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4年,中国经济依靠政策协同,经济总体实现平稳与结构优化,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及结构调整等挑战。在本报告期,由于一级市场整体形势欠佳,及房地产行业的波动,致使部分项目的投资收益不佳,去化难度较大,报告期内录得较大的未实现投资亏损,对业绩造成冲击。但得益于公司核心业务的稳定运营和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等有效举措,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均保持正向流入。报告期内,光大控股主动采取一系列举措以应对市场的多重挑战,统筹转型与发展,把握资本市场逐步回暖的契机,加强增收控本工作,部分业务板块扭转了上半年的亏损态势,部分核心指标得到改善,取得了预期的经营质效。
深耕主责主业,稳健发展。报告期内,立足基金管理业务,成功设立光控辽宁基金(人民币7亿元)、光控赣州国惠产业发展基金(人民币4亿元),完成对小米产业基金、鸿钧微电子、亦庄汽车基金等项目的投资,支持人工智能(AI)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半导体╱电子设备、国产新能源汽车、自动化驾驶等产业做优做强;二级市场基金及时把握市场回暖机遇,取得良好业绩,收入大幅增加,其中光大可转债机会基金全年净收益率19.64%。退出端完成书亦烧仙草、廖记食品、京东物流等项目的退出,基金及自有资金投资层面合计退出金额逾港币38亿元,退出回报倍数(MOIC)为1.54倍。报告期内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成功扭亏,重要投资企业特斯联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基石性投资表现稳健,持续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收益来源。
优化经营管理,革故鼎新。公司在报告期内降本增效成果显着,积极对存量贷款进行置换,优化债务期限、币种结构,财务费用较上年减少港币逾3亿元,杠杆率较上年底成功压降近3%。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压降经营成本逾9%。同时积极推进风险资产分类,加强估值管理,严格做好风险监测,持续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持续做好已投项目的日常风险监测,构筑新的风险‘防波堤’工作机制,及时监测、预警和处置风险。公司高度重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工作,报告期内公司MSCIESG评级跃升至A级,实现三连提升。
前瞻战略规划,谋定后动。报告期内公司攻坚克难、沉着应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准有效把握好增量政策利好,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前瞻性编制‘十五五’战略规划,落实‘国常会’和‘创投十七条’引领,充分发挥跨境平台、协同联动、国资背景等优势,围绕重点行业和战略区域,制定提升公司内在价值的战略规划。同时立足于香港,与香港科创类产业园区、香港六所高校携手合作,推进光大香港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孵化本地科创企业及服务中资企业出海,加强品牌影响力。
业务展望:
目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际上,全球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险象丛生,不确定性增加,对中国经济产生外溢影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意义。随着国内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加强。消费等内需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将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024年,国家高度重视创投行业,政策利好频出,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随着越来越多长期耐心资本进入市场,可能会逐渐带动社会资金,2025年的募资环境预期会有所改善。延长基金存续期、完善考核机制等央企创投基金新政带来的变化可能会进一步改善投资生态,市场的底部特征逐步显现。随着政策支持不断加码和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私募股权行业或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鉴于此,光大控股将加强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动态、创投新机遇的研究和布局,深耕香港,坚持以私募基金投资管理业务为主体,围绕‘募投管退转’锻造核心能力,提升投研能力、聚焦长期价值,全面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夯实转型发展基础。
募资方面,优化管理机制,充分调动资源加强募资。进一步优化基金设立流程,通过优化管理机制,鼓励团队积极募集外部资金。同时,积极探索业务创新协同合作,发挥光大集团资管板块协同联动优势。持续推进跨境双循环业务,发挥公司跨境理财市场潜力,加强拓展海外客户,探索扩大业绩表现好的二级市场基金等产品的规模。投资方面,发挥跨境投资优势,把握战略行业新机遇。加强行业研究和投研体系建设,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把握新能源发展、芯片(CPU/GPU)国产替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国产出海等投资机遇,重点关注人工智能(AI)领域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深度融合,鼓励投资优质项目。管理方面,强化投后管理,赋能被投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性投后服务能力,助力被投企业做优做强,尽力满足LP投资人关于招商引资、上下游整合、产业引导等诉求,打造良好的投后管理品牌。继续优化自有资金管理,加强重点自有资金项目的穿透式投后管理,提升内部控制能力。退出方面,寻求多元化退出方式,加快精准退出。已上市项目要把握二级市场回暖机遇,在符合国家战略以及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已上市项目加快精准退出。同步探索并购重组、股份逐轮转让、S份额转让等退出策略,优化退出路径,加快资金回笼。
展望未来,光大控股将聚焦主责主业,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大前沿科技跟踪研究,发挥跨境平台优势,立足香港,着眼全球,聚焦高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积极探索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产品,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将致力于提升公司内在价值,持续与股东共享发展的成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