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和邦生物(603077)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19 18:10:4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和邦生物(60307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在2024年拟定了“两极”发展战略。2025年,公司严格执行拟定的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在资源端: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共全资持有或通过合营取得矿产资源(包含采矿权和探矿权)合计40宗。资源类型包含:磷矿、盐矿、铅锌矿、金矿、银矿、铜矿、锂矿、锡矿(伴生稀土矿)以及硅石矿;

    2025年上半年,马边磷矿为公司贡献利润超过1.1亿元;正在开发的刘家山磷矿已于近日产出工程矿,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销售,为公司贡献利润;AEV磷矿工程开发进度按计划推进,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产出工程矿;

    同时,公司为实现矿业产业的全链控制,计划对矿业成本占比较高的物流业务进行实施。

    2、在技术研发端:公司双甘膦创新工艺中试实验装置已稳定运行,草甘膦中试实验装置也即将投入运行,以确保广安50万吨双甘膦项目、印尼20万吨草甘膦项目通过创新技术工艺,实现资源节约和成本优势。

    在建项目——广安50万吨/年双甘膦项目,截至本报告披露日进展如下:厂前区工程已完工;生产区建设,工艺设计持续优化基本完成,长周期设备采购工作已全面启动,设备采购进入商务周期并已完成部分设备的采购订单签订;印尼20万吨/年草甘膦项目,地基真空预压施工已完成大部分工作内容,进度符合预期。

    3、在产业务:通过加强内控、工艺技术提升等手段,提升业务竞争力水平,各项业务产品蛋氨酸、草甘膦、双甘膦、特种玻璃、光伏玻璃、联碱制造成本,均在2025年上半年创新低。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有主要业务按产品分类,包括:3.1210万吨/年盐矿开发;

    3.2100万吨/年马边烟峰磷矿开发;

    3.3110万吨/年碳酸钠、110万吨/年氯化铵;

    3.420万吨/年双甘膦;

    3.55万吨/年草甘膦;

    3.67万吨/年液体蛋氨酸;

    3.7天然气供气及其管道输送、油品销售、燃气销售业务;3.8以色列S.T.K.生物农药的生物农药、生物兽药业务;3.91900t/d光伏玻璃;

    3.1046.5万吨/年玻璃/智能特种玻璃、830万㎡/年Low-E镀膜玻璃;3.112GW组件、1.5-2GW光伏硅片、武骏光伏工程公司光伏EPC。

    (三)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对外采购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

    为加强内控管理,公司实施了供应商名录评审和采购分离制度和全面推行招标采购。

    需求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出计划,统一报采购中心,采购中心定期组织采购委员会对相应部门的申购必要性、数量、采购周期、规格型号、材质要求、可选供应商等采购要素进行评审,经评审确认后,对外发布招标计划,邀请供应商参与竞标,以“价优、质优”原则确定供应商,报主管领导审批确定后下订单,或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

    公司主要原材料电力、天然气的采购流程是每月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电力公司预付部分款项,后根据实际用量结算。

    2、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及进度、市场需求情况、库存情况及实际生产运行情况等因素,给各生产部门下达产量、能耗、环保、成本等指标任务,并由各生产单元组织实施;每月召开战略推进会,对当月的产销情况总结,并根据产销实际完成进度及市场需求等对以后月度的产销任务进行调整与分配。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是中间产品,经过多年的销售积累,公司业务形成了成熟、高效的销售体系和稳固的客户群体。公司产品以质量、价格、服务、交货期为核心竞争力,以性价比、长期稳定的供货能力增强客户粘性。

    公司于2024年末对销售体系进行大力改革,以“销售战区”制度取代了过去的分产品销售的传统制度,设立了西南、华南、华中、华北、西北、海外六大战区,以战区为单位,全品类销售公司产品;制度上推行“及时奖励、及时惩罚、及时换人”的激励政策。经过半年的运行后,公司销售团队面貌焕然一新,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公司的产品销售无论是量、价、新客户开发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

    (四)行业情况说明

    1、矿产行业

    1.1卤水

    卤水为盐类液态矿产。公司自有盐矿,从事卤水开采业务,主要作为公司双甘膦业务、联碱业务原料,同时也供应四川永祥树脂有限公司、四川顺城盐品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制烧碱、工业盐、食用盐。

