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5月8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新华基金近期对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裕太微 (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电话接待)
调研纪要: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中国销售额增长18.3%。公司实现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大规模出货,2024年实现14,169.78万元营收。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在一些国内主流车企实现规模量产,2024年成立车载事业部,2025年将实现车载交换机芯片量产。公司实现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规模量产,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公司2022年新设新加坡发展中心,2024年海外营业收入达7,375.73万元,同比增长157.84%。公司深化公司治理,将董事会战略投资委员会升级为董事会战略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融入ESG理念。
2)东微半导 (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2024年东微半导实现营业收入100,322.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2%,但净利润下降71.27%至4,023.51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显著回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42%,达到28,288.53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1.78%,达到780.57万元。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工业级与汽车级领域,如5G基站电源、数据中心电源等,并在消费电子领域持续出货。公司收购电征科技,专注于算力服务器电源和新能源汽车功率模块的研发,已在部分领域实现小批量供货。公司看好48V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趋势,其48V产品已批量出货。未来,公司计划在中低压屏蔽栅、IGBT、模块和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推出更多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3)翔宇医疗 (新华基金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线上交流)
调研纪要:翔宇医疗2024年净利润10,294.36万元,同比减少54.68%,2025年Q1净利润2,295.10万元,同比减少41.26%。公司深耕大康复“全赛道”,重点研发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等产品。便携式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已进入小批量阶段,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销售。康复行业产品种类持续增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公司开发的经颅磁辅助治疗机器人解决了靶点定位难、治疗易脱靶等问题。公司脑机接口技术优势包括核心算法知识产权、自研采集装置等。短期内外骨骼机器人以医用为主,中长期将逐步完善家用版产品。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可实现高强度、高重复性康复训练,提供客观评估数据,降低对高级治疗师的依赖。公司正在研发脑机接口和外骨骼机器人结合的产品,用于下肢肌力较弱患者的康复训练。
新华基金成立于2004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509.47亿元,排名83/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333.25亿元,排名87/210;管理公募基金数79只,排名78/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14人,排名89/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新华利率债债券E,最新单位净值为1.72,近一年增长94.19%。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