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继峰股份(603997)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15 13:04: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继峰股份(60399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内饰件及其系统,乘用车座椅以及道路车辆、非道路车辆悬挂驾驶座椅和乘客座椅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司建立了覆盖全球的生产和营销网络,在全球20个国家拥有超过80家控股子公司。公司持续在座舱内饰件领域上做深做强,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构建有竞争力的技术储备和国际运营能力,并结合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及驾驶者和乘客对于座舱舒适度需求的提升,积极升级和扩展车内功能,拓展业务中远期发展空间,为提升座舱内部的舒适性体验提供核心价值。

    1、公司的主要产品及解决方案

    (1)乘用车座椅、内饰件产品及解决方案

    公司可提供乘用车座椅、座椅头枕、座椅扶手、中控系统、隐藏式电动出风口、内饰部件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并充分利用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客户实际需求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深度定制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持续引领乘用车座椅头枕、扶手、中控系统等乘用车内饰件市场。

    (2)商用车座椅系统及解决方案

    公司是商用车座椅系统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也是行业技术的领导者,可提供卡车座椅、非道路车辆座椅部件(农业机械、牵引机、建设机械和叉车)、火车及公共汽车座椅部件、游艇座椅部件、航空座椅部件等。

    凭借持续多年深耕于行业的经验,公司能够快速掌握用户痛点,并在产品的舒适性、安全性、人体工程学、用户友好等层面具备技术领先地位。公司的高端商用车和工程机械座椅均采用了悬浮减震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等,并且在座椅扶手上融合了智能化的人机交互功能,方便驾驶员操控座舱。在强大的产品力基础上,公司还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积极地进行定制化开发,按照各个品牌车型的区别进行适应性改造,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座椅真正成为车辆的一部分。

    2、公司的主要客户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客户涵盖中级、高级及顶级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司向客户提供世界领先的产品或高性价比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与全球主要整车厂商建立了产品开发和配套供应关系,客户包括奥迪、宝马、菲亚特克莱斯勒、戴姆勒、捷豹路虎、保时捷、大众、斯柯达、沃尔沃、通用、福特、凯迪拉克、特斯拉、本田、丰田、日产等国外主流厂商,以及一汽、上汽、东风、长城、红旗、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蔚来、理想等国内优势汽车企业。

    在商用车领域,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面向卡车、农业机械、建筑机械、叉车、公共汽车、火车、飞机开发并生产相应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卡车和房车座椅的主要客户有戴姆勒、福特卡车、MAN、帕卡、上汽集团、陕汽、陕汽商用、一汽解放、一汽青岛、福田等;农业机械和建筑机械座椅的主要客户有AGCO、卡特彼勒、CLAAS、CNH、迪尔公司、久保田、利勃海尔等;物料运输车和草坪车座椅的主要客户有皇冠、现代、永恒力、凯傲、曼尼通、丰田等;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座椅的主要客户有阿尔斯通、庞巴迪、大宇、德国联邦铁路、西门子、斯塔德勒等。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成熟的研发流程,并基于多年的研发经验,于舒适性、安全性、人体工程学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使公司保持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公司研发模式可分为同步设计和先行开发。

    (1)同步设计

    公司竞标成为客户供应商,并与客户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和销售框架合同后,即进入项目同步设计阶段。研发中心制定技术方案和作出初步评审后,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成型并经客户测试检验通过后,由项目部提交样品,在得到客户的修改反馈意见后,项目部进行产品和工艺的修正直至客户满意,随后由生产部组织进行小批量生产,项目部提交完整PPAP文件供客户认可,认可通过后,计划物流部即可根据客户发出的订单和预测编制计划由生产部进行大批量生产。

    (2)先行开发

    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或判断产品技术的未来趋势,以此系统化地进行创新项目研究开发。新产品立项后,研发中心制定技术方案和作出初步评审后,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开发出样品后,由商务部推荐给客户,待客户认可后,获得新车型的项目定点。

    基于市场需求,公司先行开发了睡眠式头枕,并推荐给德国大众,成功应用于迈腾车型。目前,汽车行业面临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所带来的大变局,格拉默自主研发了基于无人驾驶而使用的中控系统,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了前沿技术。

    格拉默是商用车座椅标准的制定者,也是行业的技术领导者;公司乘用车头枕、座椅扶手、中控系统及内饰部件等产品也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公司拥有成熟的、体系化的创新流程,可以通过产品战略规划以及先进工艺的结合,在前期判断产品技术的未来趋势,并以此系统化地进行创新项目开发,使公司时刻保持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材料主要包括生产物料如钢材、塑料粒子、化工原料、面料、零件类如注塑件、金属冲压件等,非生产物料包括生产设备,机电类配备件等,主要采取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由公司采购部统一对外进行采购。公司根据客户年度需求预测以及月度订单拆解制定采购需求计划,并结合原材料库存及供应商生产周期采用JIT或持续分批量的形式向供应商进行采购。质量部负责对采购物资的来料质量检验和异常情况进行反馈,并对质量情况进行定期的汇总及供应商绩效考评;采购物资通过检验后由仓库管理专员对来料进行清点入库。

