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联易融科技-W(09959.HK)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03 14:22: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联易融科技-W(09959.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稳健增长。2024年四季度逆周期政策精准发力,货币宽松与财政加码推动市场融资需求逐步回暖,为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创造了结构性发展契机。政府部门持续深化政策引导效能,鼓励供应链金融多元化服务模式创新,聚焦新兴制造、绿色转型及跨境贸易数字化,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导向推动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技术革命重塑行业生态,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语言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行业降本增效与商业场景化突破,从「效率工具」向「价值创造引擎」跃迁。
      宏观经济韧性修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AI技术范式突破形成多维动能,驱动行业全链化、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进程全面提速。供应链金融科技市场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拐点,长期价值空间与产业创新机遇全面开启。未来,供应链金融不仅将成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更可能跃升为全球产业链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2024年度业绩摘要
      2024年,本集团坚定执行「战略聚焦+创新驱动」的双轮发展模式,在宏观环境波动与行业持续调整的背景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新产品矩阵布局及实施以AI为驱动的组织效能升级,本集团实现发展动能切换与运营质量全面提升。2024年,我们的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人民币4,112亿元,同比增长28%。我们的收入及收益达人民币1,031百万元,同比增长19%。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我们的毛利率从60.7%上升至69.6%,推动毛利提升36%达至人民币717百万元。尽管总收入及收益重新回到双位数增长轨道,但由于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历史过桥供应链资产信用风险增加,本集团更加审慎的计提了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导致亏损超出预期。2024年,我们的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679.3百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合计为人民币5,072百万元。
      2024年,我们围绕精准服务重点客户群体与深化产业链协同两大重点战略,全面重构客户拓展体系,实现有质量的客户增长。本年度,我们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新增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373家,客户数较2023年增长51%至1,108家。在核心企业端,我们持续推进区域化及行业化深耕,聚焦「大基建+新能源+先进制造」产业周期机遇,并围绕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服务网络下沉,引导更多高质量链属生态圈合作伙伴转化为核心企业客户,全年实现新增核心企业客户358家,同比增长59%。在金融机构端,我们聚焦广度覆盖与深度创新,一方面持续扩大合作金融机构类型和区域覆盖,另一方面积极深化与理财子公司、融资租赁等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场景化产品共创。2024年,我们服务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保险资管、证券及基金等共计377家。我们的整体客户留存率从2023年的86%回升至2024年的96%。同时,在多级流转云业务中,客户黏性持续稳固,留存率维持在99%。我们进一步加速链属企业生态圈的有效渗透,助力超过33万家供应链上下游生态圈中小微企业享受了高效、便捷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2024年,我们围绕智能化技术应用与场景需求匹配,加速推进产品创新与市场突破。在国内市场,围绕供应链全链条资产数字化与场景延伸,我们成功实现了核心企业应收类创新产品的规模化落地,推动本年度ABS云业务交易规模同比大幅增长101%。我们落地了全国首单技术产权资产支持票据,并助力深圳能源集团发行了大湾区首单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此外,我们亦积极加速更多供应链金融「脱核」业务模式(即助力上下游中小企业在没有核心企业付款确认的情况下获得融资)场景创新实践,助力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云天化等多家央国企及优质民企在其供应链金融平台加载落地了订单融资、货到保理及经销商融资等「弱信用链接」解决方案。在海外市场,全新升级的「GoEarly」产品矩阵已为多家知名跨境电商平台物流服务商构建了全链路物流融资解决方案,覆盖头程、中程及尾程等核心环节,通过智能风控与资金流可视化显著提升跨境贸易资金周转效率,助力中国企业无忧出海。
      作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领域的持续领跑者,我们始终保持稳固的市场头部地位。根据灼识咨询发布的《2025年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白皮书》,我们以21.1%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蝉联行业榜首。本年度,我们参与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获得权威榜单与专业奖项的广泛认可,包括入选工信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优秀案例」、获评国际商业周刊《WorldBusinessOutlook》「中国领先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和Gazet国际「2024中国最佳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公司再次蝉联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双50」榜单、「2024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影响力企业TOP50」榜单和中科院《互联网周刊》「2004年度SaaS企业Top100」榜单等。
