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7日收盘,盛美上海(688082)报收于117.9元,下跌3.59%,换手率0.86%,成交量3.73万手,成交额4.43亿元。
8月7日,盛美上海的资金流向如下:- 主力资金净流出1567.83万元,占总成交额3.54%;- 游资资金净流入2236.92万元,占总成交额5.05%;- 散户资金净流出669.09万元,占总成交额1.51%。
截至2025年6月30日,盛美上海的股东户数为1.17万户,较3月31日减少921户,减幅为7.31%。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3.5万股增加至3.78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430.74万元。
根据2025年中报,盛美上海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主营收入32.65亿元,同比上升35.83%;- 归母净利润6.96亿元,同比上升56.99%;- 扣非净利润6.74亿元,同比上升55.17%;- 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9.59亿元,同比上升32.17%;-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上升23.81%;- 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上升21.71%;- 负债率37.98%,投资收益1536.79万元,财务费用-2270.77万元,毛利率50.73%。
公司总资产为13,288,530,671.76元,比上年度末增长9.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240,138,955.07元,比上年度末增长7.49%。营业收入为3,265,291,841.8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83%。利润总额为820,349,219.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5,772,727.7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9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1,953,945.4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9.5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62%,增加了1.99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为1.58元/股,比上年同期增长54.90%。稀释每股收益为1.57元/股,比上年同期增长57.0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67%,增加了0.43个百分点。
会议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1. 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2. 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3. 关于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4. 关于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议案;5. 关于作废部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6. 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的议案;7. 关于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的议案。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3,685,239,005.00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481,258,520.34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结余金额为484,086,363.87元。公司已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与多家银行签订《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和使用募集资金,不存在违规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存储情况良好,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大额存单90,000,000.00元。公司终止超募资金投资项目“盛美韩国半导体设备研发与制造中心”,并将24,500.00万元变更至“盛美半导体设备研发与制造中心”。
公司审议通过继续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可循环滚动使用。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披露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具体情况。本次现金管理不会影响公司日常资金正常周转需要和募集资金项目的正常运转,能获得一定投资收益,为公司和股东谋取较好投资回报。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持续督导保荐机构,对公司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事项进行了核查。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68,523.9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48,125.85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详见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公司拟继续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等,产品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保荐机构对公司本次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事项无异议。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计划》的规定,公司2024年度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5386元,授予价格由49.15元/股调整为48.50元/股。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为2025年6月26日至2026年6月25日,公司及激励对象均满足归属条件,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100%,个人层面176名激励对象中57名为优秀、115名为良好、4名为中等。此外,17名激励对象因离职或自愿放弃不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4名激励对象因个人绩效考核部分达标,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相应部分作废。本所认为,本次调整、归属及作废符合相关规定。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该议案,认为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规定的归属条件已经成就,可归属数量为28.7275万股,涉及176名激励对象。归属条件包括公司及激励对象未发生特定负面情形,激励对象满足12个月以上任职期限,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5.34%,大于对标企业算术平均增长率,专利申请164件,大于目标值,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100%。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显示,172名激励对象归属比例为100%,4名激励对象归属比例为80%。
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作废部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17名激励对象因离职或自愿放弃不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22.35万股限制性股票取消归属并作废处理。此外,4名激励对象因2023年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中等(C)”,个人层面归属比例为80%,其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0.46万股限制性股票作废。本次合计作废22.81万股限制性股票。
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议案》。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现金分红金额由0.65700元调整为0.65386元,实际派发0.65320元。根据激励计划规定,授予价格调整为P=P0–V,即49.15-0.65320=48.50元/股。公司表示,此次调整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不影响核心团队稳定性和激励计划实施。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