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易德龙(603380)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5.49亿元,同比上升21.68%,归母净利润4176.98万元,同比上升34.19%。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49亿元,同比上升21.68%,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176.98万元,同比上升34.19%。本报告期易德龙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250.91%。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23.77%,同比减0.85%,净利率7.75%,同比增9.6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4352.97万元,三费占营收比7.93%,同比减11.01%,每股净资产9.64元,同比增12.0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元,同比减100.47%,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36.84%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互动环节
答: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轮关税加码时,公司受影响的产品种类少,金额小,同时公司对于美国关税政策的持续性无法判断,一方面公司考虑通过全球布局来提升竞争力,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不确定性,公司不打算贸然投资,因此在2019年我们选择“搭船出海”,与合作伙伴共建产能,在越南制造部分产品;
2021年开始,伴随着客户对于供应链全球化的强烈要求以及海外新增订单的增加,公司陆续在墨西哥、越南、罗马尼亚建设自主产能,全球布局进一步完善,就近服务客户;由此形成中国、东南亚、东欧、北美的产能布局,对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Q2当前各地如何界定商品原产地?
原产地认证是指原产地商品是指在某一国家、国家集团或地区内进行了最后的实质性加工,并使商品实质性转变的商品。主要有两类规则,一是税则归类改变(CTC)产品在当地完成实质性功能转变(如PCB组装),税则编码(HS编码)改变符合税则层级的变化要求即可认证为当地原产。
二是本地增值比例(LVC)比如越南要求本地增值(含加工费、物流及其他成本、利润等)达一定比例。不同国家地区对LVC有不同的比例要求。
Q3公司在与不同类型的客户合作中如何应对关税?例如直接出口北美的,间接出口北美的以及其他非北美关联客户的应对措施?
公司目前出口海外的客户主要的贸易模式均为FOB和EXW,产品的进口关税由客户承担;直接出口北美的客户,在上一轮关税时,公司已经与客户合作,通过全球制造和供应链优化的方式应对,当前的关税政策对此类客户的影响暂无明显变化。
对于间接出口北美市场的产品和客户,客户的终端产品进入北美市场是否会被加征关税主要取决于美国对于客户的成品制造国的关税政策,公司提供的PCB部件不影响产品的原产地;考虑到长期的客户成本压力,公司会配合客户进行后续潜在的产能调整及就近服务要求。
Q4进口原产地在美国的原材料的可替代性怎样?主要是哪些品类?
根据公司内部初步测算,原产地为美国的原材料的规模和金额,占公司总采购金额的比例较低,且对应的元器件的数量少,金额较为集中,对此,公司积极与客户协商,尝试通过推荐替代料减少影响。
Q5 中国、越南、墨西哥、罗马尼亚的制造成本与效率差异如何?从长期看如果境外的部分地区产能有所扩大,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能够满足企业需求?
从制造成本来看,目前国内供应链非常完善,公司的基础设施配套也是最全、自动化程度高,制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越南次之,再次是罗马尼亚和墨西哥。
从当地的基础设施来看,目前罗马尼亚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越南和墨西哥的基础设施配套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出现产能大规模的扩张,可能会受限于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配套。
Q6 如何应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合理规划全球产能根据客户的区域分布以及公司的市场规划,进行合理区域布局,公司目前在北美、欧洲、东南亚均设厂,降低单一区域风险。
合作先行,谋定而后动如果对于政策因素的影响短期内无法形成有效判断,且受限于企业规模和管理能力的限制,在初期可通过与当地服务商合作的形式开展,验证需求后再自建产能。
订单导向跟随大客户需求或者明确订单指引建设产能,以实现就近配套。
Q7如何看待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对等关税”政策实现制造业流美国?
先说结论,美国制造业流困难重重。
以EMS行业为例,大多数的产品中原产于美国的原材料占BOM成本比例较低,而其中的必不可少的元器件比如金属件、PCB、线束、连接器、注塑等产品主要产于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对全球几乎所有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美国制造上将面临“三重成本夹击”
进口元器件关税推高BOM成本
较高的本地人工/能源成本
成品出口时再被其他经济体反制关税
这样的关税政策只会让“美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失去价格竞争力;所以我们认为所谓“对等关税”不是制造业流的催化剂,反而是自设壁垒;制造业流不是靠关税强扭的瓜,而是全球供应链要素禀赋的自然选择。
Q8当前环境下,易德龙的运行现状与未来计划?
面对政策不确定性,公司专注修炼内功,以应对外部风险,保持企业竞争力。
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更多承接客户定制化研发项目,增强与客户技术粘性;同时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全球化,提升公司全球竞争力,合理规划越南、墨西哥、罗马尼亚工厂产能,对抗供应链风险。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