      作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领域的人工智能(「AI」)技术深耕者,我们以前瞻性战略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在AI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中持续投入,目前已经构建起围绕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全栈式AI技术矩阵。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布局,不仅为我们的核心科技解决方案筑牢了技术的护城河,更为业务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依托开源大模型技术基座,我们通过深度融合供应链金融场景知识图谱与多维数据资产,打造了垂直领域大模型LDP-GPT,实现了通用AI能力向供应链金融场景的定向纵深适配。本年度,基于LDP-GPT大模型技术,我们创新推出业内首个轻量级供应链金融智能体「蜂联AI」。该产品具备多模态数据处理、智能审核引擎等核心功能,已通过SaaS及本地化部署方式在多家金融机构成功交付应用,这一突破性进展印证了我们「以AI重构产融价值链条」的技术战略正在创造显著成效。该产品荣膺《亚洲银行家》2024年度「最佳AI技术」大奖。2025年1月,我们接入DeepSeek大模型继续推进LDP-GPT技术迭代,搭载更强大认知引擎的蜂联AI将在垂直领域应用持续突破,助推本集团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深化行业布局并加速全球化进程。
      我们积极践行「科技向善」的理念,围绕「科技助力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核心ESG使命,持续构建数字化普惠金融新范式,助力万千企业享受数智普惠、科技普惠,为实体经济发展和数字经济进阶贡献力量。基于ESG理念与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我们自2022年起联合多家领先金融机构共同推进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探索,通过智能评估、环境定价、产融协同相结合推进可持续产业发展。本年度,我们所服务的可持续供应链资产规模达人民币3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93%,重点覆盖可再生能源、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及公共卫生四大领域,形成产融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闭环。我们在国内外ESG评价体系实现多项突破,连续三年获得国际权威ESG评级机构Sustainalytics的「低风险」评级,并首次获得了万得的ESG「A」评级,分数在万得评级的181家软件服务行业公司中位列第5。我们的ESG表现获得了市场赞誉,本年度我们入选了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与渣打银行联合打造的「渣打迅连」ESG解决方案获得了《财资》「中国最佳ESG方案奖」,同时荣获了格隆汇「ESG创新实践卓越企业」与「年度ESG先锋奖」奖,智通财经「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奖。
      分版块业务表现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我们的云原生科技解决方案通过推动供应链支付和金融流程的数字化升级,持续为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高质量的产业数字金融科技服务。我们坚持将「科技-产业-金融」进行全流程整合,为产业链链属生态圈各方创造有效价值主张,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2024年,以我们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人民币3,895亿元,同比增长26%,主要受益于客户规模持续扩大,核心业务多级流转云强劲增长,以及下半年核心企业应收类新产品开拓卓有成效带来的规模增量贡献。
      在AMS云业务中,2024年我们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人民币750亿元,同比增长16%,而同期供应链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规模同比下滑18%。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持续强化科技服务能力与客户网络优势,通过与行业头部企业的紧密合作,巩固并提升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推进产品及客户结构转型,加速拥抱大基建、新能源与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形成以专业壁垒支撑市场份额扩张、以结构性调整对冲行业风险、以创新产品布局打开增长空间的韧性发展模式。
      在多级流转云业务中,2024年我们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人民币2,073亿元,同比增长52%,此业务板块占交易总体规模比重已从2023年的43%进一步提升至50%,充分凸显其核心战略地位。强劲的增长是一方面由于我们继续保持快速拓客,本年度新增多级流转云客户370家,总客户数量达至928家。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为核心企业打造一站式全场景综合产业链金融科技平台,持续深化存量客户运营,在增强客户黏性的同时实现从规模增长到价值深挖的战略升级。本年度,我们携手通用环球医疗集团、长江产业投资集团、陕西交通控股集团及云南白药集团等35家央国企及头部民企落地了综合产融平台项目。在基于核心企业信用的区块链多级流转电子债权凭证产品基础上,我们加速「脱核」模式创新场景落地,持续为综合平台客户加载落地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弱信用链接」产品解决方案,推动产品组合逐步优化,收入质量稳定改善。
