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海螺创业(00586.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二零二四年,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本集团贯彻「聚焦主业、提质增效」的总基调,坚持环保主业赋能突破、多板块业务协同发展的经营策略,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突破。生活垃圾处置产业通过精益化管理,实现高质量运行,多种经营业务增效显著;新能源材料产业统筹一体化管理,落实降本增效,运营质量稳步提升;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总结经验,研发优化工艺技术,择优布局。本集团整体业务发展稳中向好,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共推广签约项目131个。
其中炉排炉垃圾发电项目101个,飞灰处置项目2个,独立厨余垃圾处置项目2个,水泥窑处置垃圾项目10个,垃圾转运项目1个,新能源项目2个,锂电池回收等综合利用项目10个,新型建材项目2个,港口物流项目1个。
生活垃圾处置
1、炉排炉垃圾发电
报告期内,本集团致力于提升项目运营质量,推行专业化、精细化管理,鼓励项目公司拓展垃圾来源,提升上网电量,保障高质量运营,本集团亦通过开展多种经营业务提升运营效益。报告期内,本集团重庆梁平、贵州清镇等14个垃圾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截至报告期末,共计17个项目实现外售蒸汽业务,32个项目实现协同处置污泥、酒糟泥业务,28个项目处理外来渗滤液等污水业务。同时,本集团积极推进垃圾处置费提价工作,共完成6个项目调价工作,为后续推进垃圾处置费提价工作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本集团炉排炉垃圾发电业务板块共接收生活垃圾约1,835.7万吨,同比增长15%;处置生活垃圾约1,570.8万吨,同比增长15%;上网电量约51.2亿度,同比增长15%;年度平均吨上网电量约为326度;销售蒸汽约37.7万吨,同比增长32万吨;销售绿色电力证书(「绿证」)约48.8万张。
注:项目年处置能力=项目日处置能力乘以360天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共有32个炉排炉垃圾发电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
2、厨余垃圾处置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安徽舒城、重庆梁平等6个厨余垃圾处置项目投运。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投运厨余垃圾处置项目20个,其中安徽芜湖和安徽灵壁为独立运行项目,处置规模约46.1万吨╱年(约1,205吨╱日)。报告期内,本集团共接收并处置厨余垃圾约17.6万吨,销售油脂约2,748吨。
3、水泥窑处置垃圾
截至报告期末,水泥窑处置垃圾业务板块已建成项目10个,涉及处置规模约74万吨╱年(约2,200吨╱日),共接收生活垃圾约28.5万吨,实际处置生活垃圾量约23.8万吨。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形成生活垃圾处置规模约2,095.1万吨╱年(约58,355吨╱日),其中:建成约1,849.1万吨╱年(约51,505吨╱日),在建、报批待建及储备约246万吨╱年(约6,850吨╱日)。
新能源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关注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坚持「以销定产」经营策略,强化市场建设,加快新产品研发认证,实现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同时,本集团稳步推进负极材料项目建设,积极拓展供销市场。本集团持续优化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工艺技术,择优布局,新增签约浙江常山项目,总计已签约处置规模约23万吨╱年。
报告期内,本集团新能源业务实现生产正极材料3.5万吨,进厂废旧包装容器约18.7万只,实现收入人民币289.66百万元。
新型建材及港口物流
本集团新型建材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优化工艺改造,推广技改成果,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加强成本管控,发挥产品竞争优势,努力提升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本集团销售新型建材产品约814万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2.06百万元。
本集团港口物流业务扩大港口服务功能,保障核心货源;积极拓展外贸货源,优化客户结构;推进绿色港口创建;加强统筹调度,提升运转效率。报告期内,港口物流实现吞吐量约3,02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2.35百万元。
业务展望:
二零二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形势,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本集团将深化「聚焦主业、提质增效」管理思路,充分把握国家产业、环保、财政等政策「组合拳」,坚定信心、深挖潜能,推动多产业板块融合健康发展,聚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保障本公司股东(「股东」)核心利益,努力打造「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环保企业集团。
垃圾发电主业管理赋能,提质增效
本集团聚焦垃圾发电主业核心管理优势。以经营提质、产业增效为目标,以「365俱乐部」、「500卓越群」为引领,推进经验共享、专项互助、区域均衡发展。完善售汽售电、协同处置、绿证交易等多种经营业务,积极开拓节能装备制造海外市场,提升经营效益。持续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提升垃圾处理费,提升现金流。深研国家政策,积极探索绿电资源场景化应用,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融合,全面提升主业经营质量。
新能源业务强化内功,笃定前行
本集团聚焦新能源材料产品应用及市场拓展,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创新,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将加强原料采购、重视产品性能,发挥储能电站优势实现节能降耗,积极探索与电池制造企业间的合作模式,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负极材料项目将重点加强工程建设、优化工序、开拓市场,稳步实现达产达标。
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业务持续总结运行经验,研发优化工艺,强化技术优势;合理把控战略布局,积极拓展回收渠道及营销网络。
港口建材产业市场先行,稳中求进
本集团港口物流业务将整合内外资源,积极拓宽优质客户渠道,寻求拓量提价稳增长,全力提升市场份额,保障业务稳定健康发展。
新型建材产业将坚持市场导向,总结技改成果,实现降本增效,实现产业新贡献。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