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8日收盘,翔宇医疗(688626)报收于42.2元,上涨0.0%,换手率2.12%,成交量3.39万手,成交额1.43亿元。
7月8日,翔宇医疗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956.22万元,占总成交额6.69%;游资资金净流入1053.46万元,占总成交额7.37%;散户资金净流出97.24万元,占总成交额0.68%。
脑机接口技术是康复领域的颠覆性技术,能有效推动患者从“被动康复”向“主动康复”转变,显著提升康复效果。公司自2016年起布局脑机接口研发,与天津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深度合作,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包括脑机接口芯片、脑电信息采集装置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核心优势在于“脑电采集装置+康复设备”一体化能力和持续的产品化能力。
公司当前申请的脑机接口相关产品注册证主要为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得益于国家对前沿技术的支持,注册周期预计可控制在6个月以内。
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通道覆盖广,电极多样化,性能指标领先。
市场推广将充分利用公司深耕康复领域20余年建立的渠道网络,重点面向康复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科室等进行推广。学术引领计划与国内头部临床机构合作科研项目,打造“脑机接口康复治疗与神经调控中心”。销售团队已启动对现有营销团队和渠道伙伴的脑机接口产品知识培训和赋能。公司也在规划面向消费端的产品。
国家医保局对脑机接口康复收费的指导意见是积极信号。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出台了脑机接口相关的收费指导目录,如湖北省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与训练收费指导价为960元/次,山东省的“脑机交互康复训练”收费标准覆盖几十元至一百多元不等。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全链条自主研发,包括核心算法自研、关键部件自产和产品整合优势。
公司正在研发将外骨骼机器人与脑机接口技术融合的产品-脑控外骨骼机器人,预计8月份将推出样机。
今年6月已完成小批量生产,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公司二季度情况请关注8月份将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综合目前情况来看,整个行业环境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随着年内搭载脑机接口技术的新产品陆续上市并取得注册证,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和产品研发力度,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20%,位居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前列。研发战略方向聚焦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康复医疗的应用,以及人机交互、传感器融合、柔顺控制等前沿领域。
在聚焦医疗级康复应用(严肃医疗)的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消费级应用场景,如防晕车头环、青少年专注力训练头环、睡眠引导设备等。相关产品处于研发规划或样机阶段,未来将根据研发进度和法规要求适时推向市场。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