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4日收盘,佳讯飞鸿(300213)报收于10.02元,上涨5.58%,换手率14.41%,成交量79.42万手,成交额7.9亿元。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33.86万元,占总成交额0.55%;游资资金净流入841.34万元,占总成交额1.07%;散户资金净流出1275.2万元,占总成交额1.61%。
2024年,全国铁路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创历史投资最高纪录;实际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457公里,超年初计划总投产新线211.30%。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4.8万公里。
国铁集团计划2025年投产新线2,600公里,较2024年计划投产新线增长160%。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万公里。2025年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9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良好开局。初步预测,铁路行业2025年的投资将依旧维持在高位水平,同时,投资结构会发生变化,铁路数智化领域的投资占比会逐步提升。
国铁集团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塑造铁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列为2025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2025年1月,国铁集团印发《铁路设备更新改造行动方案》,将“信息通信设备自主替代”列为五大行动之一。到2025年,智能铁路成套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北斗卫星导航、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铁路实现更广泛、成体系应用。到2027年,铁路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实现智能化,数字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公司早在2017年成立佳讯飞鸿(北京)智能科技研究院,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作为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公司陆续成立了长沙、成都、济南研发中心,构建起“一院三中心”的研发创新矩阵,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多模态、大模型等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公司以“人工智能+”为创新引擎,选择在铁路调度指挥、综合运维、安防监控等场景进行AI技术试点应用,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公司构建了功能强大的“飞鸿”系列数智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如“飞鸿云”云计算平台、飞鸿融合调度通信平台、飞鸿视频物联平台和铁路知识智能助手“飞鸿问道”。
以上平台已在多个项目中实现落地应用,如“朔黄铁路2024年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研究”项目、乌鲁木齐局铁路通信智能运行管控中心监测云项目等。
飞鸿问道基于公有云接口与私有云本地化部署方式实现了与DeepSeek的深度接入,支持DeepSeek全量模型能力接入。公司的信号设备PHM系统也迎来了全新的功能升级。公司还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了基于DeepSeek的铁路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
该方案是佳讯飞鸿携手合作伙伴,基于昇腾算力集群FusionCube A3000训/推超融合一体化方案,联合打造的面向铁路行业“生产运维、应急指挥、检测监测、职培职教”4大业务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方案具有多项智能化功能,可提供高效、精准的应急处置与决策支持,实现了轻量化部署、多模态融合与风险评估预判的全面优化。
方案通过DeepSeek蒸馏与MoE多专家动态感知系统,将铁路行业面向检测监测场景的多模态大模型知识压缩到轻量化小模型中,实现轻量化部署与多模态融合。系统融合实时多维感知数据、历史事故数据、设备检修记录及气象环境等信息,构建多维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在特殊天气条件下自动预判高风险区段与时段,提前采取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公司全资子公司航通智能结合AI大模型DeepSeek的应用,推出了新一代AI贸易便利化服务平台,包括边民互市贸易AI客服平台和特殊监管区域AI客服平台两个功能。平台能够高效处理贸易业务咨询,支持智能文本生成、数据分析等多场景应用。
2025年将是公司的“数智化跃升年”。公司将继续秉持“科技赋能,智领未来”的理念,依托丰富的行业数据、成功案例和客户资源,深入细分市场需求,聚焦垂直场景,为更多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将以“人工智能+”为创新引擎,以“数智驱动、场景应用双向赋能”为发展路径,不断探索AI技术的边界与应用场景。通过构建强大的技术底座,公司将不仅为现有产品注入智能化能力,更致力于孵化前沿应用,打造面向未来的AI生态体系。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