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绿叶制药(02186.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本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制药公司。本集团已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美国及欧洲成立研发中心,并拥有强劲的在研产品,包括20多种国内在研产品及10多种其他国际市场在研产品。本集团在包括微球、脂质体、透皮给药系统在内的新型药物递送技术方面维持国际高水平。本集团于新分子实体及抗体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亦积极于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进行战略开发。
本集团正布局全球供应链,在全球建立8个生产基地,并建立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凭借30多种涵盖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及代谢等治疗领域的产品,本集团的业务触角延伸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既有最大的制药市场-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也有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市场。
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报告期」)及直至本公告日期,本集团坚持其「创新驱动」及「国际化」发展战略,于研发、销售及营销、业务合作及制造的各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
于报告期内,本集团录得总收入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下降1.3%至人民币6,061.4百万元。总收入下降乃主要由于非产品销售(如研发服务)收入下降。产品销售额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增加人民币62.1百万元或1.1%至人民币5,689.5百万元。
市场定位及主要产品
于中国市场,本集团主要产品均于其四大主要治疗领域(肿瘤科、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代谢)具竞争地位。根据IQVIA数据显示,于报告期内,肿瘤科、代谢、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相关药品分别构成中国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大药品市场。本集团于中国的主要产品组合包括6款肿瘤治疗领域药品(力扑素、博优诺、百拓维、赞必佳、希美纳及米美欣)、5款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药品(思瑞康、若欣林、瑞可妥、美比瑞及金悠平)、3款心血管治疗领域药品(血脂康、欧开及麦通纳)及1款代谢治疗领域药品(贝希)。
就国际市场而言,本集团的产品主要定位于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包括思瑞康、思瑞康缓释片、Erzofri、Rykindo、利斯的明单日透皮贴剂、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贴剂(「利斯的明多天贴剂」或「LY30410」)、芬太尼贴剂及丁丙诺啡贴剂。
于报告期内,本集团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产品销售额减少4.8%,达人民币1,613.3百万元。肿瘤治疗领域产品销售额减少1.8%,达人民币2,084.6百万元。心血管系统治疗领域产品销售额减少1.6%,达人民币1,660.0百万元。代谢治疗领域产品销售额下降13.7%,达人民币388.9百万元。
本集团的17大主要产品已在全球的高发疾病领域建立强大的竞争优势,其市场份额有望稳步增长或保持现有水平。
有关肿瘤治疗领域的主要产品
力扑素
力扑素是当前全球唯一上市的紫杉醇脂质体制剂。该药独特的制剂类型使其具有肿瘤和淋巴结靶向性以及较长的半衰期,能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获得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上市多年来,力扑素因明确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医生和患者广泛认可,也相继获得多个权威指南和共识的推荐。于2024年11月,力扑素已获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常规目录,其所有适应症均可获国家医保报销,包括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疗。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博优诺
博优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于2021年4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博优诺是本公司附属公司博安生物研发的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博优诺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mCRC、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或原发性腹膜癌、子宫颈癌及肝细胞癌。此外,博优诺的所有适应症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就国际市场而言,该产品正于巴西处于生物制品上市许可申请(「BLA」)审评阶段。
百拓维
百拓维(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是目前全球唯一上市的戈舍瑞林长效微球制剂,用于需要雄激素去势治疗(「ADT」)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可用激素治疗的绝经前期及围绝经期妇女的乳腺癌患者。该产品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适应症已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于2024年11月,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纳入乳腺癌适应症。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百拓维基于本集团全球领先的微球技术平台开发,升级的微球剂型和改良的注射方式,能够兼顾疗效、安全和患者体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便捷的新选择。该产品在中国的商业化由本集团与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百济神州」)合作开展。
