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14日收盘,六九一二(301592)报收于139.38元,下跌0.94%,换手率5.53%,成交量9672.0手,成交额1.35亿元。
5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79.84万元,占总成交额8.73%;游资资金净流出190.71万元,占总成交额1.41%;散户资金净流入1370.55万元,占总成交额10.15%。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1.25%至5.36亿元,净利润增长6.71%至9,743.84万元。军方订单增加、产品定型优势及公司技术竞争力是主要驱动因素。核心增长动力来自军事通信与指挥模拟训练装备(收入占比54.86%,同比增长24.78%)和实战化模拟训练装备(收入占比38.80%,同比增长35.72%)。
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3,93万元,同比增长63%,重点投向短波通信干扰系统、专业模拟训练室、短报文模组等领域。未来公司将加大通信装备及训练设备、芯片及智能模拟训练系统的研发,持续提升技术壁垒。
公司战略聚焦军事训练装备和特种通信装备,推进短波/超短波电台、无线电侦察设备等技术升级,拓展芯片(如北斗短报文芯片)和高能微波领域。计划建立前瞻性技术储备体系,紧密跟进产业发展最新趋势,重点招募或培养具备影响国防体系建设的重大技术的个人与团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各区域军工集团下属从事军事训练的军工单位。公司通过产品定型优势、技术储备(多源异构数据交互、信道仿真等核心技术)、产品先发优势、行业经验及客户资源(直接军方及军工集团合作)、团队优势保持竞争力,产品覆盖训练、作战全链条。
随着我国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防军工市场处于良性发展环境中,下游国防投入持续增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国防部等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军工行业水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凭借较强的技术储备和市场拓展能力,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未来业绩可期。
公司竞争对手未登陆资本市场,公司无法获取其经营数据。公司所处行业竞争秩序良好,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从业企业发展较为良好。
公司利润分配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在综合分析本公司经营发展实际、项目投资资金需求、本次发行融资和外部融资环境等基础上,考虑股东的意愿和要求,并保持股利分配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而制定。
公司客户主要为直接军方、军工集团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客户集中度较高与行业业务特点相关。公司持续专注于模拟训练装备、特种军事装备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凭借先进的技术方案、稳定的产品质量、较强的生产管理水平以及快速响应能力,能够保障主要客户对供应商可靠性、稳定性的需要,公司已经与主要客户形成了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
总体来看,当前模拟训练技术与手段正在向“复杂化、精细化、交互式的方向”发展。根据需求与运营环境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仿真模拟、半实物模拟、R模拟三种形态。除产品层面的细化发展外,技术层面也不断进步。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复杂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综合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建模、智能系统建模、网络化建模、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等方面。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直接军方、军工集团及科研院所等,受军方战略部署、军事需要及内部计划的影响,军方通常采用预算管理制度、集中采购制度,一般上半年进行项目预算审批,下半年组织实施采购,通常情况下交付验收工作多集中于下半年。因此,公司与客户的合同交付及验收多集中于下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使得公司存在不同季节利润波动较大、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形。针对上述情况,公司主要应对措施包括积极开展产品推广工作,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提升上半年营业收入的占比;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规划,避免因现金流波动对营运资金造成压力;与客户保持紧密沟通,确保在产品交付验收后,及时完成验收手续。
投资者: 请问能否介绍下贵公司在军工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力,在无人机领域有哪些布局,谢谢
董秘: 公司凭借较强的技术积累与良好的市场口碑,已发展成为我国军工行业的有力竞争者。在军事训练领域,公司研发的“炮兵旅(团)集成训练信息系统”模拟训练产品于2018 年获得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参与“十四五规划”陆军***通信模拟训练装备体系论证,为完善我军模拟训练装备体系做出了贡献。更多公司产品与技术介绍可参见公司定期报告等其他披露信息。针对无人机领域,公司目前尚未涉足。感谢关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