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8日收盘,阳光诺和(688621)报收于48.6元,上涨0.41%,换手率4.47%,成交量5.0万手,成交额2.44亿元。
7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50.83万元,占总成交额7.6%;游资资金净流入2589.12万元,占总成交额10.63%;散户资金净流出738.29万元,占总成交额3.03%。
阳光诺和与上海乐旷惠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旷惠霖”)于近期就共同开发STC007(镇痛适应症)达成合作并签署相应的《技术开发(合作)合同》,阳光诺和负责研究开发工作、注册申报工作和推进销售和市场拓展,乐旷惠霖负责推进销售和市场拓展,目前,该项目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整体项目估值10亿元,授权乐旷惠霖20%权益,合同约定的里程碑付款累计总金额2亿元(含税),首付款1亿元,待达到研发节点后支付公司1亿元里程碑款,合同针对STC007术后镇痛适应症的中国大陆地区权益。
本公司与上海乐旷惠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推进STC007(针对镇痛适应症)的研发进程。乐旷惠霖的核心销售团队拥有丰富的阿片类药物销售经验,这将为STC007的市场推广提供有力支持。与一次性授权给大型制药企业不同,STC007的未来收益权将由阳光诺和掌控,确保了阳光诺和作为持有人的权益。这种合作模式为阳光诺和的长期现金流和持续利润提供了保障。双方对STC007注射液(镇痛适应症)的市场潜力寄予厚望,鉴于其较短的临床周期和快速上市的优势,加之专利直至2040年才到期,预计该产品将为公司带来持续的净收益。此外,公司拥有丰富的研发管线储备,此次合作模式有望成为行业典范,为公司后续其他研发管线的商业化进程开辟新的可能性。
STC007是诺和晟泰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新药,属于强效KOR激动剂,与KOR受体结合后,能有效阻断和抑制痛感信号的传递,从而产生镇痛的作用。STC007主要适应症包括术后疼痛及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目前均处于II期临床阶段,近期公司公告了已经完成的术后疼痛II期临床试验,入组156例患者,试验结果表明STC007注射液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安慰剂,与阳性对照药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相当,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有效性与安慰剂组相比,STC007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腹部术后疼痛中度至重度受试者的术后0-24小时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最小二乘均值差值分别为5.16、5.64、6.25),与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组相比,STC007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腹部术后疼痛中度至重度受试者的术后0-24小时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最小二乘均值差值分别为6.52、1.25、3.29)。与盐酸曲马多组注射液组和安慰剂组相比,STC007注射液挽救治疗药物累积使用量更低,首次接受挽救治疗时间更晚。安全性STC007注射液总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呕吐和恶心是研究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STC007低剂量组发生率为10.0%和7.5%,高剂量组发生率为10.3%和5.1%,低于盐酸曲马多注射液50mg组的20.5%和25.6%,低于安慰剂组的15.0%和12.5%,在同靶点药物中也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摩熵医药咨询统计,国内阿片类镇痛药销售额从2019年的193.58亿增长至2023年的233.68亿元,销售额排名靠前的阿片类镇痛药包括地佐辛、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布托啡诺、纳布啡、羟考酮等。κ阿片受体(简称KOR)不同于传统的μ阿片受体(简称MOR),是极具抗镇痛潜力的靶点,可以在不进入中枢的情况下,在外周神经系统发挥镇痛作用,不会导致呼吸抑制和便秘,且无明显成瘾性风险。阿片类药物市场空间广阔,传统μ阿片类药物存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和成瘾风险等相关问题,κ阿片类药物具备更强的临床优势,不仅可以用于术后镇痛,还可以开发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等新适应症,公司的STC007研发进度领先,II期临床数据已经展现良好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未来具备较强的商业化潜力。
公司积极推进药物国际化,筛选可海外布局品种,并进行管线培育成立专门的国际化项目评估小组,对公司现有药物品种以及在研管线进行全面梳理。从药物的临床疗效、市场潜力、专利保护情况等多维度进行评估,筛选出具有海外布局潜力的品种,针对筛选出的品种,制定详细的管线培育计划。提前海外专利布局组建专业的知识产权团队,深入研究目标海外市场的专利法规与政策。在药物研发早期阶段,就进行专利申请策略制定,围绕核心技术与创新点,在目标国家和地区提交专利申请,构建严密的专利保护网络,防止技术成果被侵权,保障公司项目在海外市场的合法权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