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无锡银行(600908)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无锡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行上下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推动业务经营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经营目标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坚决扛起发展使命,综合实力更加强劲。一年来,我们在承压前行中彰显韧劲。至2024年末,全行资产总额2568.01亿元,较年初增加218.45亿元,增幅9.30%;全行各项存款余额2124.80亿元,较年初净增183.52亿元,增幅9.45%;全行贷款余额1566.19亿元,较年初净增135.82亿元,增幅9.50%;实现营业收入47.26亿元,同比增长4.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2亿元,同比增长2.35%;不良贷款率0.78%,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二)坚决贯彻支农支小,服务实体更加有为。一年来,我们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信贷投放总量增、结构优,至2024年末,全行信贷客户数较年初净增4040户。首次开展场景金融大赛,打造“链圈园”三大场景生态的专属服务方案。推出12项鼓励贷款投放政策,调降贷款利率让利实体企业,带动授信企业413户、金额18.09亿元。创新推出“设备融”产品,积极做好“专精特新贷”“环基贷”等产品推广和贴息政策宣传,持续用力加大惠企纾困。(三)坚决锚定零售先锋,转型路径更加清晰。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推动零售金融业务规模增长、结构调优、效益提升。常态化开展外拓营销活动,全面走商圈、跑市场、进企业,通过深化“商圈/专业市场”“整企整厂”“一镇一品”项目,着力实现批量化获客,2024年全行共计开展外拓营销818场次。拓宽财富业务增收渠道,自营理财资金投资的含权基金收益率连续两年跑赢全市场偏债混合基金指数,2024年全行净增代销理财31.19亿元。(四)坚决守牢风险底线,安全基础更加稳固。一年来,我们坚持审慎合规经营,持续增强稳健经营的自驱力和约束力。在强化信用风险防控上聚力,有序开展关键领域风险排查,定期开展零售产品运营返检。在做好贷后管理工作上着力,紧盯逾欠息贷款催收,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在加强合规能力建设上蓄力,制定合规银行建设三年工作规划,并按照“一年一主题,一步一攻坚”的思路,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规划有效实施。在夯实案防基础管理上着力,抓实异常行为管理,建立健全重点关注人员识别标准和动态管控措施,有力消除案件隐患。(五)坚决推进提质增效,发展成色更加厚实。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把重心放在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上来,不断提升价值创造水平。制定2024年度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启动降本增效“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全力推动负债端成本能降多降。着眼完善全行数字化转型管理体系建设,制定2025年-2027年数字化转型规划。陆续投产上线新财务系统、全网收单系统和新一代信贷系统群等一批重要系统,有力提升全行科技支撑硬实力和信息系统自主可控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概况
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银监复2005159号)文件批准,于2005年6月在江苏省无锡市注册成立的,本公司成立时名称为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20日,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关于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的批复》(银监复2010328号),本公司名称由“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法定代表人:陶畅;注册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延庆街11号、丹山路66-3、66-1301、66-1401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00775435667T。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共设有1家直属营业部,3家分行,52家支行,59家分理处。发起设立了江苏铜山锡州村镇银行和泰州姜堰锡州村镇银行,投资参股了江苏淮安农村商业银行、江苏东海农村商业银行、徐州农村商业银行3家农村商业银行。
(二)公司2024年度获奖情况
1.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颁发的“2023年度经营管理考评获得服务实体考评优胜奖”;2.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颁发的“2023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3.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颁发的“2023年度全省农商行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优秀等次”;
4.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颁发的“2023财务管理工作考评优胜单位”;5.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颁发的“2023数据治理工作优胜单位”;6.荣获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办公室颁发的“2023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先进现金整点中心”;
7.荣获原江苏银保监局科技处颁发的“2023江苏省银行保险智能创新实验室优秀课题二类成果”;
8.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纪检监察组颁发的“2023纪检工作考核一类”;9.荣获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办公室颁发的“2023无锡金融机构征信工作良好单位”;10.荣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无锡市分局颁发的“2023外汇服务能力体系建设成绩突出单位”;11.荣获无锡市市场监管局颁发的“2023年度无锡市知识产权创新创造优秀服务单位”;12.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颁发的“全省农商行组织人事工作先进单位”;13.荣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无锡监管分局颁发的“2023年度银行保险业普惠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14.荣获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办公室颁发的“2023无锡市银行业机构现金综合业务工作质量优秀单位”;
15.荣获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办公室颁发的“2023年度无锡市金融统计工作优秀金融机构”;
16.荣获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颁发的“2023年度无锡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良好单位”;
