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7日收盘,华菱钢铁(000932)报收于5.28元,上涨3.53%,换手率1.7%,成交量117.58万手,成交额6.15亿元。
7月17日,华菱钢铁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1602.9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861.4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464.43万元。
二季度生产经营情况:二季度以来,公司需求和订单保持稳定,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下游需求方面存在分化,造船、新能源汽车、压力容器、风电等下游行业需求仍保持较好水平,而房地产、门业、基建需求偏弱。
“双焦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公司基于战略供应保持了一定比例的长协原料采购,其中长协煤进行季度协商定价,现货煤价格随行就市。公司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焦煤等原燃料采购渠道和合作模式。
一季度所得税费用和其他收益变动的原因及二季度展望:2025年一季度受利润同比提升和所得税汇算清缴影响,公司所得税费用同比有所增加。其他收益主要是增值税进项税加计抵扣金额,由于政策执行时间的变化,导致今年一季度增值税加计抵减额同比减少。预计二季度所得税费用和增值税加计抵减金额将处于正常水平区间。
未来资本性开支和分红计划:2025年公司预计新开工项目54.67亿元,主要围绕品种结构升级、数智化转型、超低排放等领域展开。2024年度,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34%,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2026年以后,随着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公司在环保领域的资本性开支预计将有所下降,分红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硅钢成品投入和生产经营情况:硅钢一期一步无取向硅钢20万吨已于2024年达产并实现满产,并通过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认证,实现了批量供货。2025年,电磁材料公司将进一步推动产能释放,10万吨取向硅钢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并推进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产品认证工作;2025年8月,第二个20万吨无取向硅钢将投产,到2025年末电磁材料公司将形成40万吨无取向硅钢和10万吨取向硅钢的生产能力。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原因:政策层面的供给侧改革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钢材净流入区域,行业集中度高,供需格局有序。公司持续优化“硬约束、强激励”机制,坚持差异化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品种结构,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汽车板合资公司三期和钢制电池包进展:汽车板三期项目正有序推进可行性研究工作,待完成方案论证后将提交决策。钢制电池包等解决方案目前已小批量供货,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客户认可度、拓宽销售渠道。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