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环球医疗(02666.HK)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03 14:24: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环球医疗(02666.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环球医疗是一家央企控股的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i)旗下运营了73家医疗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品质医疗服务;(ii)开展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智慧医康养等健康科技业务;及(iii)为客户提供以融资租赁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2024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任务艰巨繁重,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本集团深耕医疗健康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管理,正式形成「金融+综合医疗+专科医疗+健康科技」的业务版图,能力培育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本集团整体经营稳中向好、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合计实现收入人民币13,663.5百万元,同比增长0.1%,其中医疗健康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8,488.3百万元,同比增长8.4%,占总收入比重已提升至62.1%;年内溢利人民币2,258.3百万元,同比增长2.7%,其中医疗健康业务贡献人民币522.2百万元,同比增长15.0%,占年内溢利比重为23.1%;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人民币2,031.7百万元,同比增长0.5%;总资产回报率(ROA)2.71%,归属于普通股持有人的股本回报率(ROE)12.37%,收益指标、资产状况保持稳健。
      1.1综合医疗业务
      医疗机构是我们打造医疗健康产业集团的核心资源,也是本集团专科医疗的研发培训中心及孵化项目转化池、健康科技单元的基础资源与实践共享中心。在综合医疗业务板块,本集团聚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品质医疗服务理念,夯实「技术过硬、环境舒适、服务一流、运营高效」四项能力,坚持「一体化、差异化、精益化、集约化」四化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打造高质量央企办医新典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已并表综合医疗机构65家(包括5家三甲医院、1家三级专科医院和30家二级医院),合计开放床位数15,832张(不含当前规划建设中的床位数2,500余张)。2024年,本集团医疗机构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医疗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国民健康生力军地位不断巩固,整体经营业绩、医疗服务量持续增长。
      从财务表现来看:
      已并表综合医疗机构的业绩贡献包含于本集团财务报告「医疗健康业务」分部之「综合医疗业务」板块中。2024年,面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耗集采持续深入推进等外部影响,本集团狠抓综合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业务规模及运营效率稳步提升:全年贡献报表收入人民币7,613.0百万元,同比下降0.3%;合计实现年内溢利人民币473.5百万元,同比增长12.5%。
      从运营情况来看:
      2024年,本集团65家并表综合医疗机构的总诊疗量约1,041.4万人次,同比增长4.5%;手术量逾10.6万人次,同比增长13.3%。报告期内,医疗业务收入合计人民币7,901.4百万元,单床收入约人民币50万元,其中三甲医院单床收入约人民币65万元。具体运营情况说明如下:
      –探索病种精细管理,驱动业务提质增效
      本集团推行无假日门诊、延时门诊、专家门诊以及特色门诊,逐步构建起差异化的门诊服务格局,2024年门急诊人次合计928.6万,同比增长4.3%;继续提升诊疗能力特别是外科水平,同时大力推广时令医疗项目、中医和康复等适宜技术,促使手术收入、治疗收入以及中草药收入等显著提升;探索病种规范化诊疗,制定科学、有效、合理、统一的临床路径,在保障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提高运营效率。2024年整体有效医疗收入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1.8个百分点,业务结构显著优化。
      –加速床位周转,提升运营效率
      随著新建床位陆续投入使用,本集团依托精益管理理念,持续对诊疗服务流程以及出入院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并通过主诊医师负责制、全院一张床等专项计划调动医师积极性,提升资源利用率。2024年出院总人次合计52.1万,同比增长6.2%,床位使用率从89.0%提升至90.0%,平均住院日进一步缩短至10天以内,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强化成本管控,推动结余提升
      面对新建项目投入带来的折旧摊销增加、人力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本集团从管理变动成本入手,以药品、耗材管控为重点,开展专项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整体药耗成本占收入比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有力推动医疗机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在医改深化推进、医疗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作为我国公立卫生体系「第二国家队」,本集团将坚持央企办医公益性,积极融入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融入地方医疗事业发展大局,聚焦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及服务改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1.2专科医疗业务
      本集团在发展综合医疗业务的同时,坚持特色化、连锁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围绕眼科、康复、肾病、中医及民族医学等专科医疗领域,著力打造旗舰医院,完善「1+N」业务布局,创新服务模式,培育核心能力,延伸医疗价值。2024年,本集团专科医疗业务布局逐步完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其中:
      眼科
