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1月19日收盘,融捷股份(002192)报收于39.27元,上涨10.0%,涨停,换手率6.77%,成交量17.55万手,成交额6.61亿元。
当日关注点
- 交易信息:融捷股份11月19日涨停收盘,收盘价39.27元,封单资金为6044.54万元。
- 公司公告:融捷股份投资1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兰州融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关业务。
交易信息汇总
- 股价提醒:融捷股份11月19日涨停收盘,收盘价39.27元。该股于14点31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6044.54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59%。
- 资金流向: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110.51万元,占总成交额9.25%;游资资金净流出1720.08万元,占总成交额2.6%;散户资金净流出4390.43万元,占总成交额6.64%。
公司公告汇总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 会议召开情况:
- 本次董事会由董事长吕向阳先生召集,会议通知于2024年11月14日以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的方式同时发出。
- 本次董事会于2024年11月19日在公司会议室以通讯方式召开并表决。
- 本次董事会应到董事6人,实际出席6人,代表有表决权董事的100%。
- 本次董事会由董事长吕向阳先生主持,全部监事、全部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董事会。
- 本次董事会的召集、召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融捷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
- 会议审议情况:
- 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组织架构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公司基于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需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主要涉及部分职能部门的职能划分优化,并增设了营销中心和采购管理中心。
- 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公司根据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的需要,投资10,000万元设立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关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关于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
-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投资1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兰州融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关业务。
- 本次投资事项已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批。
- 本次投资事项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投资标的的基本情况:
- 出资方式:现金
- 资金来源:自有资金
-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兰州融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
- 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
- 注册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
- 经营范围: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石墨烯材料销售;高纯元素及化合物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
- 新进入领域的基本情况:
-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构成,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负极材料的性能将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充放电倍率以及低温放电性能等。
- 近年来,负极材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扩产节奏加快,其中人造石墨市场份额显著提高。
- 虽然短期内负极材料行业积累了一定的产能,但从结构性来看,基于锂离子电池产业的迅猛发展,高容量、高功率、高安全和高稳定性的负极材料仍存在缺口。
- 市场对负极材料厂家的期望度高,需要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和创新,开发出合适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产品,技术性、成长性决定着材料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 目前高端人造石墨产品均采用超高温高温改性,高温改性加工属于稀缺资源。
- 本次公司拟投资1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从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关业务,符合目前市场缺口的方向。
- 市场前景:
- 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处于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行业上游关键材料领域,终端市场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储能市场、消费数码市场等。
- 从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增长。其中,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国家层面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力度加强,地方置换更新政策陆续生效,加之车企优质新能源车产品供给增加及产品力不断提升刺激了消费需求,乘用车市场逐渐回暖,特别是终端零售市场持续走强。
-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稳步增长,推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持续扩大,根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以下简称GGII)调研统计,2024年1-9月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533Gwh,同比增长20%。
- 从主要应用领域之二的储能市场来看,储能市场在能源转型需求、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高速发展势头,伴随全球新能源的发展,全球储能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 据GGII统计2024年1-9月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216GWh,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0%。
- 另外,锂离子电池的另一主要应用领域消费数码市场开始复苏。分领域来看,3C数码锂电池随着终端市场手机与笔记本电脑需求回暖,出货量随之增加。
- 据GGII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数码锂电池出货量23GWh,同比增长4.6%。
- 2024年以来,在下游终端市场需求的带动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也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据GGII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国内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49万吨,同比增长24%,其中人造石墨材料出货量为128万吨。
- 可行性分析:
- 本次设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子公司符合贯彻落实2030年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两个阶段奋斗目标实现方案中的全面电能替代行动精神,具备政策可行性。
- 公司资产负债率低,自有资金较为充足,在资金方面具备可行性。
- 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其技术也最为成熟,公司已储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具备可行性。
- 公司已建立从资源采选及深加工、锂电池设备制造、正极材料等较为完整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链,本次投资还可以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协同优势,与公司发展战略相符,具备战略可行性。
- 对外投资的目的、存在的风险和对公司的影响:
- 对外投资的目的及对公司的影响:本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旨在依托公司资源产业基础,助力公司推进锂产业链的深化发展,完善公司锂电材料上下游产业链规划,以及持续打造链条化的新能源产业格局。同时,有利于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本次投资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 存在的风险:全资子公司成立后,其未来经营情况可能受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环境、经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及市场风险。公司将根据全资子公司设立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并关注公司后续的相关公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