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每日必读 - 正文

股市必读:鹿山新材(603051)5月20日披露最新机构调研信息

来源:证星每日必读 2025-05-21 08:33: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2025年5月20日收盘,鹿山新材(603051)报收于26.47元,上涨0.8%,换手率1.11%,成交量1.16万手,成交额3048.57万元。

当日关注点

  • 交易信息汇总:5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6.7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3.5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3.15万元。
  • 机构调研要点: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3.56万元,同比增加10,324.55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56,256.97万元,同比增加71,741.39万元。

交易信息汇总

5月20日,鹿山新材的资金流向情况如下:- 主力资金净流入126.73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73.58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53.15万元。

机构调研要点

2024年度经营情况

2024年度,公司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经营策略,实现了经营质量与效益的双提升。公司营业收入达20.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3.56万元,同比增加10,324.55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56,256.97万元,同比增加71,741.39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8.22%,同比下降13.77%。

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领域竞争策略

公司以行业技术革新为导向,聚焦钙钛矿电池、背接触式电池(XBC)等光伏前沿技术,构建前瞻性研发布局。通过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深度技术协同机制,加速产品的测试验证流程,全力推进创新产品的规模化量产,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以差异化竞争战略为核心,精心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

新产品进展情况

  1. OC光学胶膜已成功实现向多家行业客户批量供货,产品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
  2. 硅碳负极功能材料(P)已通过3C电子客户的系统性验证,开始批量供货,并在动力电池领域完成小试验证,正在开展中试验证。
  3. 铝塑膜粘接材料已取得国内重要客户的订单,正进一步加快在国内头部企业的测试验证工作。
  4. 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复合粘接材料在氢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方面实现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已形成专利壁垒。

新产品市场推广计划

在OC光学胶膜业务板块,公司将以深化战略合作为核心驱动,聚焦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速市场拓展步伐。在锂电池及固态锂电池领域,公司全力推进P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推动P材料在3C电子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并积极与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力争在短期内实现产品量产和规模化订单突破。针对锂电池用铝塑膜复合粘接材料,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与市场推广力度,深化与下游企业的技术对接与联合开发,加速产品验证周期,推动量产进程。

折叠屏OC光学胶膜优势

公司折叠屏OC光学胶膜在水滴型铰链应用中,常温环境下耐弯折次数突破20万次;在高湿热或低温极端环境中,仍能承受超5万次弯折测试,展现产品优异的柔韧性、耐久性及环境适应性。

杜邦反垄断调查影响

公司在复合建材热熔胶及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等多个领域与杜邦存在市场竞争关系。针对竞争对手的反垄断调查,此事项涉及国家政策范畴,公司不便发表评论,具体业务发展情况请以公司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为准。

最新技术突破及应用前景

公司主营产品应用前景可参考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表现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408.7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0.47万元。

未来盈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

2025年,公司将继续锚定“一干两支”的发展战略,加大OC光学胶膜、硅碳负极功能材料(P)和锂电池用铝塑膜复合粘接材料等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聚力光伏胶膜差异化产品,打造细分市场标杆地位。油气管道防腐热熔胶产品凭借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大型能源管道项目,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市场优势地位,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持续优化运营管理体系,确保经营计划高效落地,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鹿山新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