    卤水属地缘性资源类产品,一般采用管道运输,同区域或管道建设范围内,基本没有同质替代品,而且受销售半径的影响,卤水产品基本没有行业竞争格局。

    1.2磷矿石

    磷矿石是指在经济上能被利用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主要以磷灰石和磷块岩为主,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矿物原料,下游用于磷酸一铵、磷酸二胺等磷肥产品,工业黄磷、磷酸铁锂、电子级磷酸、阻燃剂及其他磷酸盐类的制取,常见于医药、食品、火柴、染料、制糖、陶瓷、国防、磷化工等工业部门。

    2025年上半年,磷矿石供应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磷矿石产量5854.40万吨,同比增长15.22%;磷矿石进口维持低位,1-6月累计进口76.59万吨,同比下降13.87%。需求端,磷肥领域因出口政策调整,二铵需求承压而一铵韧性较强;同时,新能源材料领域受磷酸铁锂产能扩张驱动,湿法净化磷酸消费攀升。供需紧平衡下,磷矿石市场价格持续维持在供求合理区间。磷矿石价格保持高位运行。

    2、双甘膦、草甘膦行业

    2.1草甘膦

    草甘膦(英文商品名Glyphosate),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单品农药,约占据全球除草剂30%的市场份额,占全球农药总用量的15%。草甘膦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灭生性等优点,是玉米、大豆、棉花、小麦等主要大田作物的首选除草剂,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同时,基于其良好的除草效果以及低毒特性,草甘膦也适用于轮种期的农业生产以及果园的除草。

    近年来,草甘膦行业受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监督政策的影响,使落后产能进一步出清,且基于产品生产工艺特性,草甘膦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目前制备草甘膦工艺主要为IDA法与甘氨酸法,两种工艺线路在行业中并存。公司草甘膦项目采用IDA法,在环保、技术、质量、成本各方面,均处于行业一流水平。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双甘膦供应商、全球主要的草甘膦供应商之一,公司双甘膦、草甘膦产品已与国内外多家大型农化品生产服务商形成良好的供应链关系。

    2025年上半年,草甘膦行业保持较高的开工率,供应相对充足。一季度,受下游需求偏淡的影响,草甘膦价格延续低位运行;二季度随着南美等主要市场采购需求集中释放,同时叠加部分企业停产检修、以及渠道库存显著去化等因素,草甘膦价格反弹明显,持续走强。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草甘膦销售价格已突破27500元/吨,为年内高位。

    2.2双甘膦

    双甘膦(PMIDA,分子式C5H10NO7P)系草甘膦中间体,通过一步氧化工艺即可产出草甘膦,与草甘膦的产出比大约为:1.5:1,即约1.5吨双甘膦可产出1吨草甘膦,其需求变动受草甘膦需求影响,价格走势与草甘膦基本一致。

    3、蛋氨酸行业

    蛋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之一,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其分子结构中的硫元素在生物体内参与甲基转移、解毒等关键代谢过程。蛋氨酸在动物体内无法自行合成,必须通过外部摄入补充。蛋氨酸主要应用于饲料营养剂、医药中间体、食品营养剂等,同时还是合成蛋白质和胱氨酸的原料。在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可以按照动物生理对氨基酸的需求,均衡饲料配给,进而减少饲料成本,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目前国内外市场销售的蛋氨酸主要包括:固体蛋氨酸和液体蛋氨酸。液体蛋氨酸与固体蛋氨酸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并且还具有混合均匀性且不易发生分离的良好特性。此外,由于液体蛋氨酸呈酸性,在饲料中能抑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符合限抗、剔抗的饲料产业发展趋势。公司是国内第二家实现液体蛋氨酸量产的企业,已与诸多全球以及中国国内知名饲料、养殖企业达成产业合作关系。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提高、现代化禽畜养殖业不断发展,全球蛋氨酸需求增速维持5%-6%左右,需求量每年增加约9万吨,较为稳定。在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可以按照动物生理对氨基酸的需求,均衡饲料配给,进而减少饲料成本,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也对我国当前推广低蛋白饲料原料有积极、重要作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蛋氨酸消费国,近年来随着国内蛋氨酸生产线的加速投产,国内企业不断突破技术降低成本,我国逐渐从进口依赖转变为出口国,2025年上半年国内蛋氨酸共计出口15.91万吨,同比增长7.68%,出口延续强势。报告期内,下游养殖行业平稳发展,对蛋氨酸需求形成了有力支撑,蛋氨酸价格整体震荡上行。

