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潇榕,马书蕾近期对中煤能源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市场煤价底部渐进,公司产销稳中有增》,给予中煤能源增持评级。
中煤能源(601898)
事项: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收383.92亿元,同比下降15.43%;实现归母净利润39.78亿元,同比下降19.95%;归母扣非净利润为39.42亿元,同比下降19.42%。
平安观点:
25Q1煤价承压,产销续增。2025年一季度公司煤炭总销量为6414万吨,同比小幅增加27万吨,煤炭业务总营收为312.50亿元、同比下降16.6%,毛利率为23.85%,毛利润为74.53亿元、同比下降26.4%。2025年,公司自有资源签订中长期合同的比例不低于75%,年度执行率不低于90%。
1)2025年一季度公司自产商品煤产销量分别为3335万吨和3268万吨,同比增加1.9%和1.1%,该业务销售收入为160.70亿元,同比减少16.8%,主要是25Q1自产煤单位销售价格为492元/吨、同比下降17.7%(-106元/吨),因价格下跌减少收入34.57亿元,25Q1自产煤单位销售成本为269.82元/吨、同比下降7.3%(-21.15元/吨),单吨毛利约222元/吨,同比下降约85元/吨。自产煤中,动力煤产销量分别为3068万吨和3002万吨,同增2.5%和1.4%,单位售价454元/吨,同降60元/吨,销售收入为136.3亿元、yoy-10.5%;炼焦煤产销量分别为267万吨和266万吨,同比下降5.0%和1.5%,单位售价922元/吨,同降593元/吨,营收为24.5亿元、yoy-40.0%。
2)2025年一季度公司买断贸易煤销量为3120万吨,同比增加4.9%,单位销售价格为486元/吨,同降20.5%(yoy-125元/吨),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1.73亿元、同比下降16.5%,销售价格的下跌减少了收入38.93亿元,25Q1买断贸易煤单位销售成本也同比下降124元/吨。
原料煤价格下降使聚烯烃盈利水平提升,整体煤化工业务收入同降8.8%。2025年一季度公司煤化工产品(聚烯烃/尿素/甲醇(对外销售部分)/硝铵)销售收入约37.25亿元、同比下降8.76%,其中,聚乙烯/聚丙烯/尿素/甲醇(含自用)/硝铵销量分别为17.8/17.7/60.0/52.9/14.1万吨,同比-6.8%/-2.7%/+8.9%/+33.6%/+8.5%,聚乙烯/聚丙烯/尿素/甲醇/硝铵单位售价分别为7256/6495/1702/1794/1861元/吨,同比+1.0%/0.0%/-23.9%/+7.1%/-17.3%,单位成本分别为5872/5677/1342/1414/1475元/吨,同比-0.2%/-4.0%/-14.0%/-18.8%/-2.6%,单位毛利分别为1384/818/360/380/386元/吨,同比+85/+235/-316/+446/-350元/吨,受益于原料煤、燃料煤采购价格下降,公司聚烯烃产品销售成本减少、毛利水平继续提升。
投资建议:中煤能源作为国内规模上位列头部梯队的动力煤生产企业,煤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产能稳步增加,在高比例的长协销售模式下业绩相对韧性较好,据wind数据,2025年一季度秦皇岛港动力末煤均价同比下降20.0%,而公司自产动力煤单位售价同比下降11.7%,较市场煤价降幅相对小,当前煤价已处于较低位置,持续下探或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从而挤出一部分高成本煤炭供应,且后市随着夏季用煤旺季渐进,电厂耗煤回暖后,煤炭库存有望出现去化迹象,同时进口煤价格优势不断减弱后,进口增量或不及预期,后续供应端压力的边际缓解或对煤价有一定支撑作用。综上,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1亿元、196.2亿元、202.2亿元(较原值保持不变),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7.5、7.1、6.8倍。公司资源优质、规模领先,业绩具较好韧性,股息分红率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煤炭供应超预期增加的风险。若国内煤企在建矿井投产进度超预期,煤矿项目批复进程超预期,以及进口煤价格优势扩大、进口煤量大幅增加,则可能造成煤炭供应持续过剩。2、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矿山安全事故频发,政府持续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公司产量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3、煤炭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若后市火电需求下滑、煤炭消耗量不及预期,库存持续高位,可能导致煤价大幅走低。4、煤企股息分红率下调的风险。如果煤价持续下跌,煤企经营情况恶化,用于分红的现金减少,煤企可能下调分红率。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德邦证券翟堃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4.57%,其预测2025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82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7.5。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9家,增持评级5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3.68。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