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德冠新材(00137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功能薄膜和功能母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客户提供功能性BOPP薄膜、BOPE薄膜、功能母料。公司是目前国内功能性BOPP薄膜产品种类丰富、技术领先的新材料制造企业。公司以“功能化、高端化、环保化”为创新发展方向,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环保低碳的新材料。功能薄膜是商品包装的重要基础材料,赋予商品包装防水防潮、抗撕裂、耐腐蚀、防污染、防伪、标识等性能,延长商品包装寿命,增强商品外观美感,提高商品档次。公司产品最终应用广泛,主要包括白酒、乳制品、化妆品等产品包装盒,书籍、杂志等印刷品封面装饰保护,日化用品、食品、饮料、药瓶等商品标签和防伪标识,电子产品标签及外包装,以及电子制程耗材、家居装饰材料等领域。目前公司是国内外知名企业艾利丹尼森、芬欧蓝泰、福莱新材、紫江企业的供应商。功能母料是生产功能性BOPP薄膜关键的原材料之一,可改变薄膜的光学特性和力学性能。公司积极向上游拓展业务,公司的功能母料以优异的加工适应性能和稳定的产品品质,在BOPP薄膜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2、主要产品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功能薄膜、功能母料,其中功能薄膜主要包括无胶膜、消光膜、标签膜、镭射膜等;功能母料主要包括消光母料、珠光母料、增挺母料等。
(1)功能薄膜
公司功能薄膜是以聚烯烃树脂作为主要材料,加入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通过多层共挤出双向拉伸制得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薄膜。特定功能包括抗静电、抗粘连、遮光、高清晰、高强度、防刮擦、热粘合等,可满足下游客户对包装材料的各类加工需求,包括纸塑复合、烫金压纹、柔版印刷、精细背胶、精密涂布等。公司功能薄膜均为卷装形态。
(2)功能母料
功能母料指功能性BOPP薄膜生产时添加的高分子材料助剂,是薄膜产生特定性能的关键材料。功能母料可改变薄膜的光学性能,使功能薄膜具有哑光、珍珠光泽、高清晰透明等外观;改善力学性能,增强功能薄膜的刚性、拉伸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3、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管理与执行作业进行详细与明确的规范。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明确了在选择供应商以及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重点关注供应商的商业资质、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信用状况等情况,并设有采购管理委员会,结合系统的信用管理及内控管理体系,通过权重管理和比价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采购成本以及采购风险的管控。公司设有专业采购部门开展采购工作。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聚丙烯、添加剂等,主要原材料为化工产品,其生产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以及部分民营、外资等大中型石油化工生产厂商。
公司实行集中采购的模式,根据年度预算、季度和月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通过密切关注原油及原材料市场动态,对原材料价格进行动态的跟踪评估。集中采购有助于公司根据需求以及市场行情进行采购节奏的准确控制,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可以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4、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据年度策略会制定的经营目标,制定全年的产品结构以及原材料采购计划和产品生产计划,对当年生产的品种、产量、规格做出合理预估。公司每月都会组织销售、采购、生产及财务等相关部门,围绕年度预算目标分解月度目标,根据客户需求和研发的进度,结合库存、市场情况分析制定、调整当月的产品结构、产品售价、采购成本控制及利润等经营目标。
公司根据上述产品结构编制当月的生产计划,充分发挥公司具备多条不同规格生产线的特点,主要产品实现专线专产,生产目标根据具体订单的交付要求合理分解到各条生产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生产部门按照规范的生产流程组织批量连续生产,并根据质量控制部门对产品的检测结果,对产品进行分切、标识后进入成品库。
5、销售模式
公司设有专门的销售部门,具体负责产品的市场开拓、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营销管理工作。公司的销售模式分为直接销售和贸易商销售。直销模式为公司与下游客户直接签订购销合同实现销售的业务模式,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印刷、包装、涂布、贴标、模压、制袋等行业企业。贸易商模式为公司与贸易商签订购销合同实现买断式销售,再由贸易商销售给终端客户的业务模式;贸易商模式下,大部分客户具有简单分切加工能力,少部分客户为纯贸易商;公司对贸易商不进行销售管理。在购销合同中,公司与客户通常会约定产品名称、规格、商标、单价、数量、金额、交货时间、质量要求等条款。直销模式、贸易商模式分别对应生产型客户、贸易型客户。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国内终端消费逐步复苏,包装印刷、食品饮料和消费电子等BOPP下游行业需求量恢复不及预期。市场整体需求以刚需为主,价格因素仍显疲软。2025年BOPP行业产能扩张仍在持续,供求矛盾依然紧张。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25年1-6月BOPP行业共计新增产线3条,较2024年底增加产能13.3万吨,增幅1.73%,行业竞争依然剧烈。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以“焕新而行、韧性成长”作为年度工作主题,通过产品迭代创新,不断推动产品力的提升。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力和良好的品牌,结合募投项目产能释放的契机,进一步抢占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648.97万元,同比下降2.54%,归母净利润3,720.30万元,同比下降28.27%。公司功能薄膜销量61,280.91吨,同比增长0.75%。公司坚持以客户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迭代升级、精益生产和数字化运营等全方位夯实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建立公司的竞争优势。
