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二零二五年中期业绩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会(「董事会」)欣然公布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中期业绩。该中期业绩已获董事会全体成员批准,并经由董事会辖下由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审核委员会(其中一名成员担任委员会主席)审阅,并已由本公司核数师-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阅。
期内,本集团延续去年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功转型,进一步扩充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令本集团总销量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领先市场并创下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亦超过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平均水平。同时,本集团透过新能源汽车出口和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协作,加快全球化战略的布局。以下将详述本集团于各业务领域的表现及未来发展策略。
整体表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二零二五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总批发量(包括出口)为1,353万辆,同比(「同比」)增长13%,其中,国内销量为1,095万辆,同比增长13.6%。中国延续「以旧换新」等政策,有效刺激市场需求,使期内国内乘用车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在政策推动、技术持续突破及价格竞争力提升等多重因素带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增长趋势。期内,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34.3%至552万辆,市场渗透率升至50.4%,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已超越燃油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及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均维持增长,其国内批发量分别为340万辆及212万辆,同比增长46.3%及18.8%。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燃油汽车市场仍展现一定韧性,期内燃油汽车国内销量为543万辆,同比减少1.8%。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及插电混动汽车。
期内,自主品牌在国内乘用车批发量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至64.5%,同比增长7.8个百分点。此外,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化发展中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乘用车出口销量同比增长10.3%至258万辆,增速有所放缓。
期内,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尤其在价格方面。随着电动化技术日益成熟,技术竞争焦点逐渐转向汽车智能化。规模化、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成为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本集团延续去年均衡发展战略,于期内在各领域取得以下主要进展:
–吉利银河品牌:基于GEA架构推出的产品延续强劲销售势头,其中「吉利星愿」成为期内中国乘用车销量排名第一的车型。期内推出的「吉利银河星耀8」基于GEAEvo架构,上市后即成为中国B级插电混动轿车细分市场销量第一;
–吉利品牌燃油汽车:延续以畅销产品组成的精简产品线,并提升智能化表现。「星越L」期内为中国乘用车销量排名第一的燃油SUV,其他主力车型亦位居燃油乘用车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前列;
–极氪与领克品牌整合:品牌定位、产品规划、技术、渠道等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并形成协同效应;
–智能化技术布局:完成全域人工智能化部署,亦整合辅助驾驶系统为「千里浩瀚」。千里浩瀚H1、H5、H7已搭载于期内推出的新车型,并将覆盖本集团各价位车型;及
–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拓展:吉利银河新能源汽车启动出口,推动本集团出口车型多元化。
本集团于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的销售表现超出管理层预期,创下历史新高。具体如下:
–总销量达1,409,180辆,同比大幅增长47%;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25,151辆,同比大幅增长126%,占总销量的51.5%;
–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销量分别为684,029辆、214,348辆及510,803辆,同比增长8%、61%及173%,均优于中国乘用车市场平均增速;
–中国市场销量达1,225,066辆,同比大幅增长62%,中国市场占有率达11.2%,位列自主品牌销量第二名;其中,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4,693辆,占中国市场销量的55.9%,高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50.4%;及
–出口销量为184,114辆,同比减少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达40,458辆,同比大幅增长146%,占出口销量的22%。
基于上半年卓越表现,本集团于二零二五年七月一日将全年销量目标由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期内,本集团除稳居中国燃油车市场自主品牌第一名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亦使本集团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二名。
期内,本集团总销量大幅增长,带动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总收益同比增长27%至人民币1,503亿元。吉利银河品牌定位主流新能源市场,销量强劲增长,使其在本集团销量结构中占比提升,导致单车平均销售收入同比减少人民币1.4万元至人民币9.6万元。尽管期内中国汽车市场价格竞争加剧,且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本集团凭藉规模效应、成本控制及GEA架构产品的盈利性提升,毛利率仍保持稳定,同比微降了0.3个百分点至16.4%。
本集团于期内的分销及销售费用同比上升6.4%,达人民币83.8亿元,主要用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渠道建设及市场推广活动。尽管新车型的推广导致费用上升,但透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及整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分销及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反而下降了1个百分点,显示出资源运用的效率有所提升。
此外,某一海外市场货币于二零二四年末因地缘政治因素出现波动,惟于期内显着回升,令本集团录得外汇汇兑净收益人民币36.3亿元。
期内税项同比显着上升,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销售业绩增长,较同比扣除视为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及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之减值亏损后的税前溢利显着增加,从而导致整体税项增加。
综合上述原因,本集团于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实现归属本公司股权持有人的溢利为人民币92.90亿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币107.90亿元),同比减少14%,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90元。若撇除期内人民币26.38亿元的外汇汇兑税后归属本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净收益(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币1,800万元)、人民币500万元的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币2.54亿元),以及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币77.26亿元的视为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及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之减值亏损,归属本公司股权持有人的本期间溢利为人民币66.57亿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人民币33亿元),同比增长102%。
业务展望:
中国汽车行业在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经历了激烈的价格竞争与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在国家及行业协会的引导下,下半年行业将聚焦公平、健康的高质量发展。本集团将继续秉持财务稳健的经营方针,以应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同时坚定推进新能源智能化战略,充分发挥在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及智能化技术的综合优势。各品牌将以打造细分市场标杆产品为目标,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提升销量与市场份额,通过规模化实现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本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布局,亦将在产品研发与企业运营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在全球化业务方面,本集团加速推进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下半年将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至不同国家市场,同时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并与合作伙伴加快本地化产能布局。尽管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本集团凭藉上半年强劲的销量表现,决定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充分展现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本集团将积极贯彻《台州宣言》「聚焦主业、推动智能电动汽车转型升级」的核心精神,于下半年全力推进收购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进一步落实回归「一个吉利」的战略整合,强化集团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协同与竞争力。此举将进一步增强本集团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与成长潜力。极氪在豪华新能源市场的优势,结合吉利品牌在主流市场的深厚根基,将在技术、产品、供应链、制造、营销、服务及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更强协同,激发规模效应,提升创新能力。合并后,本集团将实现对燃油、纯电、插电混动及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的全面覆盖,并完成主流、中高端及豪华汽车市场的全方位布局,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与企业价值,为股东创造长期、持续的价值。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