    原材料采购是产品品质保证体系的首要环节,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流程》等程序文件,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程序和供应商管理体系。公司采购存在客户指定供应商采购及自主选择供应商采购两种。例如:指定物料如面料由客户指定的供应商供货,自主选择物料的采购过程是由公司建立供应商调查表初步确定潜在供货商名单,并经采购部、质量部、设计部现场审核、送样合格后,经公司流程批准同意后纳入合格供应商。目前,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并能有效降低缺货风险。

    3、销售模式

    (1)乘用车内饰销售模式

    由于乘用车内饰行业存在产品并非直接面向市场开发和生产,而是基于客户的规格展开业务这一特殊结构,乘用车内饰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一般以客户为导向而非以市场为导向,公司与主要乘用车整车厂之间具有长期合作关系。

    在新车型的开发阶段,乘用车整车厂将邀请乘用车内饰供应商就其供应的组件和系统进行投标。乘用车零部件供应商是否受邀投标取决于其研发和技术能力、知名度以及与整车厂间的客户关系。基于此类邀请,公司提供相应的投标文件。

    在投标文件的基础上,经过一轮或多轮选择,整车厂将通过提名信的方式提名公司为研发及后续系列订单的供应商,公司最终是否能够取得系列订单取决于是否满足提名信中列出的具体目标:技术规格、满足既定的截止日期(包括原型生产,生产测试,试生产和投产)、定价和质量等。除了提名信中的规定外,能否成为系列生产的供应商还基于整车厂的采购规定以及单独的物流和质量协议。一般而言,开发阶段通常持续一到二年。后续系列订单的持续期则根据项目及合作情况而不同,一般覆盖对应车型的生命周期。

    乘用车销售和营销活动以客户为导向。对于每个具体客户,项目管理和研发都整合到客户管理领域。销售活动由全球营销活动予以支持。

    (2)商用车座椅系统销售模式

    商用车领域全新车型的开发一般是整车厂发出RFQ文件给体系内的供应商,由体系内的供应商针对RFQ提交各自的产品匹配方案,在符合技术要求的情况下,根据价格的高低选择供应商。由于终端市场对座椅的喜好有倾向性,所以整车厂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也需要综合考虑座椅的品牌终端市场接受度,中高端车型一般选择好品牌的座椅,低端车型选择价格实惠的座椅。经过一轮或多轮选择,整车厂将通过签署开发协议的方式确定最终的供应商。全新车型的开发一般会持续2-3年,旧车型改版升级项目一般在12个月以内完成。

    座椅的交付以签订的供货协议为基础,并存在匹配的质量和物流协议,根据签订的份额持续供货。商用车领域的销售活动基本上是根据市场、客户(整车厂由大客户经理提供服务)或销售渠道(售后市场或制造商)来予以组织。

    商用车整车厂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上对车型的需求开发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以及特种车辆,同时针对终端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开发不同区域的车型版本,以提高终端客户满意度为销售方向。一般整车的生命周期很长,产品车型短期升级变化比较多。

    4、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分为新产品开发后生产和成熟产品生产。新产品生产需要进行开发验证后转移至生产工厂进行批量生产,存在一系列严格的认证程序,从而保证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新产品项目开发需要经过研发设计、模具开发制作,产品试制及模具改进,产品检测并经过客户PPAP认可之后,方可进行产品的批量生产。成熟产品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客户在项目开发前期与公司商务部签订框架合同,确定购销意向,并每年度和公司商务部签订采购合同来执行销售行为。通常,长期合作的客户向公司提交年度采购计划预测,并且每月发出下月采购计划和后三月滚动预测计划。计划物流部根据销售合同、下月采购计划滚动预测及每月实际收到订单的情况,按照订单缓急程度制定发货时间表;计划物流部汇总后结合成品库存情况滚动编排生产月计划书、周计划书、日计划书,并下发至生产部组织生产。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市场呈现温和增长态势。根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的全球汽车销量总计为4,632万台,同比增长5%,其中,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增长相对温和,分别同比增长2%和同比增长10%;印度销量仅增长1%,而德国销量则下降了6%,俄罗斯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墨西哥的增速也在放缓。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尤为亮眼,销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36%,较去年同期提升了4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首次双超1,5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渗透率达到44.3%。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23亿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4.39%,营收同比下降主要因为去年同期包含已出售的美国TMD公司。随着公司全方位降本增效措施的持续落实,在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89.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598.63%。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战略新兴业务继续发展迅速。乘用车座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84亿元,同比翻倍增长;出风口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车载冰箱实现营业收入约7,700万元,同比翻数倍增长。

    2025年4月,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参加本次持股计划共91人,持股计划的份额为3,157.80万份。

    (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情况概览

    1、收入略有下滑,但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23亿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4.39%,营收同比下降主要因为去年同期包含已出售的美国TMD公司。随着公司全方位降本增效措施的持续落实,在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89.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598.63%。

    2、公司各分部经营情况

    (1)继峰分部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继峰分部实现营业收入31.0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4.97%,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因为以乘用车座椅业务为核心的战略新兴业务发展迅速;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9.68%。

