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中海油田服务(02883.HK)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03 14:22: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海油田服务(02883.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在经历多重冲击后,2024年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全球贸易逐步复苏,国际投资下行趋势有所缓解,但随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增长前景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国际油价方面,在供需博弈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价格区间依然处于中高位,波幅同比收窄,WTI原油年度均价同比下降2.4%至75.76美元╱桶。在油价支撑下,海上油气勘探资本支出和油田服务市场规模仍保持一定韧性,同比有所增长,钻井平台利用率基本保持稳定。公司密切跟踪国际油气市场变化趋势,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不断精益成本管控举措,著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致力于将优质装备技术能力逐步转化为优质市场地位。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8,218.1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4,175.9百万元,增幅9.5%;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399.1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16.5百万元,增幅3.5%。
      钻井服务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钻井承包商,也是国际知名钻井承包商之一,主要提供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陆地钻机等相关钻完井服务。截至2024年底,共运营、管理六十二座钻井平台(包括四十八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十四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等装备。
      2024年钻井服务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3,182.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人民币12,051.2百万元增幅9.4%。
      2024年全球钻井市场保持稳定增长,需求增量主要在半潜式平台。公司紧抓海外市场机遇,著力开拓大额度、长周期、高价值海外项目,以资源利用效能「新突破」夯实「产业控制力」,持续推进「海洋装备设计建造中心」建设,促进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升级。「COSLProspector」平台年内正式启动挪威高日费作业;「南海八号」平台成功中标南美洲长期高价值钻井项目,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新区域新客户的「双新」突破,推动海外市场健康发展,不断强化国际业务发展动能;本年新入列的「海洋石油947」「海洋石油948」平台圆满高效完成钻井作业,优质服务获得客户表扬;「振海6号」平台已入列东海作业;「AE1」平台成功签订东南亚自升式平台长期作业合同,持续稳固钻井服务在当地市场占有率;「COSLSeeker」平台成功中标东南亚某钻井项目,有效拓展东南亚市场。
      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钻井平台有44座在中国,18座在国际地区。
      受中国南方片区台风季影响,2024年公司钻井平台作业日数为17,502天,同比减少224天,降幅1.3%。
      2024年公司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14,160天,同比增加330天;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3,342天,同比减少554天。平台可用天使用率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至83.4%,其中半潜式钻井平台受天气因素影响工作量有所减少,使用率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至75.6%。具体作
      近年钻井平台作业日数
      注:(1)平均日收入=收入╱作业日数。
      (2)2024年12月3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7.1884。2023年12月3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7.0827。
      油田技术服务
      公司是中国近海油田技术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同时也提供陆地油田技术服务。通过科技研发的持续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秀的管理队伍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油田技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测井、钻完井液、定向井、固井、完井、修井、油田增产等专业服务。
      2024年油田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7,610.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5,717.5百万元增幅7.4%。公司持续践行「技术驱动」战略,围绕客户需求深化前瞻性技术布局与产业化能力建设,推动自主技术产品规模化应用及海外市场拓展,实现技术品牌价值与经营效益双提升。
      公司强化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加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形成科技研发、转化、迭代、创效的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向先进质态跃升,形成多项标志性成果。「璇玥」高端油气技术装备品牌成功发布,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有效助力深水深层、低孔低渗等高难度油气开发,为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全产业链水平注入新动能;「璇玑」系统规模化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全尺寸井下仪器已具备「旋导+探边+四条线+自主高速脉冲」能力,指向式旋转导向在渤海油田首次应用成功,助力「璇玑」提升全地层适应能力;「海弘」完井系统在国内海上油田成功应用超8,000井次,实现软件、工具和实验检测平台全系列规模化应用,有效提升我国海上完井产业自主化水平。
      公司充分整合全产业链技术优势,持续推进自研技术产品市场化进程,斩获海外技术产品订单,彰显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璇玑」系统高端系统工具及自研多种类测井仪器凭借先进技术性和广泛应用性,持续拓展外部市场份额,不断强化销售力建设和战略布局,扩大COSL技术品牌影响力;成功签订东南亚钻完井液、电缆测井等项目服务合同,构建「产品+服务」「产品+销售」双支线、互促进的营销模式,自研技术和产品获得客户充分认可,海外市场开拓成果丰硕。
      船舶服务
      公司经营和管理中国规模最大及功能最齐全的近海工作船船队,截至2024年底运营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油田守护船等200余艘船舶,能够为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工程建设和油╱气田生产提供全面的作业支持和服务,其中包括各种水深的起抛锚作业、钻井╱工程平台(船)拖航、海上运输、油╱气田守护、消防、救助、海上油污处理等,可以满足客户的多维度需要。
