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化股份刚刚宣布完成管理权的转移,泸天化马上因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临时停牌。两公司的联动,折射出四川省国资改革的最新动向。
两公司动作频频引发遐想
川化股份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从控股股东四川化工处获悉,四川化工与四川能投签署了《托管协议》,四川化工将其拥有的川化集团管理权委托给四川能投行使。
此前,就在今年1月,四川化工曾与川化集团签署协议,将其持有的川化股份143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53%)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给川化集团。由此,四川能投将通过川化集团掌控川化股份。
同日,与川化股份同属一支的泸天化临时停牌。公司在午间发布消息称,公司于3月17日接到控股股东泸天化集团通知获悉,泸天化集团拟筹划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18日开市起停牌,待相关事项公告后复牌。
据了解,四川化工和四川能投均为四川省国资委下属企业。川化股份一系列股权腾挪的背后,或是为四川发展和四川能投介入资本市场铺路。
此举亦能解决四川化工旗下川化股份和泸天化的同业竞争问题。在分析人士看来,此轮国企改革的机遇或让两者从此前的“同业竞争”走向竞合。两家公司在同日有所动作,或意味着四川化工对其整合提速。
反观此次川化集团管理权的受托方四川能投,其下属企业多属水电、风电等行业,如四川省水电集团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等,未来不排除其将水电等清洁能源类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对川化股份和泸天化来说,资源整合无疑将给公司业务带来更加积极的改变。川化股份、泸天化2014年业绩预告显示,两家公司分别预计净利润为亏损5.3亿元至6.5亿元、亏损9亿元至12亿元。
四川国资改革路径明晰
2015年已被四川省确定为国资国企“改革攻坚年”,其改革思路越来越清晰。
今年年初,四川省省长魏宏在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近年要加快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选人用人机制和“三项制度”改革,完善体现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鼓励民间投资主体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据悉,《四川省属国资国企改革责任分工方案》明确的68项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启动。其中,2014年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20项,2015年将启动剩下48项国企改革。“四川省33户重要骨干国有企业,半数以上被列入省上综合改革或单项改革试点。”
眼下,备受瞩目的川商集团与粮油集团的整合重组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并已合体运行,二者整合组建的省商业投资集团有望于近期挂牌;长虹集团改组为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正有序推进;化工集团分块搞活转型升级工作已经初见成效;水务投资集团已经完成注销工作,资产、人员平稳安置等。此外,医药集团股权转让工作已完成,获得转让收益6.8亿元,与直接推动医药股份上市相比,节约成本6100万元。
“2015年国企改革将提速成为资本市场重大风口,在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提升A股国企上市平台估值水平。”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过去几周,部分央企改革试点落地已经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注目,可以预见,这一市场热潮有望持续。
川化股份控股股东此次管理权转让以及泸天化的停牌,或表明在政策指引下,四川国资改革有望持续提速。五粮液 、四川路桥 、川投能源 、四川长虹、天原集团等一众国有上市公司有望迎来混改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