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同有科技(300302)报收于14.52元,下跌2.68%,换手率3.14%,成交量11.6万手,成交额1.69亿元。
5月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41.02万元,占总成交额3.79%;游资资金净流入428.19万元,占总成交额2.53%;散户资金净流出1069.21万元,占总成交额6.31%。
公司在推动存储国产化替代方面做了哪些举措,有什么成果? 公司具备全栈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知识产权覆盖存储领域核心技术的各个层面。公司投资、并购国内优质企业级和特殊行业固态存储标的,打造从芯到系统的存储全产业布局。公司持续对产品迭代升级,高端全闪产品全线布局完善,未来将继续深化与产业链投资公司间的技术协同,助力业绩实现规模增长。
公司在闪存技术方面有哪些突破创新? 2024年公司自主可控分布式及集中式PCIe5.0存储系统高端全闪新品全线发布,适用于AI、大模型、HPC高性能计算等用户核心应用场景。公司高性能存储产品双架构布局完善,核心技术竞争力再上台阶。
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是什么?2024年的业绩表现是否符合公司的战略规划?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可控国产化战略,通过多年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积累了深厚的自主可控存储技术先发优势。2024年发布全闪自主可控高端存储新品后,公司在用户核心应用场景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存储系统业务已成为2024年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公司去年新发的自主可控高端全闪产品,对公司未来业绩有什么影响? 自主可控高端全闪存储系统新品自发布后,已打造多个样板工程,并在客户的典型测试中性能表现优异。目前正加速导入客户核心应用场景,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提升的重要来源。
公司对于AI方面的存储需求有什么市场布局吗? 公司面向AI、HPC高性能计算等高负载应用场景,推出了自主可控高端全闪分布式存储系统,可满足各行业用户随技术快速演进而日益增长的核心业务存储需求。
公司在自主可控存储领域发布多款新品,技术实力得到一定体现。但市场份额仍有待提升,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凭借多年累积的自主可控存储技术先发优势,公司可快速将自研的自主可控存储系统深入部署至用户核心应用场景。存储系统业务在2024年实现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公司主要收入及毛利额来源。
公司连续亏损多年,亏损额度越来越大,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请问公司对公司投入与盈利是否有规划?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可控国产化战略,通过多年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积累了深厚的自主可控存储技术先发优势。2024年发布全闪自主可控高端存储新品后,在用户核心应用场景的产品覆盖面进一步拓宽。2024年度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同比均有所提升,主营业务同比大幅减亏。
一季度业绩压力仍显著,虽然在手订单含税近2.4亿元,但下游客户调整导致交付延迟。预计这种交付延迟情况会持续多久?公司有何应对方案确保订单及时转化为营收?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存储设备作为国家重要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随着各级单位“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逐步落实,有望带动公司业绩稳步提升。公司正加速将高端存储系统新品导入客户核心应用场景,高端存储系统新品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提升的重要来源。
后续是否会对鸿秦科技的业务进行调整或战略收缩?对公司在特殊行业及工业级固态存储领域的布局有何影响? 鸿秦科技深耕特殊行业固态存储多年,长期跟踪客户定制化项目研制全程,对客户的业务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鸿秦科技的固态存储产品与客户业务应用形成较强的粘性,产品覆盖特殊行业百余家研究院所,形成在特殊行业固态存储领域较强的技术和市场先发优势。未来鸿秦科技将继续加大自主可控固态存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夯实其在特殊行业固态存储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将持续深化与鸿秦科技在存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和市场协同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未来综合竞争实力。
公司高研发投入短期内却未转化为明显的利润增长,如何评估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益?未来研发投入计划是否会调整? 近年的高强度研发在2024年取得显著效果,2024年发布全闪自主可控高端存储新品后,在用户核心应用场景的产品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已成为2024年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后续有何改善措施? 2024年度末公司聘请评估及审计机构对收购鸿秦科技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了较大的商誉减值准备,导致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营业务方面,2024年度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同比均有所提升,同时公司近年的高强度研发也在2024年取得显著效果,主营业务同比大幅减亏。未来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不同产品或服务(如存储设备、软件等)的收入占比是多少?各部分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否一致?如果有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4年度公司存储系统业务收入占比约70%,固态存储业务收入占比约30%。近年公司大力投入研发资源的存储系统业务收入增长迅速,已经成为公司2024年的主要收入来源。
周总您好,连续三年业绩说明会都回复投资者“以更好的业绩回馈投资者”,事实连续三年亏损越来越大,公司营业收入降低,请问公司针对这样情况有没有做什么规划?还是继续忽悠投资者? 2024年度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同比均有所提升,主营业务同比大幅减亏,公司近年大力投入研发资源的自主可控存储系统业务已成为2024年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公司亏损逐年扩大,在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公司在2025年有什么规划,有什么值得期待的?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可控国产化战略,通过多年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积累了深厚的自主可控存储技术先发优势。2024年度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同比均有所提升,主营业务同比大幅减亏,公司近年大力投入研发资源的自主可控存储系统业务已成为2024年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与产业链投资公司间的技术协同,助力公司在国产替代领域实现规模增长。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在保持毛利率稳定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公司凭借深厚的自主可控存储技术研发积淀,贴近市场需求趋势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升级,可将自研自主可控存储系统深入部署至用户核心应用场景。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筑牢企业发展护城河,驱动产品核心技术竞争力再上台阶。
长沙存储产业园基地一期正式交付,该产业园对公司未来的产能提升、成本控制和技术研发有哪些具体的促进作用? 公司长沙存储产业园一期已于2024年底正式竣工入驻,公司目前正积极筹备产业园投产前各项准备工作。产业园的生产将聚焦公司主营存储产品,助力公司打造规模化效应,为未来“8+2”行业国产存储替代规模放量和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
未来是否有计划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或应用场景,以分散经营风险,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经营业务一直聚焦于自主可控存储领域,通过深挖现有客户需求,将公司产品向客户AI、高性能计算等核心应用场景拓展。未来公司将继续对行业各细分领域进行铺网式市场覆盖,有效提升公司的行业市场覆盖率、品牌影响力与系统抗风险能力,努力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是否存在股权激励计划? 截至目前公司无正在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公司未来如有相关计划,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