赞必佳
赞必佳是一种选择性的致癌基因转录抑制剂,在抑制肿瘤基因转录、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还可调节肿瘤微环境,进一步发挥抗肿瘤作用。于2024年12月,赞必佳已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治疗含铂化疗中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成人患者。
该产品于2020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附条件批准,是自1997年以来的近28年内、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SCLC的新化学实体。截至目前,赞必佳®共在全球17个国家或地区获得上市批准。本集团获权在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开发和商业化该产品,并已成功推动其在上述三地获批上市。
希美纳
希美纳为甘氨双唑钠(本集团的专利注射用化合物),用于配合若干实体肿瘤的放射治疗。希美纳为化学1类新药,且据本公司所知为唯一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癌症放射治疗的增敏剂。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希美纳为唯一上市的甘氨双唑钠产品。根据独立第三方于2009年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使用希美纳治疗若干类癌症可以增加完全或部分缓解这些癌症患者病情的可能性,并降低整体的治疗成本。
米美欣
米美欣于2024年6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适用于成人需阿片类镇痛药才能充分控制的重度疼痛(癌痛和非癌痛)。米美欣是羟考酮纳洛酮的口服缓释复方制剂,通过强阿片受体激动剂羟考酮发挥镇痛作用,且由于纳洛酮的口服生物利用率低,在不影响镇痛效果的同时,可通过直接与胃肠道阿片受体结合对抗羟考酮引起的便秘。此外,米美欣采用了防滥用锁药专有技术,有效防止羟考酮被研磨、提取、转化,进而阻止药物滥用;作用机制上,纳洛酮可拮抗羟考酮的活性,使滥用者无法获得欣快感并造成催促戒断反应,进一步降低滥用风险。
有关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的主要产品
思瑞康及思瑞康缓释片
思瑞康(富马酸喹硫平、速释、IR)及思瑞康缓释片(缓释制剂)乃具有抗抑郁特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思瑞康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思瑞康缓释片在若干市场亦获准用于抑郁症(「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症。本集团亦将思瑞康及思瑞康缓释片营销至中国以外的其他50个发达及新兴国家。
若欣林
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作为新药,于2022年11月于中国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抑郁症。据本公司所知,其为中国本土企业开发的第一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学1类新药。若欣林能够全面、稳定改善抑郁症状,显著改善焦虑状态、阻滞╱疲劳症状,缓解快感缺失和认知能力,促进患者更快恢复社交能力。此外,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会引起嗜睡,对性功能、体重及脂质代谢没有明显影响。于2024年11月,若欣林已获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利斯的明透皮贴剂(「利斯的明贴剂」)
利斯的明贴剂为以透皮贴剂形式的利斯的明,获中国、美国、欧洲及其他新兴国家或地区批准,并用于因阿尔兹海默症而导致的轻微至中度痴呆症及帕金森病(「帕金森病」)而导致的痴呆症。
瑞可妥
瑞可妥于2021年1月在中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是本集团第一个由长效缓释平台开发的获批上市创新制剂。瑞可妥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每两周注射一次的缓释微球肌肉注射制剂,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国唯一销售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瑞可妥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依从性问题,简化治疗方案。使用瑞可妥的患者亦预期有稳定的临床有效血浆药物水准,临床治疗亦更加方便。于2023年12月,瑞可妥已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维持原医保支付标准成功续约。除中国外,Rykindo亦于2023年1月获得FDA的上市许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以及作为单药或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盐的辅助疗法用于双相障碍I型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
Erzofri
Erzofr(i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于2024年7月在美国通过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案第505(b)(2)条款(「505(b)(2)途径」)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的治疗、以及作为单药或者作为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药的辅助疗法用于分裂情感性障碍成人患者的治疗。该药品是首个在美国获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由中国公司开发的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每月给药一次。该产品于2023年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编号:11,666,573),专利将于2039年到期。
美比瑞
美比瑞(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于2024年6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和维持期的治疗。
金悠平
金悠平(注射用罗替高汀缓释微球)于2024年6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其为由本集团研发的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金悠平可于7天内维持稳定的罗替高汀释放,符合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CDS」)的理念,并克服了短效多巴胺能药物产生的非生理性的脉冲式刺激。该产品每周一次的给药频率,亦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利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长期管理。