      2024年船舶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760.9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3,938.8百万元增幅20.9%。
      公司敏锐把握市场回暖契机,加强船舶资源池能力建设,年度作业规模大幅提升,同时以专业化管理优势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制配船方案,接连斩获大额度、长周期、高价值海外项目,区域市场高端客户群体不断扩大。成功开拓东南亚市场新客户,全面强化海上船舶服务统筹能力;首次进入非洲市场圆满完成船舶服务项目,市场渗透力进一步加强;首次实现工业互联网项目科研成果应用,显著提升OSV船舶物资和设备运维保障的数智化管理水平;「海洋石油545」船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对「LNG+新能源」模式升级改造,有效减少船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近年工作船队作业日数
      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
      公司是中国近海物探采集、工程勘察服务的主要供应商,是全球地球物理勘探的有力竞争者和高效优质服务的提供者。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5艘拖缆物探船、5艘海底地震物探船和4艘综合性海洋工程勘察船。为客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宽方位、宽频、高密度地震采集服务,海底电缆和海底节点多分量地震采集服务,综合海洋工程勘察等服务。
      2024年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2,664.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334.7百万元增幅14.1%。其中,工程勘察业务全年取得营业收入人民币723.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698.0百万元增幅3.7%。
      公司合理配置国内外装备资源,有效释放物探作业产能,2024年物探海外项目新签合同额、海外收入均创历史同期纪录。公司依托自主装备和技术研发,做强核心业务,提高采集资料品质与作业效率,自研「海脉」成功入选我国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在我国油气资源的储备和产量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海经」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圆满完成东南亚海外地震勘探技术服务作业,获得海外市场充分认可;持续强化与多元化客户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内冬季时窗互补释放产能,推动海外区域发展取得突破,「海洋石油721」船圆满完成西非、南美大型三维地震采集任务,工程勘察业务成功签订首个北美作业服务合同,海外市场深耕成果丰硕。
      近年物探船队作业量(公里╱平方公里)
      ChinaOilfieldServices(BVI)Limited、COSLHongKongInternationalLimited、COSLNorwegianAS(「CNA」)、COSLSingaporeLimited、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中法渤海」)、中海油田服务海南有限责任公司(「海南公司」)是集团的重要子公司,主要从事钻井、油田技术等相关业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ChinaOilfieldServices(BVI)Limited总资产为人民币4,901.7百万元,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661.2百万元。2024年ChinaOilfieldServices(BVI)Limited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310.4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30.4百万元。净利润为人民币307.8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37.9百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COSLHongKongInternationalLimited总资产为人民币7,671.6百万元,股东权益为人民币7,671.6百万元。2024年COSLHongKongInternationalLimited营业收入为0。净利润为人民币193.3千元,同比增加人民币68.8千元,主要因子公司分红导致投资收益增加。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CNA总资产为人民币11,320.4百万元,股东权益为人民币-6,145.4百万元。2024年CNA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00.1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400.5百万元,增幅28.6%。净利润为人民币-721.0百万元,同比增亏人民币125.3百万元,主要受新增作业平台准备成本增加影响。

业务展望:

2024年,本公司资本性支出完成人民币73.2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98.4%,整体完成情况良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3%。石油供需方面,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增长分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全球石油需求增长进一步放缓,国际油价走势不确定性增强。从全球油田服务市场规模变化看,呈持续恢复趋势,Spears&Associates咨询公司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各板块呈现增长趋势。
      2025年,预计公司资本性开支为人民币72亿元左右,主要用于装备投资及更新改造、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技术研发投入和基地建设等,公司内部资金流动性稳定、外部融资渠道储备充足,可保障现金流安全。
      公司将持续践行五大发展战略,不断增强装备实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油田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能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服务公司迈进,与客户、员工、伙伴、股东实现多方共赢和价值最大化。
      2025年业务展望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3.3%左右。全球经济复苏减速给石油市场带来挑战,国际油价在整体偏宽松的供需格局下承受下行压力。全球天然气市场走势依然强劲,国际气价将维持高位波动。随著全球多国选举和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碳排放辩论的尘埃落定,能源转型迈入关键一年,国际石油公司仍不遗余力地寻求能源供应与能源转型的平衡。据能源咨询机构RystadEnergy预计,2025年上游投资增长放缓,其中深水油田开发仍旧是投资热点,深水投资将增长约3.0%。由于全球石油行业上游投资的增长速度放缓,导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规模小幅度增长,据Spears&Associates的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油田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加2.2%。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海油田服务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