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消费电子行业点评报告:电池:钢壳、掺硅、叠片三大趋势,打造高能量密度的AI终端“心脏”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消费电子行业点评报告:电池:钢壳、掺硅、叠片三大趋势,打造高能量密度的AI终端“心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电池:AI终端高功率需求+小空间场景,驱动电池能量密度升级
在智能手机与PC领域,终端厂商正积极将“AI Agent/AI载体/AI应用”纳入产品规划,寄望于本轮AI浪潮开启新一轮需求释放与换机周期。据Canalys,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将出货1.22亿部,其中AI大模型手机占比将达到34%,到2029年渗透率或达到57%。据高工锂电,2025年全球笔记本出货量有望达到2.15亿台,其中AI PC渗透率预计超40%。随AI终端渗透加速,电池性能提升成为必选项:其一,AI芯片要求电池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更高功率,其二,AI终端高度集成使得设备内部空间更加紧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更高要求。在手机市场,续航能力已经成为竞争核心之一,根据Sandalwood中国电商监测数据显示,自2024年至2025年7月,在鸿蒙与安卓手机市场中,6000mAh+机型的市场份额从8%持续加速扩张至58%,6000mAh+容量正在成为主流门槛。
电池的三大趋势:钢壳、掺硅、从卷绕走向叠片
钢壳电池因安全性、散热性、形态设计灵活及可拆卸等优势有望成为旗舰主流。相较于传统软包电池,钢壳电池采用钢质外壳,结构强度高,抗冲击、抗振动能力强,不易鼓包变形,安全性能显著提升。钢壳导热效率更优,在高功耗场景下可更高效散热。钢壳电池在形态设计上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优化设备内空间,同时降低电池拆卸难度,更符合欧盟“可拆卸电池”法规趋势。凭借耐用性和适配性,钢壳电池尤其契合大容量、高功率消费电子终端。当前,iPhone16Pro已率先搭载L型钢壳电池,三星正推进“SUS CAN”不锈钢壳体方案,或将应用于其旗舰手机。钢壳电池有望在未来旗舰机型中成为主流。
掺硅负极成为电池容量扩张的核心技术路径。高能量密度、轻薄化与安全性三重需求下,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陷入瓶颈,而硅材料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为石墨的10倍,10%左右的硅含量就可以让电池容量显著提高。2024年以来硅基负极已在高端手机机型实现规模化量产,并正由旗舰向中端市场渗透,在现有量产产品中,硅碳负极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一加、iQOO、VIVO、小米、Redmi、荣耀和Realme等多品牌机型,预计2025年消费电子掺硅比例将提升至10%以上,以支撑容量向7000–8000mAh扩展。
叠片工艺有望随产业化发展提升渗透率。卷绕/叠片工序将极片加工为裸电芯,同属电池制造中段的核心工艺。随电芯容量提升,卷绕工艺逐渐难以兼容,相比而言,叠片工艺电池内阻更小,充电效率更高;在充放电循环中产生热量相对较小、较均匀,电池安全性更高;同时电池内部空间也能利用更充分,电池能量密度相对更大。未来叠片工艺有望在500Ah+电芯领域加速渗透。
推荐标的:领益智造;受益标的:珠海冠宇、德赛电池、欣旺达、信维通信。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产业化发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德赛电池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