1、高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以“功能化、高端化、环保化”为创新发展方向,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环保低碳的新材料。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体系,实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自主创新,公司形成了热熔胶技术、空穴化技术、双向拉伸聚乙烯技术、功能母料技术等核心技术平台。
公司坚持薄膜新材料的研发创新,取得显著的科技成果。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境内发明专利76件,实用新型专利82件,境外专利6件,专利总数量达164项。公司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4次荣获中国专利奖,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种纸塑无胶复合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于2010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金奖提名);“一种纸塑无胶复合用在线淋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于2019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含表面粗化热复合树脂层的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于2022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一种消光均匀的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于2024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的节能环保无胶复合用聚丙烯薄膜的产业化技术项目荣获中国塑料加工行业“十三五”“优秀科技成果”奖项。公司的“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产业化技术”项目凭借其轻量化、单一材料可循环回收的环保优势获颁广东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奖。公司的“薄膜层间粗化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得2020-2022年度中国塑料加工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公司的双向拉伸无胶复合膜项目入选了《广东省节能技术、设备(产品)推荐目录》(2023年版)。公司自主立项的“应用于多场景且形貌可控双向拉伸聚丙烯转移膜”项目,获得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优秀奖。“环保节能热熔胶-BOPP膜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低光泽超薄BOPP膜产品及其技术研究”两项研究成果经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双向拉伸先进材料模内标签制备技术”于2025年经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公司2023年度荣获包装行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4年荣获包装行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佛山市科技人才协会科技先锋奖。
公司现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功能性聚丙烯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创新机构。2023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全国标签材料20强企业”。依托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机构,公司成立了新材料科技研究院,下设多个功能薄膜研究室、功能母料研究室、功能涂布研究室、原材料研究室、设备改造研究室等机构,负责产品从需求分析、工艺设计、试验、改进优化、客户应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各研究室均由博士或硕士学历人员领衔,组成了专业研发团队,专业背景涵盖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电气自动化等。同时,公司建立了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为研发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制度支撑。
2、紧贴市场和客户的产品迭代创新能力
