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嘉元科技(688388)报收于21.1元,较上周的21.04元上涨0.29%。本周,嘉元科技7月9日盘中最高价报22.58元,股价触及近一年最高点。7月11日盘中最低价报20.6元。嘉元科技当前最新总市值89.94亿元,在电池板块市值排名47/95,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842/5149。
根据7月10日市场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及交易所披露数据整理,嘉元科技(688388)最新董监高及相关人员股份变动情况:2025年7月9日公司董事赖仕昌共减持公司股份52.9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为0.1242%。变动期间公司股价上涨2.86%,7月9日当日收盘报21.91元。
7月8日路演活动,线上交流
问:我们关注到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商业化进展的公司,请公司再详细介绍下固态电池铜箔业务现状以及未来的预期?
答:公司目前所储备的技术已基本满足所有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需求,公司已开发了高比表面拓界铜箔、双面镀镍铜箔等产品,解决固态电池负极集流体的界面接触和耐腐蚀问题,提升电池性能,基本满足所有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需求。针对未来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公司联动下游企业同步进行新一代电池不同技术路线所需新型负极集流体产品的相关研究及送样工作,未来将根据固态电池用铜箔的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问:公司在固态电池用铜箔研发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
答:公司时刻关注全固态电池发展动向,联动下游企业和同步进行全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所需新型负极集流体产品的相关研究及送样工作。2024年公司推出高比表面拓界铜箔,针对性解决了固态电池负极集流体固固界面接触面积不足与界面阻抗难题;同年推出特种合金铜箔采用多元金属复合技术,攻克固态电池集流体高能量密度下在高温、高电压下的结构失稳与界面失效难题;2025年公司推出双面镀镍铜箔,针对性解决固态电池中负极集流体不耐高温、不耐腐蚀的难题,目前已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
问:关于在固态电池中铜箔的出货情况如何?
答:针对半/全固态电池,公司已研发出高比表面拓界铜箔、双面镀镍铜箔等产品,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及小批量供货。同时,公司相关用于固态电池的铜箔产品也已向多家企业送样测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25年公司固态电池铜箔出货量预计为100吨左右,约占公司整体出货量的1‰。此外,除批量供货与测试送样客户外,公司还与多家客户达成战略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用铜箔产品。
问:目前公司产品结构情况?新产品开发情况?
答:锂电铜箔方面,公司锂电铜箔产线高效运转,稼动率达到95%,充分释放产能优势。高端锂电铜箔产品市场竞争 力强劲,市占率达50%,稳居行业前列。公司锂电铜箔产品矩阵丰富,覆盖极薄、中高强、超高强、特高强等全系列产品。在极薄铜箔领域,4.5微米、4微米产品已实现大批量稳定供货,3.5微米产品进入小批量供应阶段,3微米产品更率先具备量产实力。中高强铜箔出货量占比超50%,已成为主力产品;超高强铜箔已实现规模化供应,特高强铜箔也通过客户的测试通过,已开始批量供应。
问:公司的产能设计规模多少吨?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如何?
答:公司已建成六个生产基地,规划产能约25万吨,目前年产能达12万吨以上,位居国内铜箔企业产能规模前列。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超90%,随着三季度订单量的提升,公司的产能利用率相应逐步提升。公司也将把握市场机遇,根据下游市场需求和自身资金储备等情况,合理规划产能扩建计划。公司2025年预计实现总产能达13万吨以上,产量和销量均突破9万吨。
问: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点和主要驱动因素是哪些?
答: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速新产品研发与迭代。(2)拓展海外市场客户群体。(3)聚焦优质客户合作深化。(4)在巩固铜箔主业行业地位的基础上,公司深入落实国家“双碳”和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5)公司还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寻找与主业具有协同效应的新质生产力,通过并购或合作方式延链补链,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开辟新的效益增长点。
问: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情况怎样?
答:公司已开发的海外国际顶尖电池企业客户自今年开始放量,产品毛利率优于国内。今年公司将积极进军海外新兴市场,持续挖掘优质的海外客户资源,拓宽业务覆盖范围,提升产品的海外市场占有率。目前公司已导入日本、韩国及欧美等海外客户,下一步将加快导入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客户。公司将不断针对海外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批量交付能力。
问:公司是否有并购重组计划?
答:鉴于铜箔主业行业周期性特征显著,为筑牢公司稳健发展根基,公司积极推进能与主业协同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通过多元化布局,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与支撑。公司将重点聚焦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赛道,实现主业的延链补链并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公司内在价值,为公司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未来公司如有相关计划,将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