17.荣获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颁发的“2023年企业标准‘领跑者’”;18.荣获无锡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23年度无锡市地方税收综合贡献百强企业”;19.荣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无锡市分局颁发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成绩突出单位”;20.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颁发的“‘推进五访五增助力市场主体’专项竞赛拓展类农商行二等奖”;
21.荣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无锡监管分局颁发的“监管统计工作优异机构”;22.荣获中国企业联合会颁发的“2024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3.荣获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颁发的“年度最佳普惠金融实践奖”;24.荣获无锡银行业协会颁发的“2024年度无锡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先进单位三等奖”;
25.荣获江苏省企业联合会颁发的“2024江苏服务业企业百强”;26.荣获江苏省银行业协会颁发的“2024年普惠之星”;
27.荣获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颁发的“2024年推进外汇服务改革创新成绩突出单位”;28.荣获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颁发的“2024年银联信用卡交易增幅奖”;29.荣获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颁发的“2024年银联借记卡交易规模奖”;30.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颁发的“全省农商行财务精细化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31.荣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无锡市分局颁发的“2024年度推进外汇服务改革创新劳动竞赛优胜单位”;32.荣获中国电子银行网颁发的“2024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手机银行最佳用户体验奖”;33.荣获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颁发的“2024年江苏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强案防促发展”案防劳动技能竞赛优秀视频奖”;
34.荣获无锡市公安局颁发的“心盾2024全市反诈短视频大赛入围决赛奖”;35.荣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颁发的“云原生体系在中小金融机构的实践与创新-优秀课题二类成果”;
36.荣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颁发的“2024年度江苏金融业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
37.荣获江苏省金融教育案例征集大赛组委会颁发的“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江苏省金融教育案例征集大赛二等奖”。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行拆借,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结汇、售汇,资信调查、咨询和见证业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区域经济平稳。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无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突破之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63.29亿元,同比增长5.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4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7716.0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8406.82亿元,增长5.4%。截至202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920.25亿元,同比增长6.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5148.52亿元,同比增长11.4%。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32元,同比增长4.7%。除无锡本地市场外,本行在苏州、常州、南通设立了三个分行,在省内多地设立了分支机构,良好的经济基础为本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战略定位清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背景,紧密结合经济金融监管政策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重点,以服务推进乡村振兴为目的,全面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着力深化普惠数字化转型,有效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长三角一流农村商业银行。本行坚持“12345”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坚持大普惠、数字化双轮转型驱动,大普惠作为结构转型的关键,数字化作为业务管理的根基,实现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建设三大工程,坚持发展四大业务板块,提升五大管理支撑能力,积极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打造普惠、合规、精品、智慧、幸福的“五好银行”。
3.客户结构稳定。作为无锡社保卡的主要合作金融机构,本行得到了无锡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借此构建了良好的客户基础。截至2024年末,本行存余社保卡已经超540万张。社保卡业务帮助本行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大量的零售客户,为本行实现稳定增长、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夯实了基础。鉴于社保卡业务特殊的公共服务功能和本行十年来不懈的努力,积累了较好的品牌优势,受到了市民的信任和认可,交叉营销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成本较低、难度较小,在多元化应用、生活场景下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在承担大量责任的同时,本行也获得了众多的社会资源,与众多国企、事业单位、上市企业建立了良好业务合作关系,为无锡市超过50家医院和学校、部分市政和惠民工程提供金融服务。
4.资产质量扎实。本行始终将防控金融风险摆在经营发展第一位,牢筑风控制胜意识,抓深、抓细、抓实风险管理各项基础工作,确保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匹配性,在因时而变中不断提升风险管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生成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良好的资产质量为本行深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本土市场深耕。本行属于地方法人,组织架构体系扁平,信息传递中间环节较少,业务审批链短,具备独立全面的决策权限及高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坚持扎根本土,网点遍布全市,深耕地方细分市场,具有广泛的分销网络,拥有深厚的公司及零售客户基础,能及时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本行高度重视科技引领,着力打造敏态分布式运行平台,加快推进远程视频银行平台、信贷线上化、数据中台建设和各类系统及技术应用,有效节约经营和人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和良好的服务体验。