      本集团致力于发挥自身资金、资源及管理优势,搭建「旗舰医院-区域中心-基层医院眼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打造差异化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眼健康解决方案。
      2024年,本集团并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眼科医院」或「该医院」),并于9月完成交割,实现了本集团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作为一家集医、教、研等为一体的三甲眼科专科医院,该医院开放床位200张,年手术量超2万台次,外埠患者占比达60%,患者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及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健全的眼科亚专业体系,覆盖白内障、眼底病、视神经疾病、屈光手术、角膜及眼外伤等眼科疾病,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
      当前,山东眼科医院已有十四个专业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术带头人毕宏生院长是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岐黄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医院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世界一流院校合作,同时承担各类国家级重大课题125项,发表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574篇,拥有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8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4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27项;医院已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眼科和视光学教育体系,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培养复合型、国际化、高水平人才。
      未来,本集团将持续强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作为旗舰医院的引领作用,依托其全国领先的眼科诊疗能力、丰富的专家资源、人才培养体系、学术科研能力和医院品牌影响力,完善集团化眼科发展体系和布局,赋能医院集团眼科医教研一体化提升发展。
      康复
      本集团以「区域化布局、协同化发展、一体化合作」为建设思路,致力于发展康复专科。2024年,本集团初步构建了「总中心-分中心-重点医院」三级康复管理体系,重点强化了上海中冶医院作为康复医学总中心的建设,将其打造为集团康复专科旗舰医院,同时新建了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和成都五冶医院两个康复医学区域分中心。在发展过程中,本集团依托前沿技术、人才发展和学术活动,推动内部康复专科的协同化发展,整合人才、医院、高校、政府等资源,有力推动了康复业务的大幅增长。2024年,综合医疗业务板块实现康复专科收入人民币601.2百万元,同比增长20.2%。
      肾病
      2024年,本集团肾病专科持续赋能旗下医院肾病全病程管理,综合医疗业务板块实现肾病专科收入人民币317.3百万元,同比增长15.7%。2024年,肾病专科共获得12项知识产权证书,「数智驱动的肾病专科全病程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荣获ICT中国(2024)评审案例优秀奖、「全病程数字化医疗服务模式,助力肾病专科高质量发展」荣获首届中国社会办医「新质生产力」大赛银奖。
      中医及民族医学
      本集团聚焦中医及民族医学的重点学科,积极探索赋能模式,并整合央企办医优质资源。2024年,本集团与国家级蒙医领军人物阿南达签署战略协议,推动旗舰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完成了综合医疗业务板块12家国医馆的标准化建设。此外,本集团与山东中医药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探索央企医院中医院特色发展模式。
      1.3健康科技业务
      本集团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助推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围绕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智慧医康养等健康科技领域拓展业务布局,引入前沿技术和创新手段,培育特色业务及核心能力,努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健康科技业务已发展成为本集团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本集团医康养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
      本集团为客户提供以「管」为核心的「管、采、养、用、修」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务,有效提升医疗设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助力医院降本、提质、增效。2024年,本集团设备全周期管理业务发展势头强劲,经营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贡献报表收入人民币697.0百万元,同比增长189.9%;合计实现年内溢利人民币86.5百万元,同比增长145.4%。
      2023年8月以来,本集团先后投资并购了凯思轩达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凯思轩达」)、山东拓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拓庄」),以及北京众泰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众泰合」)。当前,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业务已经形成了以通用环球医疗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环球技服」)为运营管控中心,以凯思轩达、山东拓庄、北京众泰合等技术型和业务型子公司为运营主体的管理体系。2024年,环球技服全方位建设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内部协同作用,推动业务、市场、技术、采购、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等全面融合。当前,环球技服已与15家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服务全国客户约1,500家,运营管理资产总规模达人民币300亿元,维修能力覆盖医学影像、生命急救、血透、超声和直线加速器等设备领域,已发展成为中国医疗设备第三方维保行业龙头。
