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25日收盘,天顺风能(002531)报收于6.76元,下跌1.74%,换手率1.33%,成交量23.84万手,成交额1.6亿元。
4月25日,天顺风能的资金流向情况如下:主力资金净流出1268.9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57.8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726.79万元。
天顺风能近日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16万户,较12月31日增加7605户,增幅为9.05%。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2.14万股减少至1.96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14.3万元。
天顺风能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8.6亿元,同比下降37.1%;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74.29%;扣非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74.18%。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3.0亿元,同比下降1.5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719.61万元,同比下降215.8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782.77万元,同比下降246.96%;负债率60.07%,投资收益-1135.55万元,财务费用3.79亿元,毛利率19.53%。
2024年是天顺风能深化转型、夯实基础、直面挑战的一年。公司完成了陆上装备业务的有序收缩及内部整合,原塔筒与叶片业务整合为“风能装备事业部”。装备制造业务战略重心聚焦风电海工装备,持续拓展产品边界,形成涵盖海上超大型结构件、水下固定式基础、漂浮式平台、升压站、汇流站、海洋牧场及特种船舶等多元产品体系。同时,公司零碳实业板块也完成组织运营体系升级,围绕电力交易、碳资产管理、绿证交易等核心能力进行团队构建,组建了具备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操经验的专业队伍,释放绿色资产价值;同步打造专业的风电场建设与运维团队,强化从资源获取到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2024年集团营收48.6亿,同比下降37.1%,扣非后净利润2亿,同比下降74.2%。其中,海工收入4.3亿,塔筒收入16.7亿,叶片板块收入12.5亿,发电板块收入12.7亿。
风电场开发建设方面,截至3月底公司已并网电站1.6GW,800MW项目已核准,700MW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已核准的800MW项目中,除一个100MW项目为合作项目外,其余电站均为自主开发、建设、运营。建设中的电站将于2025年Q4到2026年Q2陆续并网发电。
答:装备制造板块未来战略重心在海工装备,陆上装备板块会进行有序的收缩和整合,不再以规模为导向,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交付量下降,固定摊销及费用成本较高,影响利润。未来陆上装备板块将集中优势资源,积极拓展高利润、良好现金流的优质项目。
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海风项目陆续启动开工。未来三年预计开工的海风项目较多,长江以南沿海省份有约17GW,其中粤东粤西9.1GW、浙江和福建7.8GW,这些区域产品以导管架为主。广东项目主要是三山岛、红海湾,集中在阳江、汕尾、揭阳,福建项目主要在福州、宁德,公司在这几个主要市场区域都有海工基地覆盖,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总体来看,未来市场需求还是比较明确的,而导管架的供应商及产能相对有限。
答:德国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设计,目前主要设备已下单采购。德国工厂将采用本地团队管理模式,主要团队成员均具有丰富的欧洲风电海工从业经验。目前欧洲市场风电海工供应商有6-7家,他们未来两年的产能都已经基本锁定。预计欧洲订单落地会在德国工厂投产之前。同时,欧洲风电海工市场需求70%大单桩,30%导管架及漂浮式。由于导管架人工费用很高,欧洲本地基本没有产能,主要依靠进口。海外导管架是公司的重要目标产品,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市场。同时,通州湾、揭阳、阳江基地也都在为导管架的海外市场做技术与生产上的准备。单管桩方面,欧洲目前产能很多还是11m以下的单桩,未来欧洲单桩预计往11-13m,甚至更大直径的方向去发展,这一块也存在较大的产能瓶颈。
答:导管架主要是青洲六项目,单桩主要是海南临高项目。
答:目前有1.6GW的并网规模。目前已有700MW项目开工,比较快的项目会在今年的四季度并网,大部分是在明年上半年并网。这两年风电站开发、建设预计会保持一个比较快的节奏。
答:公司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控制比较严格,为行业比较低的水平;目前公司陆转海的资本支出基本完成,后续随着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财务费用可控。
答:随着二季度陆上装备业务交付量的逐步上升,预计会有一定改善。
答:财务上应收账款会按照账龄去进行计提,如有应收款的收回,都会对应冲损失。
答:欧洲的中厚板价格比国内贵很多,但德国工厂是单桩工厂,效率比多产品工厂要高,且本身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占比预计不会比国内高。欧洲在碳关税、反补贴调查等方面对欧洲本土企业及其供应链会更友好。
答:该项目主要受审批相关因素影响,目前公司未收到明确交付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