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27日收盘,中国船舶(600150)报收于31.82元,较上周的30.84元上涨3.18%。本周,中国船舶6月26日盘中最高价报32.38元。6月23日盘中最低价报30.5元。中国船舶当前最新总市值1423.13亿元,在航海装备板块市值排名1/1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93/5151。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7月4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地点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1号中国船舶大厦会议室。会议将审议六个议案:修订公司章程、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取消公司监事会及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修订独立董事制度、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年度津贴。
公司章程修订主要包括:增加职工代表董事、调整审计委员会职责、删除监事会相关条款、明确公司合并支付价款不超过净资产10%可不经股东会决议、增加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等内容。股东会议事规则修订涉及将“股东大会”改为“股东会”,删除监事会相关表述,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包括董事会职权范围调整、删除监事会相关条款、明确独立董事特别职权等内容。
取消监事会议案指出,公司不再设置监事会,《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现任监事自议案通过之日起解除职务。独立董事制度修订包括独立董事负有忠实与勤勉义务,删除监事会相关表述,明确独立董事提名、选举和更换程序等内容。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20万元人民币(含税),必要费用由公司另行支付。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换股吸收合并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旨在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减少同业竞争,整合主要船舶总装业务。中国船舶将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换股比例为1:0.1335。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总股本增至751,650.05万股,中船工业集团持股26.71%,中国船舶集团合计控制49.29%股权。本次合并有助于提升存续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效应及协同效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报告书强调,吸收合并双方及其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对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负法律责任。此外,报告书还详细列明了交易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异议股东权利保护机制等内容。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拟以向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根据《关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公司对《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形成了《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上会稿)》。相较2025年6月20日披露的重组报告书草案修订稿,本次修订主要内容包括:更新吸并双方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进展情况;更新被吸收合并方监事声明页;更新被吸收合并方联系人信息。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拟进行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将以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换股比例为1:0.1339。本次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中国船舶因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本次合并旨在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减少同业竞争,维护中小股东权益。合并后,存续公司将整合双方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实现规模效应及协同效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中国船舶集团及/或其指定第三方担任收购请求权及现金选择权提供方。本次合并已获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并经证监会注册。合并双方已履行债权人通知和公告程序,确保债权债务顺利承继。本次合并完成后,存续公司股本总额将超过4亿元,社会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10%,符合上市条件。合并双方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对相关法律责任作出承诺。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