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乐普生物-B(02157.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商业化
于报告期内,本集团的总收入约为人民币367.8百万元,同比增长63.2%。2024年,本集团录得销售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的收入约人民币300.3百万元,为2023年录得收入(约人民币101.4百万元)的三倍。就许可业务而言,本集团已录得收入约人民币22.0百万元,其来自CMG901许可协议项下的里程碑付款及所提供的技术转让服务。此外,本集团就提供CDMO服务录得收入约人民币45.5百万元。
–我们已为商业化产品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建立了一支高效的销售和营销团队。我们的商业化团队主要负责制定产品推广、产品定位和品牌管理策略,通过学术推广活动和产品教育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提高领先医生和患者群体对产品的认知度。于2023年4月,普特利单抗已成功获纳入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和MSI-H/dMMR实体瘤的2023年CSCO及CSGO指南,表明临床KOL的高度认可。
在建立销售渠道方面,我们积极发展与各种业务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已在中国27个省份的采购平台上完成了招标程序。我们已通过各种销售渠道覆盖中国约81个城市,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我们的销售网络。
–2024年,本集团已录得收入约人民币22.0百万元,其产生自KYM(由我们与康诺亚成立的合营企业)与AstraZeneca于2023年2月23日订立的CMG901的许可协议项下的里程碑付款及所提供的技术转让服务。我们始终致力于推进全球合作战略,并积极开展对外授权合作。此外,于2025年1月,本公司与ArriVent订立独家许可协议,据此协议,本公司授予ArriVent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制造和商业化MRG007的全球独家许可。根据协议条款,本公司有资格获得总计最高达12亿美元的款项(包括首付款及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净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此外,我们战略性地利用我们的剩余产能为乐普医疗及╱或其附属公司提供CDMO服务,以支持其GLP-1及相关产品的开发。这些努力在2024年为我们带来约人民币45.5百万元的CDMO服务相关收入。展望2025年,根据独立股东在本公司于2025年1月7日举行的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所授出的批准,本公司预期继续产生不超过人民币36.0百万元(年度上限)的CDMO相关收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亦继续专注于其候选药物的研发,同时不断评估与肿瘤治疗范围及候选药物涵盖的广泛适应症相关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以最大化提高其产品管线的竞争力。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本公告日期,本集团候选药物的进展及最新状况描述如下:
MRG003
MRG003是一种由EGFR靶向单抗与强效的微管破坏有效载荷MMAE分子通过vc链接体偶联而成的ADC。其特异性地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人EGFR,具有高亲和力,在链接体的内化及溶酶体蛋白酶裂解后释放强效的有效载荷,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我们已收到国家药监局发出的《受理通知书》,MRG003用于治疗R/MNPC的新NDA已获受理,目前正由国家药监局进行优先审评。我们同时正在进行HNSCCIII期临床研究。我们亦正在通过MRG003与癌症免疫的联合疗法进一步探索MRG003的潜力,该联合疗法可能会成为一种更前线的治疗方案,为更多患者带来临床效益。
-单一疗法
NPC:我们已重新提交MRG003的新NDA,并于2025年3月收到国家药监局发出的有关新NDA已获受理的《受理通知书》。MRG003亦已获国家药监局CDE纳入优先审评。监管机构目前正有序进行MRG003的临床及药学审核。我们于2024年6月在美国提交BTD申请,而FDA于2024年7月就治疗R/MNPC授予BTD。我们在IIb期关键临床研究中观察到良好的数据,并将于2025年ASCO大会上呈现。
HNSCC: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正在进行HNSCC的随机、开放、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联合疗法
MRG003+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我们正在进行MRG003与普特利单抗联合治疗实体瘤的I/II期试验,并已完成I期试验。我们已观察到良好的初步数据,该等数据入选2024年ASCO年会并以口头汇报形式呈现。此外,关于R/MNPC的最新II期临床研究优异数据获入选2024年ESMOASIA大会,并以口头报告形式呈现。截至2024年6月30日,ORR和DCR分别为66.7%和93.3%。PFS和DoR尚未成熟,6个月PFS率和6个月DoR率分别为76.2%和83.3%。
-上市规则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本公司无法确保本公司将能成功开发及最终成功销售MRG003。股东及我们的潜在投资者在买卖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MRG002
MRG002是一种创新性HER2靶向ADC药物,HER2是在许多癌症类型(包括BC、UC及GC/GEJ等)中异常高表达的靶点分子。我们在中国的MRG002临床发展策略旨在了解MRG002对多种常见恶性肿瘤,尤其是BC的二线或以上的全身性治疗的疗效潜力。上述适应症的注册性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我们也持续地通过开展MRG002与癌症免疫的联合疗法的临床试验,不断探索MRG002的潜力,旨在面向更多早期患者,为填补医疗需求缺口提供更多选择。
-单一疗法
HER2高表达BC:我们已于中国完成HER2高表达BC肝转移II期关键临床试验,并已观察到良好的数据,该数据已于2024年SABCS大会上呈现。截至2024年7月,该关键II期临床研究的ORR及DCR分别为60.8%及86.3%,mPFS为8.6个月,mDoR为9.4个月。同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正在进行HER2阳性BC的III期临床研究。
-联合疗法
MRG002+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我们正在进行MRG002与普特利单抗联合治疗HER2表达实体瘤的II期试验,并已于治疗UC中观察到良好的数据,该等数据已在2024年ESMO大会上呈现。截至2024年4月,所有接受评估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64.0%和89.0%。对于MRG0021.8mg/kg剂量组的患者,可评估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70.0%和90.0%。对于HER2+患者,可评估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70.6%和94.1%。接受治疗时间最长的患者的PFS超过26.5个月,且仍在持续。