有关心血管治疗领域的主要产品
血脂康
血脂康为本集团的专利天然药品,以红曲为原料制成,用于高脂血症治疗。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为中国唯一血脂康生产商。根据IQVIA的资料,于2024年十二个月,中国调脂药物的市场总值估计约为人民币122亿元。根据IQVIA的资料,血脂康为2024年十二个月中国最普遍采用的高脂血症治疗天然药品及第四常用调脂药物。
麦通纳
麦通纳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用于治疗创伤或手术引起的脑水肿及水肿,以及治疗静脉回流障碍。根据IQVIA的资料,于2024年十二个月,中国的血管保护药品市场估计约为人民币36亿元。麦通纳为2024年十二个月中国最畅销的国产七叶皂苷钠产品,同时为中国使用量第二大的国产血管保护药品。
欧开
据本公司所知,欧开为中国唯一含有钠盐的口服七叶皂苷片,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肿胀及静脉水肿。根据IQVIA的资料,欧开在2024年十二个月被列为中国国内生产的第四大血管保护药品。
有关代谢治疗领域的主要产品
贝希
贝希为阿卡波糖胶囊,用于降低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资料,于2024年十二个月期间,本集团为唯一阿卡波糖胶囊生产商。根据IQVIA的资料,于2024年十二个月期间,中国阿卡波糖产品的市场总值估计约为人民币11亿元,且贝希为2024年十二个月中国第二常用国产阿卡波糖产品。
研究及开发
本集团的研发活动由四个化学药品平台组成,即长效及缓释技术、脂质体及靶向给药、透皮释药系统以及新型化合物。本集团已将其研发能力扩展至受博安生物四大尖端平台,即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平台、双特异性T-cellEngager技术平台、抗体药物偶联(「ADC」)技术平台及细胞治疗平台所支持的生物领域。本集团透过策略性地在开发经验证化合物和新药、生物类似药及新型生物药品专有配方方面分配资源,以平衡临床开发的风险。本集团相信,其研发能力将成为本集团长期竞争力以及未来增长及发展的驱动力。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研发团队由649名雇员组成,包括医学、制药及其他相关领域的58名博士及318名硕士。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在中国共获得275项专利并有82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在海外共获得580项专利并有124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
本集团将继续投资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代谢四个战略治疗领域的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拥有23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在研产品。该等在研药物包括12种肿瘤产品、5种中枢神经系统产品及6种其他产品。此外,本集团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11种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
于报告期内及直至本公告日期,本集团于以下候选产品取得令人瞩目的研发成果。
非博安生物制品候选品研发进程
LY01610(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本集团开发的适用于SCLC的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
LY01610在已完成的1期和2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中国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中,LY01610在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优于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拓扑替康的历史水平。在安全性方面,LY01610的血液学毒性也低于拓扑替康,并且比盐酸伊立替康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更少。
于2024年3月,LY01610已于中国完成3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LY30410(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每周两次)):本集团开发的全球首个每周给药两次的利斯的明透皮贴剂。
其于2021年获得若干欧洲国家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与阿尔茨海默症(「AD」)相关的轻中度痴呆症。其于2023年10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轻、中度AD的症状。
于2024年6月,本集团的合作伙伴TowaPharmaceuticalCo.,Ltd(.东和药品)向日本厚生劳动省递交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每周两次)的新药上市申请(「NDA」),以治疗与AD相关的轻、中度痴呆症。
美比瑞(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本集团开发的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中国药品审评中心(「CDE」)已于2022年12月受理该药物的上市申请,其于2024年6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于2024年6月,美比瑞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和维持期的治疗。
金悠平(注射用罗替高汀缓释微球):本集团开发的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
该产品的NDA已于2023年8月获中国CDE受理,并于2024年6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作为目前更符合CDS理念的周制剂,金悠平相比当前已上市的、需要每日给药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克服了短效多巴胺能药物产生的非生理性的脉冲式刺激,显示出明显的缓释制剂特征,7天内可维持稳定的罗替高汀释放,使患者血液中活性成分的浓度保持稳定并连续多日产生持续疗效,从而真正实现CDS并减少药物浓度波动导致的不良反应。该产品每周一次的给药频率,亦可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利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长期管理。