公司建立了以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为核心的科研创新机制,以功能薄膜为主业,向上游功能母料、向下游功能涂布延伸,构建起“料-膜-涂”一体化的产品技术路径,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升级,形成了功能薄膜、功能母料为主的多元化产品格局。公司在研发项目立项前设置了信息导入与前置审核环节,通过收集市场与客户信息,对研发项目的需求性与影响因素进行预审核,确保研发项目立项的合理性;在研发过程中,公司要求销售、采购、设备、生产、财务、质量等全流程人员参与,并由市场销售部门深度介入,保证及时中止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研究,及时止损;在技术研发成功后,公司在研发输出环节将客户认可纳入考察体系,在批量生产、改良需求、性能优化方面重视下游客户意见与建议,将其纳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公司无胶膜产品通过持续迭代升级,在使用成本和环保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下游客户无需涂覆胶粘剂直接进行纸塑复合。无胶膜一方面简化了产业链的加工工序,节省了生产空间,节约了下游生产成本、物流和仓储成本。另一方面解决了涂覆和烘干胶粘剂过程中VOCs挥发的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耗,推动产业链下游环保、低碳、清洁方向发展。根据国际公认第三方测试机构SGS现场测定,使用无胶膜替代水性胶进行纸塑复合时,二氧化碳排放削减比例达59.73%。公司标签膜、镭射膜、消光膜等具有良好的产品性能,受到客户广泛认可。标签膜机械性能及光学性能优异,在标签加工时更稳定、遮光效果好,公司成为艾利丹尼森、芬欧蓝泰、福莱新材、紫江企业等知名企业供应商。公司镭射膜外观效果清晰度高、尺寸稳定,模压效果好、消光膜哑光效果均匀细腻,附着性能好,有利于下游各种复合加工应用,已在市场上形成良好口碑和品牌效应。
公司坚持差异化竞争的原则,基于多年在功能薄膜产品开发、生产及应用的技术积累,积极向上游功能母料、下游应用市场进行拓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公司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的业务逐步往上游功能母料方向延伸,推动从原材料环节开始构建自身的自主技术,技术上拥有包括功能母料在内的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有利于公司核心技术的保密。公司消光母料产品具有较高的加工适应性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多家BOPP同行企业批量使用。公司在掌握功能薄膜领先技术的基础上,向产业链纵深发展,向下游深加工功能涂布领域拓展,并推出防刮膜、触感膜、电子标签膜等产品,有效满足了市场以及客户各种不同的应用和功能需求。
3、质量及品牌的竞争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控制,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款产品通过了欧盟SVHC、欧盟ROHS、美国FDA等多项国外标准测试。“德冠”品牌凭借创新技术、产品和客户良好口碑,已发展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标杆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德冠”获评“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积极开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行业内产品和检测方法标准化。公司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塑料薄膜防雾性试验方法》(GB/T31726-2015)、《透明薄膜磨花程度试验方法》(GB/T31727-2015)、《热塑性塑料及其复合材料热封面热粘性能测定》(GB/T34445-2017)、广东省地方标准《乙烯-辛烯共聚物的鉴别及其辛烯含量的测定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DB44/T938-2011)、行业标准《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BBT0002-2008),牵头制定团体标准《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薄膜》(T/CPPIA22-2023)。
4、大规模精益生产制造优势
公司拥有不同规格宽度的功能薄膜生产线,宽幅横跨4米至8米,可适应不同类型的功能薄膜生产需要,并投入多条功能母料生产线,具备多组分不同形态原料的多样化加工能力,能适应不同种类的功能母料加工需求。2023年10月9日,公司与德国设备供应商签订2条功能薄膜生产线合同,将于2025年和2026年分别到厂安装。结合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公司将具备功能薄膜大规模生产能力,通过规模效应推动生产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
公司借鉴国际先进精益生产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公司拥有行业内多规格的生产线的特点,主要产品实行专产专线,全面推动精益生产,系统推动产品“端到端”的信息管控,实现从客户需求到交付的全过程有效控制,建立起对应所有产品的“原料标准及来料检查系统、挤出温度压力系统、拉伸速度张力系统、成型拉伸尺寸系统、边料回收以及利用助剂调控系统、设备关键节点实测参数系统”,产品型号与标定的工艺参数一一对应,设备及工艺参数按照标准表单管控,实现了产品的可复制、可预期、可信赖。同时,公司重视组织建设,建立师带徒、指导员等带教培养机制,重点培养车间班组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以适应全自动、大规模、高速度生产线的技术要求,严格控制产品生产质量和实现精益生产。
5、良好的营运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
在供应关系上,公司与国际、国内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均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在多家供应商可进行选择的情况下,会综合考虑供应商的报价周期、定价模式、供货时间等因素,通过控制采购时点和采购数量,实现成本的优化控制,使得材料实际采购成本低于同期市场价格。同时对于进口材料积极拓展国产原料供应渠道,提升公司在关键材料上的议价能力,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和物流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公司逐步建立以ERP、MES为主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全面覆盖功能薄膜、功能母料等业务板块,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系统贯通,实现采购、生产、研发、仓储、销售等全流程数据化管理,对生产线和产品的各类成本费用实现精细化核算。数字化管理使公司具备即时获取生产状态、设备状态、订单状态、人员状态等数据的采集工具和分析能力,高效管理多子公司和生产区域的协同运作,有效增强生产成本和存货周转的管理能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