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电子:WRC 2025聚焦(3):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智能化+可持续双驱动阶段,实体AI与行业多元化将成未来十年主线

来源:海通国际 作者:姚书桥,吴叡霖 2025-08-13 18:5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电子:WRC 2025聚焦(3):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智能化+可持续双驱动阶段,实体AI与行业多元化将成未来十年主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多场国际论坛聚焦全球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IEEE、NVIDIA、欧洲机器人协会(EuRobotics)和美国自动化促进协会(A3)的多位领军人物,分别就AI融合、具身智能、可持续发展、区域产业布局以及新兴应用市场发表观点,勾勒出未来十年的全球机器人产业演进路线。
点评:
技术与产业趋势
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IFR主席Takayuki Ito指出,未来十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将受到五大趋势驱动:1)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推动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从工业制造延伸至服务、医疗、建筑等领域;2)具身智能成为技术热点,但距离实现真正多用途人形机器人仍有明显差距,现阶段更适合聚焦专用化场景;3)可持续性需求升级,自动化可提升材料利用率、延长产品寿命、降低生产成本;4)新兴客户群体拓展,建筑、实验室自动化、仓储物流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5)全球劳动力短缺将加速协作型机器人、移动机械手等灵活应用的落地。
NVIDIA副总裁Rev Lebaredian提出,AI的真正价值将在物理世界释放。他认为,当前大部分AI应用仍停留在信息空间(如搜索、内容生成),但交通、制造、物流、医疗等实体经济领域规模更大、价值更高。实体AI将使神经网络具备掌握物理规律、预测环境变化并精准执行任务的能力,这将推动自主智能体成为现实。通过感知环境、理解上下文、分析因果关系并自主决策,AI驱动的机器人将能在百万亿美元规模的实体产业中实现生产力飞跃。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才刚刚起步,机器人是连接计算机技术与实体世界的桥梁。
北美机器人市场正从汽车制造主导向多行业均衡发展转型。虽然传统工业机器人增速放缓,但仓储物流、建筑、医疗等领域正快速崛起。他认为,人形机器人虽受资本追捧,触觉感知与AI协同等技术不断进步,但目前仍停留在个别试点项目,短期内专用机器人在落地性与ROI上更具优势。他还强调,“AI+机器人”组合在解决劳动力短缺、提升作业安全性和加速科研上有巨大潜力,但要实现这一潜力,必须建立安全标准体系并提升公众认知教育,确保技术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从全球视角看,本届论坛呈现三条清晰主线:
1.技术驱动——AI正从算法赋能向实体感知+自主决策进化,NVIDIA提出的物理AI与IFR的AI-机器人融合呼应,预示行业将进入以算力、感知与控制能力为核心的第二增长周期。
2.产业多元化——各区域市场均在寻找传统制造外的新增长点。仓储物流、建筑与医疗是最被看好的高成长赛道,且具有显著的自动化价值与ROI潜力。
3.可持续与标准化——无论是欧洲的一体化战略,北美的安全标准建设,还是IEEE的负责任AI理念,都指向产业成熟化阶段所必需的规则与伦理框架,这将决定机器人技术的社会接受度与商业落地速度。
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由AI加速驱动的结构性变革期,短期内专用型机器人将在成本、效率与可落地性上占优,而中长期物理AI+具身智能有望重构实体经济的生产逻辑。区域之间的战略差异、标准体系建设与跨界应用落地,将共同塑造未来十年的竞争格局。
风险提示:1)AI需求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环境干扰供应链;3)AI数据中心建造放缓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