    (2)格拉默分部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子公司格拉默实现营业收入76.01亿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11.89%,营收同比下降主要因为去年同期包含已出售的美国TMD公司。对格拉默实施的多重降本增效措施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在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去年同期-0.3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二)全球整合持续推进

    2024年以来,国内外通航的正常化使得集团海内外员工交流恢复正常,公司对格拉默的管控更加深入,格拉默的整合进入了快车道。

    1、强力、深入地推进格拉默全方位改革

    (1)格拉默总部层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调整了格拉默决策层和核心管理团队,再添中国籍高管,已新任命中国籍监事会成员、新任命中国籍首席财务官等;重新制定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和激励;全方位掌握底层财务数据,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及时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洞察;在去年对格拉默欧洲区进行裁员等措施的基础上,继续进一步通过降薪等方式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人员效率;精简流程,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决策成本。

    (2)运营层面:公司管理层带头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对格拉默海外各个工厂的调研走访,充分了解工厂的运营状况并全面推动基层工厂的全方位改革,包括工艺再造、产能优化、采购成本管控、运营成本管控、工厂管理人员调整等;成立全球采购中心,严格控制格拉默海外的采购成本;从国内公司输送财务人员、运营专家等支持海外事业部,从细、从严管控格拉默海外业务的各项费用支出。

    2、携手格拉默,拓展乘用车座椅全球业务

    为实现乘用车座椅业务全球战略,公司与格拉默积极拓展欧洲的客户。在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的全球战略布局中,格拉默的协同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战略新兴业务发展迅速

    1、乘用车座椅业务经营情况

    (1)乘用车座椅的业绩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84亿元,同比翻倍增长(去年同期为8.97亿元)。现阶段,由于跟进订单以及在手订单持续增加,导致前期研发费用较高;同时,由于下半年有更多项目将陆续量产,导致项目量产前相关项目的工厂前置费用也较高,上半年业务整体呈现亏损,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座椅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去年同期为-0.23亿元)。未来,随着更多项目量产并贡献收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而固定成本相对缺乏弹性,因此整体利润率会随着规模经济不断提升。

    (2)在手订单持续积累,为未来规模经济创造条件

    2025年以来,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持续新增高质量订单。目前,公司的乘用车座椅客户已覆盖海外豪华车企、国内造车新势力龙头企业、国内传统高端合资车企、国内传统头部自主车企;供应车型的能源方式包括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市场从中国拓展至欧洲、东南亚,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的客户结构进一步多元化,市场基础更加广泛、稳固。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计乘用车座椅在手项目定点共24个。在手订单的不断积累,为公司未来规模经济创造条件。

    (3)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新生产基地如期建设并投产

    公司积极推进乘用车座椅领域的新产能建设,以适应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并确保在手订单能够在未来得以顺利交付。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肥座椅基地、常州座椅基地、芜湖座椅基地、福州座椅基地、义乌座椅基地、天津座椅基地、长春座椅基地已如期建成并投产,宁波座椅基地、北京座椅基地、重庆座椅基地按计划已完成布局并投入建设中,公司在国内的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同时,公司与格拉默也在携手积极推进座椅业务全球化布局,东南亚座椅基地在上半年已投产,欧洲座椅基地正在按计划投入建设中。

    (4)降本措施实施,为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随着乘用车座椅项目的陆续量产,业务规模的进一步增长,公司充分发挥自身民营企业的优势,在多方面采取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益的措施:推行厂长责任制、承包制、生产计时制转变计件制等管理方式变革;提升零部件自制率水平;采用数字化、部分生产流程自动化;推行VAVE降低生产成本等。

    (5)研发投入加大,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在加速开拓市场和加强成本管控的同时,公司同步提高乘用车座椅的技术研发能力。公司持续引入中、高端座椅研发技术人员,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乘用车座椅研发人员较2024年年末增加175人左右(不含外服人员)。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乘用车座椅业务加大知识产权布局力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申请专利180项,其中已授权专利103项。

    2、隐藏式电动出风口经营情况

    隐藏式电动出风口是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催生的新产品,是能够实现触摸控制、语音控制、自动扫风、和仪表盘融为一体的新型出风口。

    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出风口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略有下降,主要受到个别客户销量下滑的影响。随着下半年更多项目进入量产阶段,出风口业务有望延续快速扩张态势。

    3、乘用车隐藏式门把手和车载冰箱经营情况

    隐藏式门把手是利用隐藏式设计,同时可以实现电动弹出和收回的车门开启的把手。随着汽车制造工艺的日益提升,汽车外形有了较大的变化升级,隐藏式门把手成为了当下的主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隐藏式门把手产品已获得不同客户项目定点,后续随着在手项目逐步量产,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车载冰箱是家用冰箱的延续,是一种能够在汽车上携带的冷藏柜,车载冰箱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也可以通过压缩机制冷,一般噪音小污染少,目前市场主流趋势是将其与车内的中控、扶手进行集成。2025年上半年,公司车载冰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7,700万元,同比实现快速增长(上一年同期约2,200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车载冰箱产品在手订单13个。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继峰股份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