于2024年6月,金悠平作为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品种,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米美欣(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当前首款在中国获批上市、具有高技术壁垒的国产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
米美欣是羟考酮纳洛酮的口服缓释复方制剂,通过强阿片受体激动剂羟考酮发挥镇痛作用,且由于纳洛酮的口服生物利用率低,在不影响镇痛效果的同时,可通过直接与胃肠道阿片受体结合对抗羟考酮引起的便秘。此外,它采用了防滥用锁药专有技术,防止羟考酮被研磨、提取、转化,进而阻止药物滥用;作用机制上,纳洛酮可拮抗羟考酮的活性,使滥用者无法获得欣快感并造成催促戒断反应,进一步降低滥用风险。
于2024年6月,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成人需阿片类镇痛药才能充分控制的重度疼痛(癌痛和非癌痛)。
Erzofr(i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由本集团自主开发的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液的创新制剂。
该产品是首个在美国获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由中国公司开发的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液。该产品于2023年获得美国专利授权(专利编号:11,666,573),将于2039年到期。Erzofri在美国以505(b)(2)途径取得新药上市批准。
该药物在欧洲的开发亦进展顺利,并计划在全球市场注册上市。
于2024年1月,于《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规定时限内,并无针对通过505(b)(2)途径提交予FDA并获FDA受理的Erzofri的NDA提出任何专利侵权诉讼。这意味著Erzofri在其NDA审核过程中的专利挑战获得成功。
于2024年6月,本集团收到美国FDA的正式检查报告,显示本集团用于生产Erzofri的生产场地以无需采取整改(NAI,零「483」)成功通过美国FDA的上市批准前检查(PAI)。
于2024年7月,Erzofri已获得美国FDA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以及作为单药或者作为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药的辅助疗法用于分裂情感性障碍成人患者的治疗。
LY03020: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亦是本集团自主开发的全球首个痕量胺相关受体1(TAAR1)及5-羟色胺2C型受体(5-HT2CR)的双靶点激动剂。
临床前研究证明,LY03020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以及认知障碍,亦能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精神病性障碍(ADP)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且未见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EPS)和体重增加、血糖╱血脂水平异常等代谢综合征风险,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于2024年8月,该产品获得中国CDE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拟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AD精神病性障碍。
于2025年1月,该产品获得FDA批准,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LY03021:由本集团自主开发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多巴胺转运体DAT抑制剂、γ-氨基丁酸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GABAARPAM),拟用于治疗抑郁症。非临床研究显示,LY03021给药后24小时即显著改善模型动物抑郁症状,且连续用药,药效可维持至为期21天的研究结束时,展现出兼具快速起效和长期连续用药保持疗效的优势。同时,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NOAEL(未观察到毒副作用剂量)超出有效剂量50倍以上。
于2024年11月,该产品已获CDE批准在中国启动临床试验。该产品拟用于治疗抑郁症。
赞必佳(注射用芦比替定):是一种创新选择性的致癌基因转录抑制剂,在抑制肿瘤基因转录、导致肿瘤细胞雕亡的同时,还可调节肿瘤微环境,进一步发挥抗肿瘤作用。
该药于2020年获得FDA的附条件批准,是自1997年以来的近28年内、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SCLC的新化学实体。截至目前,其共在全球17个国家或地区获得上市批准。本集团获权在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开发和商业化该产品,并已成功推动其在上述三地获批上市。
于2024年12月,赞必佳作为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品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治疗含铂化疗中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SCLC成人患者。
LY03015:由本集团自主开发的创新VMAT2(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Sigma-1受体激动剂,拟用于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TD」)和亨廷顿病(「HD」)。
临床前结果表明:与市售产品相比,LY03015具有更优异的体内外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无脱靶效应,心脏安全性更好。Ⅰ期临床结果显示:LY03015总体安全耐受性良好,半衰期较长,能够实现每日口服一次的给药方式。与已上市VMAT2制剂相比,LY03015不经过CYP2D6代谢,因此发生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较小。
于2025年1月,LY03015已在中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入组。LY03015将在中国开展的Ⅱ期临床试验为一项在TD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
博安生物制品候选品研发进程