      环球技服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性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自有研发和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环球技服不断提高科创能力,目前已拥有专利90余项,软件著作权120余项,CNAS资质达到29项,获得ISO13485、9001、27001、45001等8项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在构筑自身技术优势壁垒的同时,环球技服深化官方协会交流合作,建立并发布经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医疗行业分会审批的MRI、CT、内窥镜3项维保服务企业标准,发布多项高质量维修保养SOP,同时积极参与团标、国标建设,助力第三方维保行业规范化发展。
      技术能力的提升与外部优势资源的整合,为本集团成为细分赛道领跑者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为医院打造精细化运营能力,从而更好服务于临床诊疗、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作出重要支撑。
      智慧医康养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服务银发经济,本集团以旗下73家医疗机构、1.6万张床位为重要支撑,依托信息化平台及「金融+医疗+康养」模式,打造国内领先的全域医康养综合服务提供商。
      2024年,本集团并购国内智慧健康养老头部企业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NEEQ:831718,「青鸟软通」),并将其作为智慧医康养业务的主要运营平台。青鸟软通是一家数智服务与医康养护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及国家发改委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首批试点企业,于2015年登陆新三板,持续面向政府、机构和个人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医康养服务体系:
      –面向政府客户,开发全域智慧医康养平台,融合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物联网技术,助力政府实时监控医康养机构、服务人员及老人信息,构建城市级智慧医康养体系;
      –面向医康养服务组织和企业客户,打造SaaS平台汇养通,覆盖机构、居家、旅居、公寓等全场景,为机构组织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管理方案;及
      –面向个人客户,全新推出智慧医康养居家服务平台-康年年,链接医疗机构、康养服务机构和照护机构,实现一站式服务到家。
      此外,青鸟软通还提供医康养线下综合服务,包括面向居家客户的医康养床位服务、居家上门服务及适老化改造服务;面向社区客户的社区嵌入式医康养服务综合体和智慧助老餐厅;以及设立并运营医康养机构「青鸟颐居」,提供托养、医疗、康复、文娱、教育等一体化服务。
      截至2024年底,青鸟软通智慧医康养业务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26个省(直辖市)、113个地市和182个区县,建设并运营79个智慧医康养云平台,并为4,494家医康养机构提供智慧医康养软件服务,拥有青鸟颐居机构35家,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2024年,青鸟软通实现全年收入人民币446.5百万元,合计实现年内溢利人民币20.1百万元。
      业务网络——智慧化医康养全国布局领先全域医康养排名靠前
      未来,基于本集团「医疗+金融」资源优势和青鸟软通「科技+运营」管理优势,本集团将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医疗康复、疾病预防、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将医院的医护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构建全域智慧医康养服务体系,打造央企智慧医康养新品牌,助力我国老龄事业发展。
      1.4金融业务
      本集团金融业务以融资租赁服务为主,并凭借丰富的医疗资源及专业的设备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产融一体化服务。金融业务作为本集团利润贡献的稳定来源,始终在资产安全的基础上保持稳健前行,成为本集团持续发展并构建大健康生态体系的压舱石。
      历经黄金十年,融资租赁行业竞争加剧,盈利空间收窄,行业监管趋严,服务实体经济和聚焦主责主业的导向更加鲜明,本集团的金融业务也于2024年正式步入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2024年,本集团合计实现金融业务收入人民币5,227.2百万元,同比下降11.1%;实现年内溢利人民币1,747.6百万元,同比上升0.2%。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6.74%,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主要受优质项目竞争加剧及行业盈利水平整体下滑影响;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3.73%,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主要源于本公司主动应对国内外融资环境变化,积极优化融资结构、不断提升融资能力、加强流动性管理,多举措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净利差3.01%,较去年上升0.37个百分点,净息差3.58%,较去年上升0.42个百分点。
      在维持稳健经营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强资产管理,资产质量持续良好: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生息资产净额达人民币71,277.4百万元,较年初增长5.8%;不良资产率0.99%,30天逾期率0.97%,拨备覆盖率301.86%。
      面对日渐趋严的监管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将扎实推进金融业务转型创新,在推动传统业务稳健升级的同时,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主责主业的支撑作用,积极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向医康养、装备制造、化工医药、创新业务4个方向转型,并开创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融结合新模式、利用产业资源推动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业务发展,为本集团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筑坚固护城河。

业务展望:

2025年,国内外宏观经济还将面临诸多变化和挑战。本集团将继续毫不动摇地坚定发展信心,打赢「十四五」收官战,擘画「十五五」新蓝图,以医疗服务为核心,金融服务为支撑,健康科技为引擎,充分发挥产融结合优势,构建共享共赢的大健康生态体系,打造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医疗健康产业集团,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回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环球医疗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