-上市规则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本公司无法确保本公司将能成功开发及最终成功销售MRG002。股东及我们的潜在投资者在买卖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MRG004A
MRG004A是一种TF靶向位点特异性偶联创新ADC药物。我们目前正在进行实体瘤I期临床研究,并已观察到在PC、TNBC及CC中的抗肿瘤活性信号。针对实体瘤的初步I期数据已在2024年ASCO年会上以口头汇报形式呈现。截至2023年12月15日,在PC患者中,2.0mg/kg剂量组的ORR及DCR分别为33.3%及83.3%。在TF表达≥50%、3+强度及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下治疗的5例PC患者中,ORR及DCR分别为80%及100%,mPFS为5.5个月。于2024年3月,MRG004A已获FDA授予FTD,用于治疗经过过往批准的疗法治疗的复发性或难治性PC,该认证表明MRG004A的创新性及满足医疗需求缺口的潜能。我们正在进行I期剂量拓展研究,以进一步探索MRG004A在PC适应症中的剂量优化。
-上市规则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本公司无法确保本公司将能成功开发及最终成功销售MRG004A。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在买卖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MRG001
MRG001是一种临床进度领先的CD20靶向ADC药物,可满足对利妥昔单抗存在原发性耐药的B细胞NHL患者或对利妥昔单抗及标准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存在获得性耐药的B细胞NHL患者的医疗需求。我们在中国正进行MRG001的Ib期剂量扩展研究,并已于DLBCL患者中观察到良好的初步数据。
-上市规则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本公司无法确保本公司将能成功开发及最终成功销售MRG001。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在买卖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MRG006A
MRG006A是一种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GPC-3ADC候选药物,具有全球首创新药潜力,乃基于我们的Hi-TOPi平台开发。我们于2024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IND批准,且我们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于临床前研究中,MRG006A在多种CDX模型及HCCPDX模型中展现出强大的剂量依赖性的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MRG006A亦在探索性毒理学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相关临床前数据已于2024年4月在AACR年会上呈现。
-上市规则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本公司无法确保本公司将能成功开发及最终成功销售MRG006A。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在买卖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CMG901
CMG901是一种CLDN18.2靶向ADC,含CLDN18.2特异性抗体、可裂解连接子及毒性载荷、MMAE,其为中国及美国首个获得IND批准的CLDN18.2靶向ADC。CLDN18.2于GC、PC及其他实体瘤中的表达呈高度选择性及广泛性,使其成为癌症治疗的理想靶点。其由我们与康诺亚透过合营企业KYM共同开发。CMG901在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于2024年6月,CMG901治疗晚期GC/GEJ的I期临床研究最新数据在2024年ASCO年会上以口头汇报形式呈现。2025年1月6日,该I期临床研究数据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期刊《TheLancetOncology》上发表。截至2024年2月24日,2.2mg/kg的剂量组中的患者ORR为48%。在上述剂量组中,CMG901呈现良好数据,mPFS为4.8个月,mOS为11.8个月。就许可协议而言,AstraZeneca一直在进行多项关于CMG90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于2024年3月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上发布了一项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对比CMG901单药治疗与研究者选择作为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晚期或转移性CLDN18.2表达胃及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的方案,且首例患者于2024年4月接受首次给药。
-上市规则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本公司无法确保本公司将能成功开发及最终成功销售CMG901。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在买卖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MRG007
MRG007是一种针对消化道癌的新型ADC,在消化道癌的临床前模型中表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并在IND支持性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指数。本公司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提交首个IND申请,初步临床开发重点为结直肠癌、胰腺癌和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MRG007的临床前数据预计将在2025年4月的AACR年会上呈现。
-上市规则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本公司无法确保本公司将能成功开发及最终成功销售MRG007。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在买卖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
