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0日收盘,阳光诺和(688621)报收于40.0元,上涨6.67%,换手率4.16%,成交量4.66万手,成交额1.83亿元。
4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11.02万元,占总成交额6.09%;游资资金净流出170.59万元,占总成交额0.93%;散户资金净流入1281.62万元,占总成交额7.02%。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CRO,为国内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47.38万元,同比增长15.70%;实现净利润16,901.29万元,同比下降7.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40.95万元,同比下降3.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510.62万元,同比下降8.31%。公司新签订单金额达17.86亿元,增长率达18.74%,累计存量订单32.73亿,同比增长27.57%。公司研发费用为17,194.42万元,同比增长39.02%,研发项目累计已超430项。
答:公司专注于多肽、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局部递送与透皮吸收药物、细胞治疗、小核酸以及核酸偶联药物等前沿领域。在多肽创新药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STC007项目以kappa阿片受体(KOR)为靶点,主要用于治疗术后疼痛及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2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STC008项目为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激动剂,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肿瘤恶液质,处于1期临床试验阶段。在细胞治疗领域,公司与艺妙神州合作研发的ZM001注射液,正处于1期临床试验阶段。
答:公司在临床试验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涵盖I-IV期临床试验研究、生物等效性(BE)试验等。2024年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1,165.08万元,较2023年快速增长41.19%。公司在全国设立19个常驻点,与超过300家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临床合作关系。未来临床团队布局依然会按照订单和项目情况而扩充人员。
答:权益分成是公司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2024年公司首次实现权益分成收入,共计653.36万元,取得生产批件的权益分成项目共6项。公司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权益分配机制,确保了收益的持续稳定增长。
答:公司建立了iCVETide?多肽新药发现技术平台,并与华为云合作开发基于盘古大模型的多肽分子发现平台。该平台能够大幅提升分子发现与优化能力,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进度。构建I驱动的药物研发平台标志着公司智能化研发体系的全面升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