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轨交设备Ⅱ:中欧班列加速奔跑促贸易,为我国外贸增长添动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2025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创新高,多地表现亮眼
2025年盛夏,石家庄国际陆港繁忙异常,1-7月该陆港中欧班列开行629列,同比暴涨150%,发运标箱、货重同比分别增长127%、207%,且去回程比达1:1.6,实现“重车去、重车回”;截至2025年6月10日,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货值超4500亿美元,国内128个城市开通班列,通达欧洲26国229城及亚洲11国超100城。其中西安表现突出,累计开行量达3万列,占全国总量四分之一,开行量等指标连续多年居首,如今西安到德国杜伊斯堡的运输时间较此前缩短近一半。
中欧班列优化服务强韧性,未来将深化合作
中欧班列通过优化线路、简化通关、创新联运模式提升服务效能,推出“班列+跨境电商”等特色服务,如郑州开通跨境电商专列、武汉试运行冷链专列,沿线还推进通关便利化措施;同时,班列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国内构建西中东三条通道,境外形成北中南三线并行格局,六大口岸单日交接车能力达184列,货物品类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高附加值货物占比超60%,还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等运输难题。未来,中欧班列将深化与沿线国家物流合作,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与全球贸易便利化。
营业里程持续增长,20万公里目标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万公里;2020年国铁集团出台《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2021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两个文件均对203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提出了一致要求: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结合“十四五”铁路网规模,若想达到2035年的目标,2026年至2035年需建成铁路3.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万公里左右,平均每年铁路投产新线35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000公里左右。20万公里的远期目标有望为轨交装备行业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建议关注
1)中国中车:全球领先的轨交装备供应商,轨交装备收入全球第一,行业地位巩固;
2)中国通号:以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为特色,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
3)时代电气:具有领导地位的牵引变流系统供应商,产品连续多年领跑国内市场;
4)思维列控:专业从事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的铁路装备定点企业,已成为我国高铁综合监测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5)神州高铁:我国轨道交通智能运营检修装备领先企业,下游客户基本覆盖国铁、城轨、货运专用铁路线、主机厂等客户群体;
6)辉煌科技:以服务轨道交通为己任,提供轨交运维设备及集成化解决方案,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风险提示
铁路网络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机车车辆维修需求释放缓慢;铁路客、货运输受到其他交通方式挤压导致下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