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4月1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长盛基金近期对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百利天恒 (长盛基金参与公司2024年年报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2024年,百利天恒实现营业收入582,271.78万元,同比增长936.31%,净利润370,750.46万元,扭亏为盈。公司创新肿瘤药物组合创造收入的第一步是收到BMS的8亿美元首付款。BL-B01D1在多个全球性顶级学术会议上展示了优异的临床疗效成果和良好的安全性数据。BL-B01D1已在中国和美国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包括多个III期临床试验。BL-M11D1正在国内进行Ib期临床试验,并在美国同步进行I期临床试验。BL-M07D1正在国内外开展11项临床试验,覆盖多种适应症。BL-B16D1和BL-M17D1已推进至I期临床试验,分别针对多种实体瘤。GNC平台已研发出4款临床阶段的创新多特异性抗体药物,部分已开展临床试验。2024年研发投入14.43亿元,2025年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共有9款创新药处于海外临床试验阶段或IND申请中。
2)安泰科技 (长盛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2024年,安泰科技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坚持市场第一原则,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实现营业收入75.73亿元,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公司通过战略引领和技术创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重点项目,如1万吨非晶带材项目、2,000吨高端特种粉末项目等。稀土永磁材料业务布局五地,产能达1.2万吨,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非晶纳米晶材料业务新签合同额11.7亿元,增长33%,未来聚焦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市场。公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具备领先技术,已为国际热核聚变ITER提供多批次产品。
3)棕榈股份 (长盛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棕榈股份自2022年起介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政策持续加码,市场空间广阔,投资标准约为3000元/亩,补贴力度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中标总金额约8.6亿元,累计签署合同金额约33亿元,订单量稳健增长。公司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涵盖投融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和管护,控股股东豫资控股集团提供支持。未来,公司将继续灵活拓展业务,降低财务成本,化解债务风险。受益于政府化债政策,公司加快项目结算和资金回收。
4)瑞丰新材 (长盛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瑞丰新材介绍了公司经营情况,包括应收账款增加原因及应对措施,2024年现金分红减少的原因及未来分红预期,油价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及毛利率提升原因,复合剂销量占比及2025年销售经营发展策略,以及产能扩张及客户积累策略。公司表示,应收账款增加主要是由于新增客户及原有老客户销量增加,以及国际形势不稳定导致部分客户付款延迟。2024年现金分红减少是由于股份回购金额较大,但总体分红比例仍较高。公司产品毛利率提升得益于原材料成本管控和产品结构优化。2025年,公司将加强海外布局,推动客户群体向核心客户转型。未来,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
5)蓝思科技 (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电话会议&分析师会议)
调研纪要:蓝思科技在车载业务、智能终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快速发展。车载业务与30多家智能汽车品牌合作,具有垂直整合优势,单车价值量不断提升。2024年智慧零售终端业务快速增长,人形机器人业务归类于其他智能终端业务,已具备核心结构件研发能力,目标成为具身智能硬件核心制造平台。组装业务利润水平较高,未来将继续拓展市场,提升利润水平。公司已布局UTG和CPI等折叠屏制造工艺,为国内大客户批量供应,整体进度符合预期。第四季度毛利率下降因产品结构调整,全年资产减值因设备更新和存货跌价。蓝思长沙2024年亏损大幅减亏,预计今年有较大可能扭亏为盈。公司已进行多年汽车超薄夹胶玻璃开发,预计今年率先在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导入。公司与Rokid合作AI眼镜整机组装,突破光波导材料、微纳结构加工等关键技术。公司一季度生产和在手订单情况饱满,预计下半年有较大增量。
长盛基金成立于1999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996.05亿元,排名62/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670.92亿元,排名62/210;管理公募基金数138只,排名52/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22人,排名62/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长盛高端装备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3.46,近一年增长41.72%。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