博优倍(®BA6101,60mg地舒单抗注射液):一种RANK配体的免疫球蛋白G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是博安生物自主开发的首个Prolia(普罗力)生物类似药。
其已于2022年11月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具有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
于2024年1月,博安生物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完成地舒单抗注射液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入组。根据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的指南,并根据与FDA、EMA和PMDA的讨论,在完成3期临床研究后,博安生物可以分别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提交BA6101和BA1102的BLA,申请原研参照药普罗力及安加维的全部获批适应症。
博洛加(BA1102,120mg地舒单抗注射液):由博安生物自主开发的RANKL配体的免疫球蛋白G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为安加维的生物类似药。
于2024年1月,博安生物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完成地舒单抗注射液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入组。根据FDA、EMA及PMDA的指南,并根据与FDA、EMA及PMDA的讨论,在完成3期临床研究后,博安生物可以分别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提交BA6101和BA1102的BLA,申请原研参照药普罗力及安加维的全部获批适应症。
于2024年5月,博洛加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GCTB」),包括成人和骨胳发育成熟(定义为至少1处成熟长骨且体重≥45kg)的青少年患者。同时,博安生物也在推进博洛加用于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的中国上市工作。
BA5101(度拉糖肽注射液):由博安生物自主开发的一种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为Trulicity(度易达)的生物类似药。
BA5101拟用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血糖控制。它是第一个由中国公司开发并获批准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的度易达生物类似药,也是第一个在中国提交BLA的度易达生物类似药。
于2024年3月,其3期临床试验(疗效、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比较研究)已在中国完成。
于2024年5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DE已受理该药的BLA申请。
于2024年8月,美国FDA已批准在美国启动BA5101的临床试验。
BA9101(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一种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眼用注射液,为艾力雅的生物类似药。
国际上,阿柏西普作为新生血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RVO)、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一线用药被广泛应用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并在临床实践需求的推动下,呈现广阔的市场前景。
于2024年4月,其3期临床试验(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已在中国完成。
于2024年7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DE已受理该药的BLA申请。
BA2101:博安生物自主开发的长效全人源单克隆IgG4型抗体,靶向白细胞介素-4受体亚基α(IL-4Rα)。
与通常需要每两周给药一次的具有相同靶点的药物相比,BA2101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活性。临床前研究显示,BA2101在食蟹猴体内的半衰期比同一靶点的上市产品更长,这一特性预计将使得在人体中每四周仅需用药一次。已完成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BA2101的半衰期更长,清除率低于市售产品。
于2024年1月,已启动其2期临床试验。
BA1301:博安生物自主开发的靶向Claudin18.2的ADC候选药物。
注射用BA1301是我们首款靶向Claudin18.2的新型ADC候选药物。其采用定点偶联技术将细胞毒性有效负载与靶向Claudin18.2的单抗偶联。通过抗体的靶向性引导细胞毒性有效负载到达肿瘤部位。这种设计在发挥杀伤肿瘤效果的同时,亦降低细胞毒性有效负载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窗口。
于2024年1月,BA1301被FDA授予治疗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的ODD。
BA1302:由博安生物自主开发的靶向CD228创新型ADC药物。
BA1302为靶向CD228的创新型ADC药物,BA1302抗体部分为创新的全人源抗CD228单克隆抗体,筛选自博安生物自有知识产权的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该抗体具有良好的结合特异性,只结合膜形式的CD228而不结合其可溶形式sMFI2,减少了载荷在非靶细胞中的释放,从而提供了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BA1302化学部分则采用创新的连接子-载荷(BNLD11),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结构设计上,每个抗体分子上平均偶联了约4个BNLD11分子,这种设计在提高了药物杀伤效率的同时减少因载荷脱落导致的毒性,平衡了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
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BA1302具有优异的内化活性和旁杀作用。从其对CD228低至高表达的肺癌、胃癌及黑色素肿瘤三种癌症均表现出显著的杀伤活性,以及有效抑制多癌种患者来源肿瘤模型(PDX)的肿瘤生长的特性,可见其具备泛实体瘤种治疗的潜力。BA1302在食蟹猴体内显示出较长的半衰期和良好的药代特征,安全耐受性较好,展现出优异的临床治疗潜力。
于2024年7月,BA1302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DE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这是中国首个获准进入临床试验的靶向CD228的创新型ADC候选药物。
