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23日收盘,阳光诺和(688621)报收于45.25元,下跌5.55%,换手率5.53%,成交量6.2万手,成交额2.86亿元。
4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77.39万元,占总成交额3.42%;游资资金净流出327.18万元,占总成交额1.14%;散户资金净流入1304.57万元,占总成交额4.56%。
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686.77万元,同比增长15.67%。其中,药学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5,868.33万元,较2023年减少1.74%;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1,165.08万元,较2023年增长41.19%;新增权益分成业务板块,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653.36万元。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47.38万元,同比增长15.70%;实现净利润16,901.29万元,同比下降7.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40.95万元,同比下降3.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510.62万元,同比下降8.31%。全年综合毛利率50.18%,归母净利率达到16.45%。2024年公司整体人均创收再创新高,达到了69.31万元/人。
医药行业正经历“创新+政策+全球化”三重驱动下的深度变革。短期内需应对集采降价、关税压力等挑战,但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国际化布局及老龄化需求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增长转型。
本行业竞争态势激烈,致使服务订单价格承受较大压力。具体到本公司,自2021年于上交所成功上市后,业绩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且营业收入逐年递增。尽管短期内受外部激烈竞争环境的影响,公司2024年全年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小幅下降,但从整体来看,这并不会对公司的基本面造成实质性影响。
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国内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过程的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海外业务占比很小,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公司通过筛选可海外布局品种,并进行管线培育,提前海外专利布局,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3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7,812,349.37元(含税)。
公司与华为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携手开发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的多肽分子大模型平台,双方正在紧密洽谈正式合同细节。
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将重点围绕“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的业务生态系统展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国内市场,提升智能化研发体系,构建I驱动的药物研发平台,重视品牌和渠道建设,优化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投资者: 贵公司创新药STC007适应症为镇痛和瘙痒,海思科相同靶点和适应症的创新药镇痛已经报批并获突破性创新优先审评,瘙痒也已经进入临床三期,未来会否对贵公司有先发优势并形成激烈竞争?
董秘: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创新药STC007注射液具有出色的镇痛和抑制瘙痒作用,且无呼吸抑制、便秘和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展现出了优异的成药性和安全性,预期能降低成瘾性镇痛药的用量。目前,在同靶点同适应症领域,仅有公司和与海思科两家国内企业布局,而这两个适应症对应的市场规模十分庞大,据市场研究机构IMARCGroup报告,2023年全球止痛药市场规模达697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872亿美元,预测期内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2.4%;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披露数据预计2022年CKD-aP患者已超50万人。公司多年来在医药研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与客户基础,能够助力STC007在获批上市后快速打开市场,且该项目的核心化合物中国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专利保护已布局美国、欧洲等国家或地区,为产品的市场独占性提供保障。感谢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