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盘,博众精工(688097)报收于25.79元,上涨2.14%,换手率1.64%,成交量7.26万手,成交额1.87亿元。
4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59.36万元,占总成交额8.34%;游资资金净流入1415.95万元,占总成交额7.58%;散户资金净流入143.41万元,占总成交额0.77%。
主要原因是公司订单增加,费用前置且设备尚未进入验收期。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4亿元,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为3.98亿元,同比增长2.05%。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下降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1亿元,去年同期-0.2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去年同期-0.47亿元。
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应收应付款项管理,以及加大对逾期款项的催收力度所致。
公司早在2011年成立的子公司-苏州博众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就对未来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进行了探索,并在机器人视觉系统、调度系统、智能移动底盘等模块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沉淀。目前,公司在智能机器人有两个重点布局方向:一、机器人代工方面,公司有给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代工机器人,目前订单较为饱满,且去年的代工订单已经交付;二、人形机器人组装设备方面,公司给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独家提供一些用于机器人组装的工作台、工作桌、导轨及治具等生产辅助设备。
透射电子显微镜被列为卡脖子的“35项关键技术”之一,是半导体、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高端科学仪器,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长期以来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国产替代势在必行。透射电镜具有极高的行业垄断性与技术门槛,根据前瞻网数据,目前全球透射电镜市场份额主要由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占据。此前,我国中高端透射电镜全部依赖进口,国产化尚属空白。根据 QYR 的统计及预测,2024 年全球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市场销售额达到了7.2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0.8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GR)为5.9%(2025-2031)。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透射电子显微镜有望填补国内空白,加快透射电子显微镜国产化进度。2024年上半年已经推出Bozhon F200 TEM和Bozhon T200 TEM的第二代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博众仪器中标“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创中心粒子应用中心螺线管采购项目”,承接项目的具体设计、研发与制造。另外,关于公司提供的电子光学系统、磁透镜等定制化服务,已有半导体企业、高校院所等多家单位表达合作意向。2024年下半年博众仪器正式发布热场发射电子源、高稳定度直流高压电源和高稳定度恒流源,这些产品不仅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关键部件,还可以用于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电子束光刻机等领域设备,其中,博众仪器高稳定度直流高压电源已形成销售。在市场拓展方面,博众仪器参加第十二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第五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行业会展共7项,同时入驻江苏省国产科学仪器示范中心,同时,被选举为原子级制造创新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24年,博众仪器已实现国产2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整机及核心部件的量产,将在2025年启动交付。
公司出口美国的业务占比较小,所以目前看加增关税对公司的直接影响不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