      在ABS云业务中,2024年我们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人民币5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尽管ABS云业务同样受到供应链资产证券化发行市场下行影响,但我们及时把握了大基建链条的行业机遇,积极联动金融机构协同创新,实现了核心企业应收类新产品的规模化突破,逆市驱动业务规模实现超预期增长。
      在e链云业务中,2024年我们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人民币530亿元,同比下降34%。一方面由于核心企业主导的产融平台迁移导致存量业务转移,另一方面基于优化产品组合的战略考量,我们主动压降了部分低毛利业务,以推动收入质量与盈利改善。在深度洞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基础上,我们推出轻量化智能体「蜂联AI」,其搭载智能贸易审单、智能中登核验、智能KYC主体核查等几大核心功能,已与渣打银行、杭州银行、西电财司等18家银行与产融平台开展合作或完成产品交付,助力金融机构实现高质量数智化转型。
      新兴解决方案
      跨境及国际业务
      在跨境云业务中,2024年我们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为人民币207亿元,同比增长64%。依托「GoEarly」与「GoDeep」双引擎战略,我们持续致力于拓展广泛而多元的全球合作伙伴,加速构建跨境数字贸易产融新生态。在平台化生态构建「GoEarly」领域,我们通过对接Infor等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跨境贸易数据全链路穿透式管理,携手包括Amazon、Shopee等电商平台为超过1,000家平台中小商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数字化跨境贸易融资服务。在场景化纵深服务「GoDeep」方向,我们为消费领域多家出海龙头企业打造了跨境及海外供应链平台,助力其拓展了全球供应链产融体系。此外,我们也积极布局服务境外金融机构的各类创新场景协同发展机会,在AI智能平台、跨境贸易融资数字化及大数据风控等领域落地更多商机。
      中小企业信用科技解决方案
      在中小企业信用科技业务板块,2024年,我们基于直播小微商家交易、物流和结算等数据驱动的数位化融资解决方案「小微蜂电商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已服务了中国领先电商平台上近3,000家中小微商家,并成功引入了35家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基于聚焦核心业务板块的战略规划,我们在2024年下半年推动了中小企业信用科技业务板块的重组。本次业务重组产生了与人员优化及无形资产减值相关的一次性损失47.2百万元。
      战略收购
      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产业背景下,企业软件服务领域的结构性整合机遇日益凸显。在坚实的财务资源基础上,我们探索外生式增长策略以加快自身发展步伐。通过战略性并购,我们不仅希望提升市场竞争力,还将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实现产品矩阵的拓宽和运营效率的提升,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在并购标的的选择以及收购对价上保持审慎态度,致力于选择业务稳健且与公司核心业务协同性强的并购机会,最大化股东价值。
      2024年10月29日,本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联睿达供应链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睿达」)与深圳市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拜特科技」)的控股股东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股权转让协议」)。待收购全部完成后,拜特科技将成为本公司的间接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纳入本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拜特科技是中国领先的司库及资金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深耕企业集团、银行及金融机构的智慧司库与智能财务管理系统领域超过20年,具有完整的司库管理产品体系,丰富的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群体,专业的实施交付团队以及良好的行业口碑。在我们打造现代化智慧产融司库的战略方向基础上,本次交易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产品矩阵,从核心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延伸拓展至集团司库管理类解决方案。我们将全面整合双方技术优势与客户资源,为央国企、大型民营企业客户及机构客户升级智慧司库管理平台,提供从资金管理到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的完整服务,助力客户加速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有关收购的进一步详情,请参阅本业绩公告「重大收购及出售」一节。
      客户分布
      我们持续推进客户行业化和区域化深耕。我们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各个行业的核心企业,覆盖了申万行业分类31个行业中的全部行业。在2024年,为核心企业客户及合作伙伴处理的供应链资产交易量超过人民币50亿元的行业包括14个。就我们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交易总量而言,核心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前五大行业及在总量中的占比在过往期间如下表所示。

业务展望:

AI的突破性发展正在重构全球产业格局,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专业化落地与成熟应用,将驱动行业基础设施迎来生态级重塑。未来,我们将积极围绕「AI+产业金融」以及战略并购机遇打造新的增长曲线,通过创新产品应用与服务体验助力客户价值提升,实现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聚焦具备长期收入可持续性与高盈利能力的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客户经营,落实以科技驱动的运营效率升级,以重回盈利。在稳健的财务资源支撑下,我们将建立更具竞争力的股东回报机制,让技术创新红利转化为股东、员工、客户共享的价值飞轮。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联易融科技-W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