于2024年11月,BA1302已完成1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入组。
于2025年3月,BA1302获得FDA授予的用于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两个适应症的ODD。
销售、营销及商业合作
全球市场
本集团业务覆盖美国、欧洲联盟、日本、东南亚国家联盟、拉丁美洲、海湾合作委员会等80个国家或地区及其他新兴国家或地区。本集团亦有强劲的销售伙伴关系,全球有超过50个伙伴。
中国市场
本集团已经建立一个庞大的全国性销售及分销网络,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本集团透过全国约1,000名销售和营销人员及一个由约1,730家经销商组成的网络进行销售、营销及分销工作,共同令本集团将其产品销往22,430多家医院。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等医院包括于中国的三级医院约2,310家或约占所有三级医院的89.5%、二级医院约6,040家或约占所有二级医院的67.0%,以及一级及其他医院和医疗机构约14,080家或约占所有一级及其他医院和医疗机构的65.0%。本集团相信,本集团的销售和营销模式以及拥有广泛的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覆盖率是一项明显的竞争优势;这是本集团内部人员在不同地区开展学术推广以及本集团与全国各地优质经销商长期合作的成果。本集团亦相信,其销售和营销模式为本集团继续提升其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及扩大其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商业合作
于报告期内,我们与国内外知名公司就我们的产品于全球范围内开展多项合作,具体如下:
于2024年1月,博安生物与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康元」)就BA2101订立合伙协议。根据该合伙协议,健康元获得在中国内地开发和商业化BA2101的独家权利,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道疾病。合作伙伴健康元是呼吸道疾病治疗领域的领先中国公司。其拥有丰富的呼吸产品和覆盖全国的专门营销团队,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通过此次合伙,博安生物将利用彼等各自在研发和商业化方面的优势,加速BA2101用于哮喘和COPD等适应症的临床开发。
于2024年2月,本集团与MyungInPharm订立协议,授予后者于韩国独家销售利斯的明多天贴剂的权利。
于2024年11月,博安生物就地舒单抗注射液(BA6101及BA1102)在巴西市场商业化与一名战略合作伙伴订立授权协议。
于2025年1月,博安生物已向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兴生物制药」)授出地舒单抗注射液(BA6101及BA1102)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推广权。
制造
本集团正布局全球供应链,在全球拥有8个生产基地,并建立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GMP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正致力于建立全球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系统以及资讯平台,以确保成功整合本集团的全球制造设施系统。于2024年1月,博安生物已获得巴西国家卫生监督管理局对生物制品博优诺的GMP认证,涵盖原液和注射剂。德国米斯巴赫的透皮贴剂生产基地仍保持满负荷运转,并正增加产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于报告期内进行了数次现场客户审核,并确认符合GMP标准。于报告期内,有新客户加入,其产品根据客户要求的时间发布。然而,罗替高汀贴剂于德国市场上市,作为UCBNeupro?贴剂的首个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替代选择。该产品已在更多欧洲国家成功上市。于「米斯巴赫项目2027」的框架内,对新增生产能力投资在规划中,正在按照项目时间表和预算进行。
业务展望:
于报告期内,由于中国境内医药行业多项新政策的影响,本集团于2024年上半年录得产品销售额下跌1.0%。然而,通过销售策略与销售团队调整以及新产品销售增长带动,本集团2024年下半年产品销售额较2023年下半年实现增长4.0%,及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7.2%。产品销售额趋势正向改善。
本集团的新药管线经过多年的发展,专注于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治疗领域,目前正进入成果期。近年来,随著重要新产品销售额的快速增长,本集团的整体业务将进入高增长阶段。
本集团预期,下列基本面变动及战略调整将进一步帮助本公司实现日后高质量的业绩增长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三年在全球国家或地区批准超过10款新产品,创造出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有望带来高销量增长。
在肿瘤治疗领域,本集团有五款新产品(博优诺、百拓维、赞必佳、米美欣和博洛加)在中国获批。
于2021年,本集团已获批的广谱抗肿瘤产品博优诺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根据IQVIA数据显示,于2024年,贝伐珠单抗在中国的市场销售额已达到人民币100亿元,增长率为21.0%。于2023年,本集团的创新剂型百拓维已核准上市,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根据IQVIA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GnRH激动剂市场总规模约为人民币111亿元。凭借其创新的微球配方,百拓维能够在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体验。本集团与百济神州就百拓维在中国的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产品的两个适应症已纳入最新的国家医保目录。
于报告期内,于2024年12月,创新分子产品赞必佳已于中国大陆核准上市,此前,该产品已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上市。该产品用于治疗转移性小细胞肺癌。肺癌是所有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非常难以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接受初始治疗后会产生抗药性并复发。同时,这种疾病的治疗进展非常有限,二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实质突破。芦比替定的获批将为医生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此外,于2024年5月,博洛加已获批准用于GCTB,而于2024年6月,米美欣已获批准用于治疗重度疼痛(癌痛及非癌痛)。这两种产品均为肿瘤领域跨部门使用的药物,与本集团之前推出的肿瘤产品有很强的协同作用。
