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13日收盘,翔宇医疗(688626)报收于42.2元,下跌1.63%,换手率1.65%,成交量2.64万手,成交额1.13亿元。
资金流向: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85.11万元,占总成交额6.92%;游资资金净流入189.01万元,占总成交额1.67%;散户资金净流入596.1万元,占总成交额5.26%。
公司已成立Sun-BCI Lab脑机接口实验室,并打造四大类产品体系,涵盖脑电采集装置、脑控产品、生活场景类产品和自研算法。预计下半年多个产品可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还将重点研发神经反馈、认知筛查、睡眠障碍干预、新生儿脑电监测等方向的设备,推动现有产品的智能化迭代升级,并参与脑机接口产业标准体系的编写发布。
《指南》为脑机接口技术设立了专门的价格项目,如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为技术成熟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收费路径,支持高水平医疗技术的价值实现。
公司较早布局脑机接口,聚焦非侵入式技术在康复医疗领域的应用,拥有核心算法知识产权,自主研发高精度多模态脑机接口康复设备,解决临床适用需求。
公司在机器人研发布局方面立足临床需求,专注于运动康复机器人、智慧评定、智能理疗机器人和护理照看机器人的开发,今年计划将有数款产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未来3至5年内,研发重点将围绕算法、脑机接口技术、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核心技术展开。
公司已完成开源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及二次训练,应用于内部管理流程优化、产研提效和垂直领域模型开发。已有面向B端和C端的垂直模型项目正在推进,未来将用于文本病历结构化解析、评估工具开发、生成诊断建议和处方建议等场景。
公司已完成VTE智能防治系统的全国百余家二、三甲医院部署,构建起覆盖五大高危场景的防治网络。系统实现99%风险预测准确率、45%漏诊率降低,计划2025年完成联盟单位的智能升级及三甲标杆迭代,2026年构建基层智能防治网络。
公司通过与科研机构、临床机构合作取得高质量、脱敏、真实的患者病例档案及检查数据,结合私有康复领域知识图谱对大模型进行二次训练,构建垂直领域模型,并通过数据加密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数据合规性。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净利润因研发人员薪酬及相关费用增加而下降。2025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临床需求,推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加大出口、院外、居家业务的营销力度,积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希望与各行业优秀企业展开“I+康复医疗”领域深入探讨并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技术融合、资源共享与生态共建,快速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应用场景拓展及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