    4、碳酸钠、氯化铵行业

    4.1碳酸钠

    碳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Na2CO3,又叫纯碱,呈白色粉末或颗粒,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碳酸钠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主要用于玻璃制造、碳酸锂制造、洗涤剂合成,此外还用于冶金、造纸、印染、食品制造等。碳酸钠的生产工艺包括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公司使用联碱法生产碳酸钠,生产系统在环保、安全、成本、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行业领先,属于销区内龙头企业,销区多家知名大型下游企业基本均选取公司为主供商。

    2025年上半年,纯碱行业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供应维持高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纯碱产量为2006.45万吨,同比增长约4.78%。需求端,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持续减产,拖累重碱下游需求;轻碱需求相对平稳,碳酸锂等领域贡献增量。供需矛盾深化下,行业库存维持高位,纯碱价格承压下行。

    4.2氯化铵

    氯化铵(NH4Cl)属于化学肥料中的氮肥,在我国氯化铵95%以上用于农肥,其中90%以上又用于制造复合肥。我国为氯化铵的全球主产区,目前的氯化铵生产厂家基本全为联碱法生产企业,且行业集中度较高。

    2025年上半年,受国内联碱装置平均开工率下降影响,氯化铵供应量有所收缩,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5年1-6月氯化铵产量约800万吨,同比下降6.98%;但受国内尿素产能释放以及出口政策受限的影响,氯化铵供需矛盾仍然持续。除3月春耕备货带动价格短期回升外,氯化铵价格整体承压,维持相对低位区间震荡。

    5、生物农药行业

    生物农药主要通过利用植物源萃取物、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等)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目前主要应用于杀菌与杀虫。生物农药替代部分化学农药,旨在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副作用,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世界农化网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210.2亿元,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10%,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33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1%。同时,我国生物防治产品占农药市场的比例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生物农药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

    6、光伏玻璃及其他玻璃行业

    6.1光伏玻璃

    光伏玻璃主要用于光伏组件封装,其中光伏面板覆盖在太阳能电池上,具有良好的抗风压和承受昼夜温差变化的能力,光伏玻璃背板是双玻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单玻组件,双玻组件在零透水率、优良机械性能、少热斑损伤、降低组件温度、低PID概率等方面优势明显。

    2025年上半年,光伏玻璃行业自主减产行为延续,供应持续收缩;需求端,受下游抢装潮支撑,光伏玻璃价格3-4月阶段性小幅反弹。5月以来,随着集中采购需求收尾,光伏玻璃消费明显缩减,价格承压回落。

    尽管价格持续下跌,但随着行业供给收缩叠加下游组件厂旺季备货启动,光伏玻璃价格短期存在一定提涨预期。中长期来看,窑龄到期压力与产能严控政策有望严格约束行业供给增幅,而光伏装机量的高速增长以及双玻组件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仍会持续提振光伏玻璃需求,供需再平衡下光伏玻璃价格中枢有望上行。

    6.2其他玻璃

    除光伏玻璃外,公司其他玻璃产品包括原片玻璃以及经过深加工后的智能玻璃、特种玻璃等产品。作为基础性原材料之一,平板玻璃主要被应用于建筑、家装、光伏发电、交通工具、家电等与之紧密相关的领域。平板玻璃可以通过着色、表面处理、复合等工艺制成具有不同颜色、各种特殊性能的玻璃制品,如Low-E镀膜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等类型。

    2025年上半年,浮法玻璃供需矛盾加剧,价格承压下行。供给端,尽管部分企业通过冷修减产缓解压力,但行业日熔量仍维持在偏高位;需求端,受房地产竣工面积同比下滑影响,下游需求持续收缩,短期内行业供需失衡格局难见根本性改善。

    7、光伏硅片、光伏组件行业

    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竞争激烈,行业整体承压。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创下历史新高。但基于光伏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产能错配及其产能扩张超过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竞争加剧,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均趋于下行,行业开工率走低,产能出清过程持续。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组件产量约310.0GW,同比增长14.4%;硅片产量约316.0GW,同比下降21.4%。由于组件、硅片前期入局者众多,行业供给仍处于阶段性过剩的阶段。报告期内,组件、硅片价格均呈现出先涨后跌的态势,一季度,受益于下游抢装潮影响,组件、硅片价格短暂回升,二季度以来,随着“抢装”窗口收窄,组件、硅片整体价格趋势震荡下行。

