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伟星股份(002003)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9.79亿元,同比上升22.32%,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上升28.76%。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79亿元,同比上升22.32%,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上升28.76%。本报告期伟星股份盈利能力上升,毛利率同比增幅2.4%,净利率同比增幅5.21%。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38.84%,同比增2.4%,净利率10.37%,同比增5.2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07亿元,三费占营收比21.14%,同比减3.91%,每股净资产3.82元,同比增0.6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同比减65.57%,每股收益0.09元,同比增28.57%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7.76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67元。
持有伟星股份最多的基金为广发稳健增长混合A,目前规模为111.92亿元,最新净值1.4749(4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14%,近一年下跌0.42%。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傅友兴。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互动环节
答:公司主要从事各类中高档服饰及箱包辅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从产品交付的角度看,公司主要根据品牌服饰企业的要求将产品直接交付给客户自有或其指定的成衣加工等企业,因而公司国际业务的出口区域基本集中在孟加拉、越南等国际服装加工出口较多的国家或地区,直接出口到欧美源头国家的业务量非常低。因此,终端消费国或区域调整成衣等商品的关税对公司业务的直接影响有限;但终端消费景气度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都会对纺织服装、服饰业产生一定影响。
2、面对加征关税和国际订单迁徙的趋势,公司有哪些应对措施?对产能布局 有哪些影响?
公司将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努力消除不利影响。在市场端,公司将加强与下游品牌服饰客户及成衣加工企业的交流,积极商讨并评估相关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持续做好与源头品牌的对接与开发工作,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实现公司稳健发展。
在产能规划上,在贸易环境和国际客户需求明朗之前,公司能够对国内外工业园产能进行合理的调配,有效发挥公司快速反应和产品运输半径大的优势。根据目前形势来看,除了正常技改等方面的投入,公司会在风险控制第一的前提下,更加审慎决策新的投资,尤其是暂时规避重大的资本开支;在未来布局上更加与时俱进,适应全球市场的趋势和变化,实现全球交付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3、公司预计加征关税将如何承担?
公司正在与下游客户沟通过程中。此前关税比例相对更低,通常做法是各自分担一部分关税。但就目前加征关税的百分比来说,整条供应链的上下游都比较难分担,最终可能会抬高美国服装终端市场的价格。尽管美国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 90天的关税暂停,但后续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
4、公司对于下一年度及中长期分别的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当前行业景气度以及公司经营战略的布局,公司 2025年奋斗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 50.00亿元。
公司希望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致力于成为“全球化、创新型的时尚辅料王国”,成为全球众多知名服饰品牌的战略合作伙伴。然而,公司当前正处于从国内传统工业企业转向国际化企业的历程中,其中不同年度的业绩会受具体年度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波动,但公司坚定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
5、加征关税会给行业竞争格局带来哪些影响?
服饰辅料行业竞争格局整体较为稳定,本轮关税变动虽将加剧行业竞争程度,但有利于拥有国际化能力的企业。长期来说,衣食住行属于日用生活必需品,服装消费存在偏刚性的需求。在抵御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冲击的进程中,综合竞争实力强、国际化布局领先的头部企业更具优势,服饰辅料行业的集中度也会逐渐提升。
6、和 YKK 相比,公司的差异和竞争优势?
公司与 YKK在经营选择和营销策略上有所不同,大家各有所长。YKK在越南、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同样拥有广泛的产能布局,其优势主要在于品牌知名度、精工制造以及全球化运营能力,而公司是“产品+服务”的经营理念,注重在为客户供应优质产品的同时提供“一站全程”和快速响应的服务,在国际化进程上也逐步迈入行业内的领先水平。另外,公司拉链在产品品类的多样性、时尚性、创新能力以及产品的配套能力等方面都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下游服装品牌客户对前述需求越来越高,为行业发展重要趋势。
7、公司有计划推出新一期的股权激励吗?
未来公司会在适当时机采取适当的方式来激励骨干团队。截至目前,公司尚无相关实质性规划。
8、公司在团队建设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
在伟星文化引领下,公司多措并举,不断强化梯队建设,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是推进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加快多层次人才的“引、育、培、留”,促进组织升级和能力提升;二是持续裂变组织架构,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强化人才造血功能;三是优化“赛马”平台运行机制,营造“比学赶超、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激发组织动能;四是持续健全“传帮带”“以师带徒”、导师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加速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