作为本集团的强势领域,肿瘤治疗领域有潜力在短期内通过五款新产品的上市,为本集团带来超过人民币10亿元的年收入增量,长期的市场增量潜力超过人民币50亿元。
在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本集团有五款新产品(若欣林、瑞可妥、美比瑞、金悠平及利斯的明透皮贴剂)在中国大陆获批,四款新产品(Rykindo、Erzofri、利斯的明多天贴剂及罗替高汀贴剂)在美国或欧洲获批。
其中,若欣林是于2022年批准治疗抑郁症的化学新药。抑郁症影响全球近3亿人。中国约有5,000万名需要规范用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然而,开发治疗精神障碍的新药一直困难重重。同时,现有药物于该治疗领域的疗效及副作用方面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该产品的上市是中国本土研发的创新药物于该领域的突破。临床研究显示,若欣林能够全面、稳定改善抑郁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于上市第一年,若欣林销售迅速,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领域增长最快的新药之一。本集团预计该产品将成为另一个销售潜力达人民币数十亿元的畅销产品。本集团亦将扩大若欣林于青少年人群及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中的研究,并预期该产品将应用于更广泛的抑郁症患者群体。
我们的抗精神病旗舰药物Erzofri已于2024年7月在美国成功获得批准。Erzofri是首个在美国获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由中国公司开发的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液。根据公开可得资料,于2024年,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液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为31.25亿美元。该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竞争产品少之又少。Erzofri凭借其独特的产品优势,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
以若欣林和Erzofri为重点的中枢神经系统领域,也是本集团收入增量超过人民币50亿元的长期市场潜力所在。
成熟产品有望稳定增长
本集团专注于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疾病3大治疗领域,已开发出四种核心成熟产品:力扑素、思瑞康、血脂康及欧开。这四款产品均为独家或原创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均已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于2024年11月,力扑素已获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常规目录,其报销标准则保持不变。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随著患者规模的扩大,这些产品将在未来带来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些产品的收入构成本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为未来新产品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化销售模式及策略以应对宏观的制药市场环境变化,为销售额的高品质增长奠定基础
根据目前制药市场的趋势,本集团将继续加强中央销售部门对基层销售人员的管理和控制。本集团亦将通过更高效的销售模式、优化人员结构、建立更完善的销售激励体系来降低销售费用。
随著若干新产品的推出,本集团将引入具有创新药销售经验的管理团队并且扩大核心治疗领域的销售团队。在肿瘤领域,随著赞必佳及米美欣的推出,本集团已设立专队快速覆盖核心医院,并与现有团队合作,全面推动产品于广阔市场的覆盖。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本集团将继续扩大若欣林的团队规模,以增加其于核心市场的覆盖范围,开展更多学术临床试验。同时,本集团亦将与不限于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科室的多个合作伙伴合作,积极扩展若欣林于多科室的覆盖范围。于常规药领域,本集团将有序扩充欧开的专职团队,进一步释放该产品的潜力。
对外,本集团将不断深入国内外市场,并积极寻求与第三方的合作机会,确保业务保持高质量健康增长。
继续优化开发中的产品管线,专注于核心治疗领域,并增加新分子创新药的投资比例
随著过去十年的研发投资进入成果期,本集团将继续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首要任务。在中短期内,本集团预期多个生物制品将在中国及海外上市。度拉糖肽(BA5101)和阿柏西普(BA9101)已于报告期内申请BLA,可能于2025年在中国获批。地舒单抗(BA6101和BA1102)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5年末或2026年上半年提交美国、欧盟和日本的BLA申请。
长远而言,本集团拥有一系列针对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各种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创新型生物制品(BA2101、BA1106、BA1202、BA1301及BA1302),以及一系列针对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创新型化学药物(LY03014、LY03015、LY03017、LY03020及LY03021)。该等候选药物大多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在授权引进方面,本集团将专注于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高潜力产品,该等产品可于短期内产生销售收入,并与现有产品产生协同效应。对于非核心产品或有机会通过合作伙伴的商业化获得更大销售规模的产品,本集团将积极选择授权引出。
优化各项开支,提高盈利能力
随著越来越多高价新产品投放市场,本集团的整体毛利率预期将逐步提升。此外,本集团将从战略上持续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开支。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本集团的管治及行政开支可维持于目前的绝对水平。市场工作效率将持续提升,销售开支与收入比率预期将逐步下降。随着计息负债减少,财务开支与收入比率亦将有所降低。研发开支将被控制为一定数额。因此,预计未来三年,整体净利润率将逐步恢复至行业水平。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