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左前明,李春驰,邢秦浩近期对皖能电力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新疆机组效能释放,参股资产贡献增长》,首次覆盖皖能电力给予买入评级。
皖能电力(000543)
安徽国资旗下核心电力平台,控参股优质火电资产。皖能电力是安徽省能源集团旗下唯一发电资产主业的核心上市平台,旗下装机以火电为主。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运控股装机体量为1368.70万千瓦(对应权益量780.55万千瓦),参股在运装机1702万千瓦(对应权益量720.86万千瓦);在建项目方面,公司控股在建装机210万千瓦(对应权益量147万千瓦),主要参股在建项目包括596万千瓦火电(对应权益量190万千瓦)以及3座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368万千瓦,公司对应权益量67万千瓦)。
受益于装机增长及电价高位运行,公司近年来营收保持稳步上升。控股装机方面,2023年省内阜阳华润二期、新疆准东江布电厂投产,2024年合肥燃气发电、新疆准东英格玛电厂投产,2025年2月钱营孜二期首次并网,实现控股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参股装机方面,公司重点参股的国能神皖能源旗下池州二期将于2025年中投运,重点参股的中煤新集旗下利辛二期于2024年投产,仍有六安电厂等其他项目我们预计将于2026年中陆续投运,贡献权益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电价方面,“1439”号文发布后电能量价格上浮空间打开,叠加容量电价收益,公司综合电价维持高位运行。在装机持续增长和电价高位运行双重驱动下,公司营收保持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1.52%。公司所参股的主要为优质煤电一体化资产,投资收益的稳定性较高。在2021-2023年期间点火价差波动剧烈,公司控股电厂业绩大幅波动,而参股的煤电一体化机组则业绩相对稳健,其投资收益大幅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的稳定性。此外,公司目前正处于资本开支高峰期,待2026年在建项目陆续投产完成后,自由现金流将显著改善,逐渐具备提升股息的高分红潜力。
公司核心优势:省内格局优,新疆机组盈利可观,参股资产驱动业绩稳健增长。安徽电力供需格局优势突出,电价和小时数具有较强支撑性。需求端,安徽省高技术产能后续扩张可期,我们认为可支撑其用电需求增长的持续性。供给端由于省内火电集中度较高,央企地企、煤企电企之间互相大比例参股,可保障相对稳定的煤炭供应并避免电力市场中的过度竞争。结合电力和电量平衡分析,我们认为安徽省2025年仍缺电、2026年趋于平衡,未来2-3年电价和小时数仍有较强支撑。安徽省年度双边交易电价2024年上浮至456.3元/兆瓦时(叠加容量电价),2025年较2024年下降约度电2.3分,依然处于基准价的上浮区间。公司新疆机组盈利可观,省内机组盈利分化。新疆准东的江布电厂和英格玛电厂均毗邻露天煤矿,燃料成本优势突出,且均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吉泉线”的配套火电项目,电价执行“新疆基准价+华东浮动比例”机制。我们预计2025年两座新疆电厂全年运行后年发电量有望达到约140亿千瓦时,我们预计贡献净利润约11亿元,按权益比例对公司归母净利润的贡献约6.9亿元,有望成为2025年公司盈利的重要增长点。省内机组方面,历年自用长协煤比例保持在60-70%,由于各机组效率差异及煤源成本差异,机组盈利水平有所分化。参股优质煤电一体化及抽蓄资产,投资收益未来保持稳健增长。公司在建的主要参股资产包括国能、中煤新集、淮北矿业等旗下的煤电一体化资产,以及国网新源旗下桐城、石台、宁国三座抽水蓄能电站,我们预计2025-2026年参股火电分别增长权益装机65万千瓦、126万千瓦,我们预计参股在建火电2025-2027年将贡献投资收益0.32、1.28、1.90亿元。中长期看,安徽省内用电需求的高增长有望带动省内及外来电装机的规划建设,公司作为安徽省电力龙头,“十五五”期间有望进一步获取控参股省内外的电源项目,且2027-2031年还有抽蓄机组陆续投运,投资收益有望保持长期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作为安徽省属国资旗下的核心电力龙头,皖能受益于安徽省良好的电力供需格局,近年新投建的新疆机组盈利可观,同时大比例参股优质的煤电一体化及抽蓄资产,投资收益未来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7/22.28/23.80亿元,EPS分别为0.91/0.98/1.05元,对应3月31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8.18/7.59/7.1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煤电利用小时数大幅下滑及电价大幅下降的风险;在建及规划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煤价再度超预期大幅上行的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东北证券岳挺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69.63%,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8.0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9.67。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8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0.17。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