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0694.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概述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经营情况持续承压。收入方面,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492,205,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20.5%,其中,随着民航业的持续复苏,北京首都机场航空业务量稳健恢复,航空性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667,662,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27.2%;非航空性业务方面,得益于旅客流量和商业资源的逐步恢复,非航空性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24,543,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4.7%。成本方面,公司大力推进降本措施,叠加因业务量上升、航站楼运行环境改善带来的成本增加,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经营费用为人民币5,856,756,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0%。
航空性业务概述
二零二四年,北京首都机场国内(除港澳台地区)航空交通流量小幅回升;国际航空交通流量方面,受益于旅行限制不断放开及国际流动性的持续加强,国际飞机起降架次较上一年度稳定增长;港澳台地区的航空交通流量方面,同样得益于地区航线及客运需求的恢复,港澳台地区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较上一年度均有小幅回升。综合来看,北京首都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累计达433,572架次,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4.2%,旅客吞吐量累计达67,367,428人次,较上一年度增长约27.4%,货邮吞吐量累计达1,443,286吨,较上一年度增长约29.3%,详细资料如下表: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航空性业务收入合计为人民币2,667,662,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27.2%。其中,飞机起降及相关收入为人民币1,395,441,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20.8%,主要得益于本年度北京首都机场飞机起降架次的回升。旅客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272,221,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35.2%,主要由于随着国际航线的进一步恢复,国际旅客流量增长较多,加之国际航班旅客服务收入相对国内航班更高,使得旅客服务收入增幅高于旅客吞吐量增幅。
非航空性业务收入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非航空性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24,543,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4.7%。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特许经营收入为人民币1,569,928,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2.2%,其中,广告收入为人民币702,418,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5.9%,主要是由于旅客吞吐量增长及航班恢复带来的广告投放增加,进而促使广告收入自然增加;零售收入为人民币511,714,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0.0%,主要是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长,带来的零售销售收入相应增长所致;餐饮收入为人民币173,485,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79.1%,主要是由于新一期餐饮业务委托管理协议项下的餐饮资源有所增加,加之旅客吞吐量增长,尤其是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长较多,使得餐饮收入随之上升;贵宾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2,061,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8%,主要是由于航站楼内部分贵宾区域改造暂停使用,对相应租金进行了减免,导致收入有所下降;停车服务特许经营收入为人民币71,388,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20.6%,主要是由于旅客流量上升,停车收入相应增加;特许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8,862,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9%。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租金收入为人民币979,803,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3.9%,主要得益于北京首都机场整体业务量的增长,使得租金收入相应增加。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资源使用收入为人民币213,468,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7.4%,主要是由于北京首都机场旅客量逐步恢复带来的资源使用收入增长。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其他收入为人民币61,344,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206.7%,一方面是本公司自二零二三年十月起增加资产委托管理服务,受此影响,与今年完整年度的基数相比,去年基数较小;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公司自二零二四年起新增信息系统委托管理服务,因而增加了该部分相关收入。
经营费用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经营费用为人民币5,856,756,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0%。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折旧及摊销费用为人民币1,509,409,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6%,主要是由于自二零二四年一月一日起,本公司调整若干装置、设备及运输设备的估计可使用年限,使得折旧额有所减少。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修理及维护费用为人民币991,013,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7.3%,主要是由于业务量上升,部分生产运行设备及系统使用频次增多,使得系统维护费用有所增加。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航空安全及保卫费用为人民币875,853,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3%,主要是本公司推进降本增效措施,优化人员岗位,使得航空安保相关费用减少。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员工费用为人民币560,615,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0.1%。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水电动力为人民币528,511,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9.1%,主要是由于本公司通过提高照明亮度、增加照明时长以及延长供冷时间等途径改善首都机场航站楼运行环境,导致耗电量及燃料动力费有所增加。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运行服务费为人民币457,718,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3.7%,主要是由于航班量及旅客量恢复,北京首都机场内相关运行服务需求增加,运行服务费用有所增长。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特许经营委托管理费用为人民币274,815,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8.7%,主要是为优化收益分配模式及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本公司持续开展谈判工作,对零售和广告的委托管理费提取比例进行了下调,使得委托管理费用相应减少。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不动产税及其他税赋为人民币243,506,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7.2%,主要是租金收入增长导致从租计征的不动产税有所增加。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绿化及环卫费用为人民币220,474,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5.1%,主要是由于本公司根据实际需求,在确保运行和服务品质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使得绿化及环卫费用相应减少。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一般、行政及其他费用为人民币194,842,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2.6%,主要是本公司缩减预算、推进降本措施,使得相关费用减少。
其他综合收益表项目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其他收益为人民币5,209,00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24.0%。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扣除财务收益后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278,580,000元,而二零二三年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311,333,000元,主要是因为本公司已于二零二三年六月十五日提前完成偿还全部剩余部分的欧洲投资银行借款,因此与去年相比,无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
二零二四年,本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760,370,000元,主要是由于本期转回了以前年度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导致递延所得税费用金额增加。
年度亏损
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之财政年度,本公司的年度净亏损共计人民币1,389,745,000元,较本公司上一年度的净亏损减亏约18.1%。
业务展望:
二零二五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从宏观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从行业发展形势看,‘稳’和‘进’仍是我国民航发展的主基调,随着内需扩大、消费提振、文化旅游业发展、免签范围扩大、法定假日增加等利好政策持续加码,民航运输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期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行业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竞争也日益激烈。
对于此,本公司将进一步把握发展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将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等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自身发展实绩。找准战略方向、认清面临问题、正视挑战不足、明确实施路径,力争在‘安全平稳、提质增效、增收节支’的基础上,实现经营管理模式上的提升、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北京首都机场发展质量。
初步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北京首都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同比增长2.0%,其中,国内(含港澳台地区)航线同比减少0.3%;国际航线同比增长16.1%。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2.1%,其中,国内(含港澳台地区)航线同比减少2.6%;国际航线同比增长26.0%。
二零二五年,本公司将通过完善制度、专项行动等措施,筑牢持续安全根基。不断健全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机坪规范作业、鸟击及外来物治理、道面治理等专项安全管理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隐患治理能力。开展合约商和驻场单位安全保障能力评估,有效提升相关方安全水平。汇聚安全发展合力,持续提升保障能力。
本公司将提升精益管理效能,实现运行协同更高效,服务品质有提升。充分挖掘运行协同效力,逐步提升跑道资源使用效能。协助外航推动航班时刻恢复及调整,优化机位分配规则,有效提升运行效率。对标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加大考核激励力度。聚焦专项提升,着力改善服务短板。深挖服务品牌内涵,探索开展品牌跨界合作。
本公司将以控本增效、商业增收、节能降耗为支撑,加快提振经营效益。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缩减采购成本、降低库存及消耗。持续优化合约收益模式,不断压降成本费用。创新商业模式,健全品牌库,开展联合营销活动,激发商业活力,优化资源点位,提升资源价值。持续优化用能结构,提升北京首都机场可再生能源占比,助力绿色机场标杆建设。
为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本公司将抓住时刻扩容、航线拓展、航旅融合等关键,发挥航空业务发展委员会平台作用,聚合力量、共促发展。积极开发并优化综合交通、航空快线及航空中转产品,持续推进北美航线复航、加频,积极引入外航驻场运营。全力争取时刻资源政策支持,进一步拓展国际远程航线,不断优化北京首都机场国际航线网络。把握建设时序,做好方案优化、运行调整等各项工作,推动重点项目实施,补充升级硬件设施,提升国际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