6.内部改革提速。近年来本行持续深化内部改革,高度注重执行能力建设,系统开展了定岗定编优化、用人能上能下、薪酬多劳多得、流程应简尽简、培训因时应势等多项工作,绩效考核与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全体员工面向市场、面对竞争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度,本行营业总收入47.26亿元,增幅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2亿元,增幅2.35%。截至2024年末,本行总资产2568.01亿元,增幅9.30%,本行总贷款1566.19亿元,增幅9.50%,总存款2124.80亿元,增幅9.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32.38亿元,增幅10.36%,不良贷款率0.78%,较年初减少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57.60%。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及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银行业运行平稳,规模和盈利保持稳定,主要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具体如下:
银行业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44.5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5%;商业银行贷款余额217.95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7.6%。银行业利润维持平稳,净息差持续下降。近年来,银行业净息差持续下降,2024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52%,较上年同期下降0.17个百分点,但降幅有所收窄。2024年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2万亿元,同比下降2.27%。银行业主要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202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50%,较2023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11.19%,较2023年末提升6.0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5.7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0%,保持合理水平。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多重挑战仍然客观存在,监管部门推出多项支持经济稳定增长政策,政策筑底线决心坚定。整体而言,2024年银行业运行平稳,盈利和规模增长保持稳健,主要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银行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畅通资金循环,全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二)公司发展战略
本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背景,紧密结合经济金融监管政策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重点,以服务推进乡村振兴为目的,全面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着力深化普惠数字化转型,有效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长三角一流农村商业银行。本行坚持“12345”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坚持大普惠、数字化双轮转型驱动,大普惠作为结构转型的关键,数字化作为业务管理的根基,实现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建设三大工程,坚持发展四大业务板块,提升五大管理支撑能力,积极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打造普惠、合规、精品、智慧、幸福的“五好银行”。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本行三年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本行抢抓机遇,排难而进的重要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全行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联社年度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面推进精品银行建设,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防风险上积极进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信用风险
信贷、投资以及表外相关业务为本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本行主动管控信用风险,促进风险管理与业务增长的相互协调,深化内部评级的运用,加强对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管理。保持充足的风险拨备水平,计提充足的损失准备,严格把控不良贷款增长,稳步提升信贷资产质量水平,确保信用风险资产规模的增长与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水平相适应。
2.市场风险
债券业务和外汇业务为本行市场风险主要来源。本行经营过程中承担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交易账簿利率风险和交易账簿及银行账簿汇率风险。本行保持适当的各类交易业务头寸,严格控制交易业务损失率,维持交易账簿债券投资面额与债券投资总额的占比稳定。同时,运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或模型对衍生产品交易的市场风险进行评估,按市价原则管理市场风险(衍生产品的市值评估可以合理利用第三方独立估值报价),调整交易规模、类别及风险敞口水平。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为本行可能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本行严控重大操作风险事件发生,加强和细化操作流程管理,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有效运用操作风险管理工具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报告操作风险;按照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因制度缺失、管理缺位导致的操作风险;加强内控建设,持续提升员工职业能力和道德操守,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管理,防范内外部欺诈,降低资金、资产损失与重大案件的发生。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为本行可能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本行确保充足的流动性资金,保持稳定的可用资金,有效监控流动性缺口,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充足水平。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和业务需求的发展,对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确保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盈利增长和价值成长。
5.集中度风险
集中度风险为本行可能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本行持续强化集中度和限额管控,严格把控单一客户、集团的集中度风险水平,优化行业、地区信贷结构,在资产组合适度分散的基础上,确保单一维度集中度风险冲击不会对本行的持续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