    总体来看,光伏行业当前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行业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产能过剩的挑战,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了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国内企业调整战略规划,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长远来看光伏制造产业发展环境有望得到优化提升。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波折起伏,行业竞争格局持续重塑,公司部分传统业务依然面临着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正是基于此,面对当前严峻市场环境和公司未来发展需求,公司逐步推进“两极”发展战略,在2025年上半年又取得了新的成效。

    在矿业板块,公司聚焦资源禀赋优势,全面提速矿产资源的高水平开发利用。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不断优化开采流程,大幅提升了磷矿的开采效率,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基于矿业特性,公司在物流领域也加大研究与合作,以实现矿业产业的全链掌控。

    在高新技术创新领域,公司将研发重心聚焦于双甘膦、草甘膦项目,项目团队紧密协同顾问单位持续发力攻坚核心技术,获得预期成效,实验装置已稳定运行近两年,确保了公司新建双甘膦、草甘膦项目对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可靠性;就AI在工业控制领域,公司还与知名高校、公司联合研发,全力推进AI技术在化工、矿业生产的深度应用研究,部分关键工艺的AI控制已形成可实施方案,并将运用于新项目中。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47亿元。

    1、矿业板块

    报告期内,矿业板块为公司合计贡献利润超过1.42亿元。其中,马边烟峰磷矿已建设完毕,磷矿石销售继续维持前期的高景气度,产销两旺、量价均高,上半年马边烟峰磷矿实现磷矿石的销售约40.81万吨;已投入运营的两个盐矿产销正常,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利润来源。

    其他主要在建工程项目情况如下: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汉源刘家山磷矿已陆续采出工程矿,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形成销售,继续为公司增厚利润。AEV磷矿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中,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采出工程矿。新疆塔木铅锌矿及库迪铜矿的勘探仍在持续中,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钻点取芯工作。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通过收购、竞拍、股权投资与合作等方式直接、间接持有的矿权共计40宗,资源类型涵盖盐、磷、金、银、铅锌、铜、锂、锡(伴生稀土矿)、硅石等10种类型。

    公司为应对矿业业务的快速拓展,已积极进行矿业组织机构的建设,在海内外同步招募矿业专业相关人才,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矿业团队成员中专业已涵盖采矿、洗选、地质、勘探等,报告期内新招聘人数已达到265人,新入职专家级人才20人。

    公司在后续的矿业开发中将采用探矿权与采矿权相结合,“以采代勘、探采结合”以及“分期投入、滚动发展”的模式,坚持低成本扩张,以实现投资资金的快速回笼以及降低运营风险。

    随着其他矿产项目的陆续开发、投产,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将逐步增加。

    2、化学板块

    报告期内,化学板块在生产方面,公司以强化内部管理,持续提升管理效能为核心管控目标,2025年上半年蛋氨酸、双甘膦、草甘膦、联碱制造成本均创历史新低。但基于市场关系,总体来看,呈现“蛋氨酸爆发增长、双甘膦/草甘膦稳步向好、联碱仍然承压”的差异化发展态势。

    蛋氨酸产品,报告期内销售呈现了量价齐升的特点,成为公司化学板块利润贡献的核心。2025年上半年,国内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销量激增,同比上升72.58%;销售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草甘膦、双甘膦产品,在二季度以来价格持续回暖,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草甘膦销售价格已达年内高位约27500元/吨,较年初销售价格已增长约20%,双甘膦价格同步上涨;询价、订单显著增长,随着市场价格的回升,草甘膦、双甘膦毛利率已回正并稳步提升。

    联碱产品(纯碱、氯化铵),报告期内市场价格维持低迷,虽然较2024年生产成本已有明显降低,但基于市场售价,仍未改变亏损局面。

    其他产品如天然气管输、成品油销售的生产经营正常,盈利水平保持稳定;生物农药S.T.K仍以研发为核心运营目标,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已有所好转。

    3、光伏玻璃及其他板块

    报告期内,国内光伏行业已逐步明确了落后产能加快退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整体而言,光伏行业供需结构有望改善。

    在此背景下,报告期内光伏玻璃的市场价格有所回暖,亏损情况得到较大修复;但N+型硅片和光伏组件产品,市场波动大、效益不达预期;建筑玻璃等其他产品,运行稳定、质量良好、下游客户稳定,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有所改善。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和邦生物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