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七部门联合发文,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有望显著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总体思路指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意见》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突破关键脑机芯片,夯实软件工具底座;打造高性能产品,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发展辅助设备;推动技术成果应用,推广产业创新成果,提升检测和中试能力;壮大创新主体,培育优势企业,完善创新载体,推动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健全安全保障;加强政策支持,深化国际合作等。
推动核心软硬件研究开发,打造高性能整机产品。《意见》提出“核心软硬件强基工程”。涉及开展高集成度电子封装技术研究,降低集成芯片的功耗和噪声,打造感知—计算—调节一体化的脑机接口芯片。加快突破混合范式协同控制技术,面向感知觉、运动、语言、情感等范式开发专用编码软件,提升心理认知、情感分析和干预治疗能力。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解码算法研究,突破微弱神经信号获取、脑电特征识别、脑机指令快速解码、精细运动解码、视听觉解码等技术,实现脑意图的高效精准识别等。此外,《意见》在打造高性能产品方面提出“整机精品工程”。对感知评估类产品、情绪检测类产品、控制交互类产品、安全识别类产品、神经调控类产品、感知重建类产品的探索和研发提出相应的要求。
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加速向工业、医疗和消费领域渗透拓展。针对应用拓展方面,《意见》提出“应用拓展工程”。在工业制造领域,脑机接口可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维管理等环节,构建"生命机械一体化"的工业元宇宙,创新装备和机器人控制方案,先试先用于危险作业、特殊环境等场景,提升复杂场景作业效率。医疗健康方面,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需求,创新神经调控技术,提升疾病诊疗效果,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此外,可通过脑活动监测实现疾病早期预防。在生活消费领域,脑机接口技术可增强虚拟交互体验,提升交通安全监测水平,优化体育训练和脑智力培育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意见》内容涉及开拓应用场景、打造高性能整机产品等,以提升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有望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建议关注:爱朋医疗、创新医疗、翔宇医疗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