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是一种针对人PD-1的人源化IgG4单抗,可拮抗PD-1信号,以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PD-L1及PD-L2的结合来恢复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并自2022年下半年起商业化用于治疗MSI-H/dMMR及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于2023年4月,普特利单抗作为MSI-H/dMMR结直肠癌和实体瘤的二线或以上治疗,以及普特利单抗作为黑色素瘤的二线治疗被纳入2023年CSCO指南。此外,用于治疗晚期和复发性MSI-H/dMMR妇科肿瘤的普特利单抗被纳入2023年CSGO指南。基于II期研究结果,普特利单抗在MSI-H/dMMR患者中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且我们预计将在2025年ASCO年会上呈现长期生存结果及最新的安全性概况。
-MSI-H/dMMR实体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正在进行一线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开放、多中心及随机的III期临床试验,作为附条件上市批准的确证性临床研究。
-黑色素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正在进行开放、多中心及随机的III期临床试验,用于IV期(M1c)黑色素瘤受试者的一线治疗,作为附条件上市批准的确证性临床研究。
-GC/GEJ二线治疗:我们正在进行普特利单抗与伊立替康联合疗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患者入组正在进行。
CG0070
CG0070是治疗经BCG治疗无应答膀胱癌患者的溶瘤腺病毒,目前我们的美国合作伙伴CGOncology正在针对CG0070进行MRCTIII期临床研究。我们观察到的良好数据已在2024年第25届泌尿肿瘤学会(SUO)年会上以口头汇报形式呈现。截止2024年9月30日的数据显示,在接受CG0070单药治疗后,74.5%的患者在任何时间均达到CR,DOR中位数尚未达到,但超过了27个月。我们从CGOncology许可引进CG0070,获授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进行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权利。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在中国正进行I期临床试验,并已完成I期患者入组。就CG0070与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的联合疗法而言,我们就治疗BCG无应答NMIBC患者的I期试验获得国家药监局的IND批准。
-上市规则第18A.08(3)条规定的警示声明:本公司无法确保本公司将能成功开发及最终成功销售CG0070。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在买卖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创新平台
我们持续致力于建立和开发新型技术平台,将其作为本公司的创新引擎。除临床验证的vc-MMAE平台外,我们亦已为ADC候选药物开发多个创新的链接体-有效载荷平台,包括Hi-TOPi平台及其他早期阶段的平台。于报告期内,我们的创新ADC平台及T细胞衔接器平台TOPAbody取得了重大进展。依托该等创新平台,我们已开发出两款ADC候选药物,分别为具有全球首创新药潜力的MRG006A及具有全球同类最优潜力的MRG007,以及新一代T细胞激动性抗体CTM012。我们已观察到良好的临床前研究数据,并已于中国获得MRG006A的IND批准。同时,我们正在高效推进MRG007及CTM012进入临床研究阶段。MRG006A及TOPAbody平台的临床前数据已于2024年4月在AACR年会上呈现。
-Hi-TOPi平台:用于ADC的Hi-TOPi平台的特点是:(i)链接体,在血液循环中高度稳定,在肿瘤细胞中高效释放有效载荷;(ii)有效载荷,具有优于竞争对手的良好效力(其并非Pgp的底物,因此具有克服耐药性的巨大潜力);(iii)使用新型链接体有效载荷的ADC,在多种肿瘤类型的PDX中显示出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且猴子对其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及(iv)改善治疗窗口。
利用新型链接体-有效载荷平台,我们已开发MRG006A,其为具有全球首创新药潜力的ADC候选药物,且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T细胞衔接器平台:我们专有的T细胞衔接器平台TOPAbody的特点是(i)同时启动TCR信号和共刺激途径,旨在释放T细胞的全部潜能;及(ii)肿瘤微环境中的活性受限。
基于T细胞衔接器平台,我们开发了CTM012,这是一种具有全球同类最优潜力的新一代T细胞激动性抗体,于报告期内已进入IND申报研究阶段。我们于2024年在中国及美国提交了CTM012的pre-IND申请。
业务展望:
本公司是一家聚焦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推动中国创新型ADC的技术进步,以更好地填补癌症患者的临床需求缺口。展望2025年,我们计划通过以下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我们的竞争优势:
在药物研发方面,我们致力于将自主研发能力与战略合作相结合,聚焦临床需求显著的适应症领域,不断丰富差异化的商业化产品组合。此外,我们致力于强化ADC平台建设并开发创新技术,以支持下一代药物的开发。对于我们的注册阶段产品MRG003,监管机构目前正有序进行临床及药学审核。我们将集中资源,全力加速其获批进程。我们亦将探索MRG004A及MRG006A等其他创新候选药物的更多潜在临床价值。同时,我们亦正在不断探索管线内的联合疗法的潜在疗效,为更多患者带来临床效益。就创新分子而言,我们将加强建设创新平台,并全力推进创新分子CTM012及MRG007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在国内商业化方面,于2024年我们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强劲增长,通过自有销售渠道,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三倍,充分验证了我们的销售策略和商业模式。我们将继续完善市场营销和商业化团队,并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的市场可及性,加快各级市场渗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凭借我们商业化团队的专业知识及行业资源,我们将寻求通过市场营销、学术推广等各种方式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及市场认知度。同时,我们将开始筹备MRG003的商业化上市。我们相信,通过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将有效提升市场准入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并增加我们已商业化产品的销售额和品牌影响力,从而为我们ADC产品管线的未来商业化奠定坚实的市场和渠道基础。
在国际方面,我们将加大在全球市场的拓展力度。我们的ADC平台已获跨国公司认可—CMG901的全球权利已成功授权给AstraZeneca,MRG007的除大中华区外地区权利授权给ArriVent。我们预期其他ADC产品将迎来更广阔的商业发展机遇。展望未来,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扩大我们的国际网络,并探索新的业务开发合作机会。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合作、授权协议或合资企业等方式开发我们的ADC产品和其他创新候选药物。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