,并积极推进微电子业务,拓宽到更多的传感器领域。同时,公司将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等措施,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财务费用,改善资金状况及负债结构,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此外,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库存和客户账期的管理,缩短库存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