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月24日收盘,皖通科技(002331)报收于7.09元,下跌0.98%,换手率1.87%,成交量7.39万手,成交额5250.73万元。
资金流向-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2.35万元,占总成交额5.57%;游资资金净流入83.99万元,占总成交额1.6%;散户资金净流入208.36万元,占总成交额3.97%。
业绩预告- 皖通科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全年每股收益盈利:0.065元至0.0975元。- 预计2024年全年归属净利润盈利2667.67万元至4000.15万元。- 预计2024年全年扣非后净利润盈利1814.84万元至2721.92万元。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 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制订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考核对象涵盖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考核年度为2025-2026年,首次授予激励对象需达到合并报表及母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的目标值或触发值,子公司华东电子的激励对象还需达到特定的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要求。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分别对应不同的解除限售比例。考核工作由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领导,考核结果作为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的依据。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 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1,912.6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66%。首次授予1,612.60万股,预留300万股。授予价格为3.63元/股。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191人。激励计划有效期为48个月,分两次解除限售,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50%。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基于2025-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个人层面绩效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深圳价值在线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激励工具为限制性股票,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拟授予总量不超过1,912.6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66%。首次授予1,612.60万股,预留300万股。首次授予价格为3.63元/股,不低于前1个交易日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50%。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48个月,限售期12个月和24个月,分两批解除限售,比例各50%。解除限售条件包括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法律意见-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为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出具法律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基本情况及主体资格、激励计划的目的、激励对象确定依据和范围、股票来源、数量及分配、激励计划的有效期、授予日、限售期、解除限售安排及禁售期、授予价格及确定方法、授予与解除限售条件及其他相关内容。
监事会关于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核查意见- 监事会对《激励计划(草案)》相关事项进行了核查,确认公司不存在不得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情形,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均不存在不得成为激励对象的情形,激励对象具备任职资格,符合规定的激励对象范围。公司将通过公司网站或其他途径公示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的姓名和职务,公示期不少于10天。监事会将于股东大会审议本次激励计划前5日披露对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审核意见及其公示情况的说明。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 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1,912.6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66%。具体分配情况如下:董事长陈翔炜获授400万股,副总经理孙胜、董事及财务负责人许晓伟、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骞予各获授50万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187人,合计获授1,062.60万股,预留部分300万股。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自查表- 公司及激励对象均符合相关合规性要求,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及内部控制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已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未为激励对象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激励对象不包括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亲属、独立董事、监事等。激励计划方面,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单一激励对象获授股票不超过1%。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1,912.6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66%。首次授予1,612.60万股,预留300万股。授予价格为3.63元/股。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191人。激励计划有效期为48个月,分两次解除限售,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50%。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基于2022-2024年营业收入平均值,2025年和2026年的增长目标分别为16%-27%。个人层面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应解除限售比例100%-0%。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提供财务资助,激励对象需自筹资金。激励计划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首次授予将在审议通过后60日内完成。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