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8日收盘,华特气体(688268)报收于52.31元,下跌3.4%,换手率3.32%,成交量3.99万手,成交额2.1亿元。
4月18日,华特气体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3527.4万元,占总成交额16.77%;游资资金净流入1699.61万元,占总成交额8.08%;散户资金净流入1827.79万元,占总成交额8.69%。
2024年度,华特气体实现营业总收入139,500.81万元,同比下降7.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78.03万元,同比上升7.9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444.94万元,同比上升8.58%。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30,113.82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4.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4,987.19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6.85%。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策略,推进海外销售模式转型,优化业务模式、升级生产线、开展技术改造等,成功优化了毛利水平,增强了成本竞争力,最终实现了利润增长。
公司上市以来,围绕“差异化发展与国际化布局,打造亚洲领先的特种气体公司”的战略目标,进行了一系列跨地域的收并购。收并购方向主要聚焦在主营业务发展上,旨在补全公司在产品种类、产业链、区域等方面的布局。
全球特种气体市场中,林德集团、法液空、日本日酸素控股等外资气体巨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18年,它们已占据全球电子特气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电子特种气体市场中,88%的市场份额也为外资所垄断。截至2024年,海外气体巨头依然占据国内特气市场的主导地位,华特气体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占比不到5%。
公司将聚焦先进制程应用气体材料、高纯碳氢类、硅基前驱体等高端产品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工作,满足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半导体制造的需求,提升公司在高端电子特气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2025年,公司将加速推进乙硅烷、溴化氢等高端电子特气产品的成果转化。
根据TECHCET统计,在半导体气体市场中,硅烷占比约22%,三氟化氮占比约13%,离子注入气占比约10%,氟碳类占比约6%,六氟化钨占比约4%,笑气占比约4%,锗烷占比约3%,高纯氨占比约3%以及其他类气体。公司目前生产离子注入气、氟碳类、锗烷、高纯氨及其他类部分气体。2025年公司将积极推进硅基类产品中的乙硅烷产品的成果转化。
公司在气体纯化、气体混配、气瓶处理、分析检测等产品生产关键环节形成了自主核心技术。例如,气体纯化技术可将气体纯化至7N(99.99999%),气体混配工艺技术可将目标组分的浓度控制在0.1ppm,气瓶处理技术可使光洁度达到0.1-0.5μm,气体分析检测技术可对多种气体的检测精度达0.1ppb。
随着芯片制成中纳米数越小,对气体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杂质的容忍度更加苛刻。特种气体的生产工序存在一定程度的定制化特点,以满足不同客户在杂质参数、颗粒物含量、水分含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要求。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