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海螺环保(00587.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业务回顾
2024年以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本集团紧紧围绕发展规划,紧抓「绿色低碳转型」政策机遇,在稳固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持续加大科技研发与创新力度,聚焦于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碳等关键领域,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本集团环保产业链布局。
于报告期末,本集团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共投运、建设环保项目85个,其中一般危废项目41个、飞灰水洗项目6个、油泥处置项目6个、工业固废项目26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6个,所涉及的处理规模约1,204.23万吨╱年(不含报批待建,尚未建设的项目)。
业务展望:
未来计划与展望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本集团寻求突破、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从行业角度来看,推动健全危险废物循环利用体系,严格管控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将是国家环保政策的重要著力点。于2025年2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推动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促进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到2030年,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
本集团将紧跟国家政策指引,围绕「产能发挥、效益提升、发展提速」的总体思路,坚持「前端发力、创新发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巩固本集团固危废处置行业领军地位。为此,本集团将从以下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坚持前端发力、源头布局,推动转型促发展
本集团将聚焦环保主业发展,贯彻「技术先进性、产业协同性和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坚持新建、收购同步发力,积极寻求与头部环保公司的战略合作机会,全力推进本集团高质量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方面,本集团将加快推进投资小、见效快的污泥干化和一般固废项目落地,扩大大宗固废产业板块,巩固提升主业优势。充分借助合作的水泥企业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海外协同项目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方面,本集团一方面将以源头布局为切入点,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加快推动城市绿色分拣中心建设,扩大替代燃料源头市场。另一方面将加快资源化产业布局,充分论证已储备资源化项目载体,聚焦金属资源回收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等细分领域,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企业竞争力。飞灰处置业务方面,将以效益为先的原则,紧跟国家危废趋零填埋管理政策导向,重点推进经济发达地区项目落地。油泥业务方面,将加大对重点产油区域及石油产业所在的沿海地区市场调研,加强油泥源头市场开拓布局,谋求与大型油田合作机会;医废处置业务方面,本集团将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探索源头处置、源头服务模式,及时跟踪医疗废物前端处理应用技术。聚焦省会城市和人口大市,动态跟踪收集医疗废物行业和政策情况,积极开展优质项目投资可行论证。
坚持提价拓量,统筹运营质量提升,重塑核心竞争力
市场拓展方面,本集团将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积极推动稳价提价。强化大宗一般固废、污染土、替代燃料市场拓展,扩大大宗固废渠道,提升一般固废进厂量,增加固废效益贡献;聚焦提升服务质量,统筹做好重点产废企业投标工作,提升大客户黏性;持续加大替代燃料业务拓展,增加替代燃料收储业务规模,提升替代燃料业务分部收入;充分发挥华东区域危险废物(飞灰)集中处置中心示范引领、应急处置等功能,加大江浙沪飞灰市场拓展,扩大飞灰市场份额。
运营管理方面,本集团将深度推进与水泥企业工厂的生产管理融合,注重过程管理、经验总结和流程优化,紧盯台时和相对运转率提升。积极推动技改技措,加强配伍管理,拓宽固危废投加空间。持续优化生产运营成本控制,促进降本增效。
坚持科技引领、机制创新,全面赋能提质增效及产业延伸
本集团将加大技术研发强度,依托院士工作站、绿色技术研发中心,聚焦新污染物治理、污泥除臭和破壁剂等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大力推动技改技措,鼓励全员创新,分步推广实施智能化、信息化系统改造升级,提升运行效率,推动降本增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应用为载体,推动飞灰低温热解等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著力打造关键业务领域具有标杆意义的示范工程。
强化合规管控,提升风险防化水平
本集团将一是抓实商业客户信用建设、财务管理监控等各项工作,健全完善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持续保障公司现金流稳定安全;二是强化内控体系与制度体系建设,聚焦关键风险领域,扎实推进问题整改;三是强化安全体系建设,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从严从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