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3月31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富国基金近期对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世华科技 (富国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调研纪要:2024年,世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55.36%,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44.56%。功能性电子材料营收5.75亿元,同比增长22.24%,高性能光学材料营收2.18亿元,同比增长442.13%。公司与A客户合作多年,功能性材料应用于其多类产品,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公司密切关注折叠屏技术发展,积极布局相关材料研发。功能性电子材料生产和销售有明显季节性,三、四季度为旺季。未来公司将形成高性能光学材料、功能性电子材料和功能性粘接剂三大品类为主的产品结构。光学材料市场空间大,高端材料仍由国外企业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新项目“高性能光学胶膜材项目”已完成发改备案并取得土地,计划本月开工建设。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请关注后续公告,公司对长期发展充满信心。再融资预案已于1月披露,正在按计划推进。
2)美亚光电 (富国基金参与公司电话交流会&线上交流)
调研纪要:美亚光电在机构调研中表示,色选机业务增长得益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产品竞争力提升。尽管2024年口腔业务下滑,但公司仍看好未来口腔行业发展,将加大资源投入。口腔CBCT市场竞争中,公司通过不降价竞争、研发投入和成本效应保持毛利率稳定。海外出口毛利率上升源于产品竞争力提升、海外布局和美元汇率变化。第四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因汇兑收益、坏账转增和费用下降。医疗产品出口取得多国市场准入,出口快速增长。工业检测设备收入下滑受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放缓影响。国内口腔CBCT价格体系处于低位,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2025年财务预算为内部管理控制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将继续延续分红政策。
3)凯莱英 (富国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凯莱英在小分子、化学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和制剂业务上订单增长迅速,各板块竞争力提升,为实现收入恢复到双位数增长奠定基础。小分子业务中,天津三厂和东北地区产能利用率高,化学大分子业务产能爬坡有序推进,生物大分子业务新建奉贤商业化产能下半年投入使用。Sandwich Site已从研发中心转为业务和交付链条重要部分,预计2026-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多肽、寡核苷酸、偶联药物订单增长突出,CRO和生物大分子项目数量攀升,预计盈利能力改善。公司积极推进欧洲产能获取和建设,考虑并购、自建或在Sandwich Site基础上扩张,长期需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完成PPQ项目基本锁定后续商业化订单机会,对未来商业化项目推进很重要。
富国基金成立于1999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0712.77亿元,排名7/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7043.59亿元,排名4/210;管理公募基金数721只,排名5/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95人,排名8/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最新单位净值为0.85,近一年增长62.28%。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富国致盛量化选股股票A,类型为股票型,集中认购期2025年3月28日至2025年4月11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