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丰林集团(60199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介绍
在林业产业体系中,公司核心业务布局两大战略板块:纤维板、刨花板的制造与销售,扎根于木材加工业的关键领域--人造板制造业;营林造林业务则深耕林业基础环节---林木培育与种植业。作为四大基础建材之一,木材凭借可再生与环境友好的突出优势,持续为家具制造、建筑装饰等众多领域输送绿色解决方案,其需求因紧扣人类“住”的基本诉求而拥有稳固的市场基础。相较于传统天然木材的低效利用,公司专注的人造板产业通过科学运用林区剩余物,打造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这不仅满足全球对木质材料的需求,更助力我国地板、家具等产业跻身全球领先行列,同时拉动胶黏剂等配套产业共同发展。
我国作为人造板生产大国,行业创新已突破单纯经济价值层面。人造板产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有效降低全球森林资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融合。
(二)行业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人造板行业处于深度调整与结构优化阶段,受下游市场需求收缩影响,行业整体运行承压,供需关系呈现阶段性失衡。其中,刨花板领域因前期投资集中释放,新增产能与市场需求增速不匹配,导致行业库存水平攀升,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
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模式向集约化转型
行业整体呈现“减量提质”的发展趋势,企业数量持续精简,而产能效率稳步提升,产业结构向高质量方向演进。产品结构加速调整,纤维板产能有序收缩,刨花板产能快速扩张,市场占比显著提高,逐步成为行业核心产品之一。
2.区域格局稳中有变,产业集聚效应增强
全国人造板产业布局保持相对稳定,但区域竞争格局出现动态调整,部分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产能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细分品类中,刨花板表现尤为突出,增速领先其他板种,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3.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市场,新建产线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行业整体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特征日益凸显。4.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
行业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应用不断深化,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同步提升。同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持续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广泛应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5.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增强
市场竞争格局加速整合,行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头部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和多元化布局,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领先企业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绿色转型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推动行业向集约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三)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人造板业务
公司人造板业务布局广西南宁、百色及安徽池州三大纤维板生产基地,以及南宁、钦州与广东惠州三座刨花板制造基地,总产能达180万立方米。各基地均配备国际先进的连续平压工艺系统,核心设备源自德国迪芬巴赫、意大利帕尔、瑞士史丹利蒙等全球知名供应商,可生产2.5mm至35mm全厚度范围的环保型中(高)密度纤维板与刨花板。
在产品生产上,纤维板领域专注研发无醛添加板、高精度镂铣板等差异化产品;刨花板系列重点打造F级超环保板等高端品类,可全面满足家居、建筑、电子等多领域需求。公司产品体系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等多项国内外权威认证,构建起覆盖全球主流市场的资质优势。旗下“丰林”品牌连续多年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等多项权威认证及行业殊荣,品质获全产业链认可。目前合作客户包括定制家居头部企业及地板、橱柜、办公家具等领域领军品牌,产品广泛应用于多元场景,形成覆盖消费与工业领域的市场网络,彰显行业领先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与品牌影响力。
2.营林造林业务
营林造林作为公司业务的上游环节,涵盖速生丰产林培育、经济林开发等,为纤维板、刨花板生产提供全周期原料保障。公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实施林木种植、可持续采伐、林业科研三位一体发展策略,同时推进林下经济产品开发与加工。目前公司拥有近20万亩产权林地,分布于广西多个地市及云南富宁等地,部分林地通过FSC-FM森林经营认证。现有林木总蓄积量70万立方米,年均采伐量稳定在20万立方米,实现生态效益与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在树种结构上,公司以桉树、松树等速生树种为主,同时培育西南桦、红椎等乡土珍贵树种,并引入绿桐速生阔叶树种以丰富生态多样性。依托“生态+经济”双轮驱动战略,公司自2019年起布局油茶、芒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推动用材林向高附加值经济林转型升级。通过构建“中大径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的多层次林业格局,公司已形成涵盖木材供给、林果经济、生态服务的复合型林业产业生态。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人造板行业在宏观经济波动、供需结构深度调整与全球市场格局重构的多重压力下,持续面临需求分化、成本承压、竞争加剧的复杂局面。面对行业洗牌期的挑战,丰林集团以“稳根基、强创新、拓空间”为核心战略导向,通过优化销售体系、强化研发壁垒、深化精细管理、加速数智转型等系统性举措,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在复杂市场中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紧扣“双循环”发展格局,既深耕国内成熟市场,又加速开拓海外新兴市场;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产品结构向绿色化、功能化升级;以管理优化为支撑,实现降本增效与风险防控的双重目标;以数智化转型为突破,重塑生产与供应链效率。一系列举措的有效落地,为公司应对行业挑战注入了强劲动能,也为下半年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化销售策略体系,强化市场适应性与海外拓展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态势,丰林集团构建并深化了“精准营销+柔性生产+现金流管控”三位一体全价值链竞争体系,以提升整体市场响应能力。依托华南、华东、华北、西南四大核心区域网格化布局优势,公司深度洞悉区域市场差异化特性与终端客户需求,实施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通过定制化产品方案满足多元化需求,运用数字化客户管理系统实现精准售后,提升服务满意度;深化与头部客户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新品、优化供应链,巩固业务稳定性。尤为关键的是,公司将外贸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经贸活动,重点拓展国外新兴市场,构建全球服务响应网络。推动外销渠道扩容,形成“成熟市场价值深挖”与“潜力市场战略卡位”双轮驱动格局,有效优化客户地域结构,降低单一市场依赖,提升全球抗风险能力与国际影响力。
(二)强化研发创新能力,构筑核心技术壁垒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绿色化、功能化、场景化”研发方向,通过工艺革新与技术突破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研发体系围绕两大主线深化布局:一是夯实基础性能优化,针对行业对环保板材的更高要求,重点推进纤维板、刨花板的工艺升级,在保持表面质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产品的环保指标。通过“基础性能强化+场景需求适配”的双向研发策略,公司已形成覆盖通用场景与特殊场景的技术储备体系,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对板材性能的多样化需求,以技术创新构筑起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壁垒。
(三)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各生产基地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责任具体化、流程标准化实现运营效率提升。强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详细维护计划与标准操作流程,定期巡检、保养与维修,及时更换老化部件,设备综合效率显著提高,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贯穿原材料采购至成品检验全链条,关键指标动态监测与调整,优等品率提升、次品率下降,质量损失有效降低。
(四)加速数智化转型升级,释放创新效能
工业互联平台在钦州工厂试点成功上线,关键工序联网率与班组生产单据自动化率基本覆盖,整合设备、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实时采集运行、工艺、质量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支撑生产决策,推动生产向智能化、柔性化升级。智慧供应链平台实现广西工厂全覆盖,集成供应商协同、采购执行、库存优化、智能物流等环节,全流程可视化与协同化;厂外物流AI图像识别处理,提升信息准确率并防控造假风险,供应链韧性与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林业与物流业务招标平台上线,实现全流程线上化、透明化运作,降低采购成本。大数据与AI模型初步应用于市场、生产等多维度数据分析,为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助力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运营迈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